学术投稿

二维组织应变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牛海燕;王建华;万晓荆;简文豪

关键词:糖尿病, 心功能, 应变, 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显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20例.A组:3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B组:24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C组:20例,健康人对照.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期、舒张功能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D.组织多普勒成像(TDD测定二尖瓣环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参数(Em、Am).取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的长轴纵向应变(SSL)、短轴的径向应变(SSR)和圆周应变(SSC)的峰值和平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和平均值减低,B组较A组低(P<0.01).B组较C组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减低(P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测量脾脏大小与CT测量脾脏体积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脾脏厚径、长径及面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方法 107例经肝脏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S1期39例,S2期31例,S3期22例及S4期15例.以脾脏体积为标准,评价超声测量脾脏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检验其诊断价值.结果 脾脏面积(splenic square area,SPS)、厚径(splenic thickness,SPT)及长径(splenic length,SPL)和 CT测得脾脏体积相关性较好(P<0.05),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面积66.7%、80.4%,厚径63.4%、78.5%,长径15.9%、50.5%.面积、厚度和体积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 a结论研究表明,超声测量脾脏面积、厚径及长径与CT测量脾脏体积相关性显著(P<0.05).因此,脾脏厚径和面积可视为衡量脾脏体积有效的超声参数用于临床.

    作者:李彦娟;钱林学;刘朋;魏红涛;贺文;李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显示膀胱内泥鳅1例

    患者男,33岁.将泥鳅置入尿道3h后来我院急诊.自诉无任何不适.经排尿2次,未能将其排出.超声检查,使用仪器美国产飞凡影像彩色超声诊断仪,选腹部探头,频率3.5 MHz,膀胱适度充盈.超声见:膀胱壁光滑,膀胱三角区内见异常强回声,形状为条状、弧形,一端膨大,一端尖窄,长约6.5cm,宽处1.3 cm,窄处0.3 cm,内部回声欠均匀,长轴中心区回声较周围强,表面光滑(图1),无明显自主活动,改变体位朝重力方向移动.彩色多普勒显示条状团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膀胱内异物(泥鳅).经手术自膀胱内取出死泥鳅1条.

    作者:沈文佳;莫晓民;刘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同步性研究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D研究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NVM)患者左室心内、外膜下心肌运动速度、比值及心肌收缩及舒张同步情况.方法 48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其中24例左室舒末内径(LVEDD)正常,左室收缩功能良好,24例LVEDD增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采集心尖四腔、两腔、心尖左室长轴切面QTVI图像,记录QTVI曲线心内、外膜下心肌的运动速度、比值及各期达峰时间,并以2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 INVM 1组病变节段及INVM 2组各节段心内、外膜下心肌运动速度、比值不同程度减低,各峰达峰时间不同程度延长,且其大差及标准差均增大.结论 INVM患者各室壁运动规律受到破坏,存在明显的收缩及舒张不同步,且与病变节段及心功能相关.

    作者:杨冰冰;夏稻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6至2008年《中国超声医学杂志》论文作者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作者情况.辨析核心作者及其供职的机构、地区分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这份刊物在2006--2008年论文作者发文量、合作程度、地区分布和供职机构分布做统计.结果 该刊3年间发表论文1 308篇,按论文的第一作者统计,供职于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省医院、军事医疗机构1 029人(78.670%);市、县医院作者229人(17.508%);妇幼保健院27人(2.064%);其他机构22人(1.682%); 5篇未标示作者(0.382 % ).按作者供职机构所在地区分析,论文作者在前3位的分别是:北京市149篇;辽宁省106篇;广东省95篇.共有署名作者5 590人次,篇均作者4.274人.由1位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109篇.论文合作度为91.667%.另外,由2个或2个以上机构合作完成的论文共122篇,占同期论文总量的9.327%.结论 该刊作者群体分布广、合作程度高,这是<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保持较高学术品位的保证.

    作者:郭继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辐照LHRHa靶向微泡增强顺铂对卵巢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携带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的靶向微泡能否增强顺铂(DDP )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LHRH受体阳性的人卵巢癌耐药细胞A2780/DDP建立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6组,即DDP+靶向微泡+超声组(Ⅰ),DDP+普通微泡+超声组(Ⅱ),DDP组(Ⅲ ),靶向微泡+超声组(Ⅳ),靶向微泡组(Ⅴ)和生理盐水对照组,Ⅰ~V组为实验组.处理结束后记录肿瘤个数,剖取瘤块称湿质量,计算抑瘤率;对肿瘤及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表达.结果 各组的肿瘤个数、质量和MMP-9表达均有差异(P<0.01),其中,工组的抑瘤率大,其肿瘤个数、质量和MMP-9表达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实验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辐照LHRHa靶向微泡能显著增强DDP对卵巢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廖永玲;孙江川;常淑芳;严宇;郭娟;李敏;王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胎儿颜面部血管瘤超声表现1例

    孕妇,26岁.孕1产0,孕31周.产前超声检查见双顶径:80 mm,股骨长58 mm,肱骨52 mm,胎儿左侧脸颊及左侧颈部皮下组织稍厚,厚约8.3mm.增厚组织呈稍低回声,内可见网格状回声.CDFI示增厚组织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胎儿上唇连续,眼鼻可见.2周后复查彩超示:双顶径:83mm,股骨长63 mm,肱骨长56 mm,左侧脸颊及左侧颈部皮下组织明显稍厚,厚约13 mm.CDFI示增厚组织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呈低速静脉频谱.超声提示:左侧脸颊及左侧颈部皮下组织增厚,考虑血管瘤(图1).引产后所见:胎儿左侧脸颊及颈部软组织明显增厚,皮肤呈紫红色.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江楠;卫建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诊断腰部疝1例

    患者男,67岁.主诉:咳嗽伴右侧腰部可复性包块半年.查体:右侧腰部于立位可扪及一包块,质软.包块约4 cm × 3 cm.于卧位时扪之不清.使用仪器:SIEMENS ×300,探头频率:14.0 MHz.超声显示:右侧腰部于坐立位时扫查,见筋膜层下一大小约3 cm × 3 cm × 2 cm的囊性包块,边界欠清晰,囊内见斑状和点状回声,深面与腹腔相通,通道口处约1.2 cm.探头加压包块,可见内容物从通道口处流入腹腔(图1).

    作者:刘德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对83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共计108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全部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物56个,恶性肿物52个),对其中69个肿物做了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重点观察肿物周围及内部血流分布;然后通过弹性成像评分判定肿物质地软硬.分析图像,总结上述结果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物所达组织层次、大小、血流分布、弹性成像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流分布多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其敏感性为69.2 %,特异性为80.40o,准确性为75.000.以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分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其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80.6 0o,准确性为76.8%a结论二维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良恶性鉴别.

    作者:赵艺超;于萍;范文婷;高俊雪;于蕾;王雪;李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16例疑似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观察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非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48例((41.38%),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6例((5.17%),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26例(22.4100),疑似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24例((20.69%),混合性勃起功能障碍12例(10.35%).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勃起后非血管性ED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D的数值高于动脉性ED组、静脉性ED组、混合性ED组(P<0.05).静脉性ED组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DDVV)高于非血管性ED组及动脉性E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目前诊断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种微创而可靠的检查方法,其能够定量反应阴茎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合理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杨磊;宋涛;赵琴;姚兰辉;吕永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方法 对6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结果 6例中1例为双胎之一,5例为单胎.1例为单纯性永存左上腔静脉,5例还合并其他心脏异常.1例合并染色体异常.结论 胎儿心脏超声三血管切面可准确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

    作者:王颖金;高新茹;张喻穆;世刚;安培莉;余姗姗;刘保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胎儿肠道回声增强超声表现1例

    孕妇,27岁.孕1产0,孕22周6d,产前筛查:R-HCG 0.142μg/L,MOM 7.67,21-三体1/240,提示21-三体高风险,有腹痛病史.孕中期行系统超声检查所见:BPD 5.8 cm,HC19.9cm,FL3.2cm,HL 3.1cm,AC15.8 cm.侧脑室前角:左侧0.31cm,右侧0.31cm;体部:左侧0.86cm,右侧0.77cm;后角:左侧0.77cm,右侧1.0CM.双肾集合系统分离:左侧0.4cm,右侧0.2cm.肠道回声明显增强(图1),左心室内几个强回声点,较大的0.15cm × 0.15cm.羊水指数16cm,超声提示:FL,HL测值相当于20周左右,肠道回声增强,胎儿左心室多个强回声点,双侧侧脑室高值,左侧肾脏集合系统内径正常高限值.遗传咨询建议羊膜腔穿刺,并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

    作者:童立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巨输尿管1例

    孕妇,23岁.孕2产1,孕32周.孕早期无特殊疾病史,无服禁忌药物史,非近亲结婚.产科常规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双顶径86 mm,颅脑、心脏、四肢等未见异常.胎儿左肾增大,大小约51 mmX29 mmX25 mm,实质回声稍增强,集合系统扩张约12 mm,左侧输尿管全程迁曲扩张,上段内径约20 mm,下段扩张更明显,内径宽约28mm,末端(入膀胱段)明显变细,管腔内未见结石及其他梗阻回声.

    作者:刘建新;贺祎;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疗效评分;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痰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外观逐渐恢复正常;上皮细胞层数恢复正常且排列整齐,基底层内黑色素细胞增加,真皮内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增多,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CD34,MBP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各类型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可促进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局部微血管、神经系统正常转归.

    作者:刘毅;熊郁;李成志;陈丽萍;范秀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布鲁菌致双眼全葡萄膜炎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7岁.牧民,因头痛、高烧、抽搐,视物不清,到当地防疫站检查:布氏杆菌凝集试验1 : 400阳性,用药2周后,患者自感症状减轻,但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来诊.视力右眼:0.12,左眼0.07;眼压右眼5.7 mm Hg (1 mm Hg = 0.133kPa),左眼5.3 mm Hg;裂隙灯检查:角膜清,KP(+),房闪(-),虹膜后粘连.

    作者:化金凤;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测量心房与心脏长径及比值在胎儿房室隔缺损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房长径(AL)和心脏长径(CL)及其比值(AL/CL),以及这些测值在评估胎儿房室隋缺损(AVS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36例孕20~40周正常胎儿AL和CL及其比值,并将上述参数与AVSD病例中的同类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正常胎儿AL和CL均与孕周呈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AL:AL=-0.124+0.045孕周(GW),r=0.877P<0.05; CL:CL=-0.079+0.126孕周(GW),r=0.914,P<0.05;正常胎儿AL/CL比值约为0.33士0.04,其与孕周ji相关性(r=0.154,P>0.05).(2)与正常胎儿比较,AVSD胎儿其AL/CL比值明显增大(P<0.05),若选择AL/CL比值创截点值为0.41,AVSD的检出率为76.2%,假阳性率为1.510 o,敏感性为64,00,特异性为98.5%.结论 AL/CL比值可以准确地区分胎儿AVSD和胎儿正常心脏.AL/CL比值融人产前超声基础筛查可望提高AVSD产育检出率.

    作者:李丽雅;吕国荣;苏淇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观察胎儿食管结构和运动模式的研究

    目的 研究胎儿食管局部解剖(局限于超声切面)和胎儿吞咽的生理特征.方法 前瞻性对115例19^-39孕周正常胎儿进行5 min的食管解剖学超声扫查,首先显示未充盈的食管,然后记录管腔的开放和关闭.结果 115例胎儿中,94例(81.7%)超声能够显示颈、胸、腹3段食管声像图,104例((90.4%)至少显示1段以上食管影像.食管表现2种运动模式:51例(65.4 %)食管同时整体短暂开放;27例(34.6 %)食管呈蠕动波样从咽部经过纵隔进人胃节段性开放.食管开放时间均值96.1 s (10~300 s).结论 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胎儿食管解剖和生理活动是可行的,常见的胎儿食管运动模式是从咽部到下端的食管腔同时开放,观察胎儿正常食管对产前诊断食管闭锁有所帮助.

    作者:刘雨函;韩冰;蔡爱露;姜红霞;杨泽宇;王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在估测静脉血栓形成时间的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弹性技术在分析体外血栓模型形成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人体大隐静脉作为血栓载体,分别向9段大隐静脉内注人健康人血,然后迅速结扎两端放人祸合剂箱内,同时使9根血栓模型处于近似高度,并依次Ⅰ~Ⅳ进行编号.利用ARM技术分别于1、3、6、9d的血栓模型进行弹性成像数据分析,并以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使用ARM技术见血栓尚未形成时(1d)剪切波速度测量无反应;血栓形成至3、6、9d时,血栓内剪切波速度(SWV)逐渐增加,从3d的(0.76±0.12)m/s,增加至6d的(1.34±0.25)m/s及9d的(1.91±0.31)m/s;不同血栓形成时间血栓内SW V测值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RM技术测定人体大隐静脉血栓模型的血栓SWV,对于预测血栓形成时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可能为今后弹性成像运用在人体静脉血栓中提供参考.

    作者:王雷;吴卫华;陈悦;夏良华;诸庸;朱蕾;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YC-1治疗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YC-1抗血管生成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后瘤内血供变化情况的价值.方法 建立人胃癌SGC7901 /DDP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DDP组、YC-1组和YC-1+DDP组,各组按实验设计给药.停药1周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定量分析.每个肿瘤画2个ROI; ROI(total)包含整个肿瘤,ROI--包含肿瘤中造影增强强的部分.记录造影参数A2、A3、TTP、PI、AT、AUC、R10、R20、R30及V.比较各参数组间差异.结果 对于RO(total),各参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ROI(small)-,参数A、TT、AU、R1、R20及R30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有效反映YC-1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内血供的变化,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评价提供新方法.

    作者:张会萍;都伟丽;李凡;史秋生;杜联芳;吴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正常中晚孕期胎儿颅内静脉的多普勒血流波形

    目的 探讨正常中晚孕期单胎胎儿脑静脉多普勒血流波形.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23^-43孕周140例单胎胎儿颅内横窦、直窦、大脑大静脉形态及血流波形.结果 99% (138/140)胎儿颅内横窦血流波形可获取,横窦血流波形呈三相波形,包括心室收缩期快速血流流速(S),舒张早期心室被动充盈时的流速(D)及心房收缩时的低速血流(a),其搏动出现率为100;约70%胎儿直窦血流波形可获取,包括心室收缩期快速血流及心房收缩时的低速血流,其搏动出现率约83 % (116/140).大脑大静脉正常情况下其波形较难获取,血流波形连续平坦.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中晚孕期胎儿颅内静脉形态和血流波形.

    作者:何美情;艾红;高新茹;王颖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二维组织应变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显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20例.A组:3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B组:24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C组:20例,健康人对照.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期、舒张功能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D.组织多普勒成像(TDD测定二尖瓣环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参数(Em、Am).取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的长轴纵向应变(SSL)、短轴的径向应变(SSR)和圆周应变(SSC)的峰值和平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和平均值减低,B组较A组低(P<0.01).B组较C组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减低(P

    作者:牛海燕;王建华;万晓荆;简文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