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刘毅;熊郁;李成志;陈丽萍;范秀芳

关键词: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生物学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疗效评分;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痰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外观逐渐恢复正常;上皮细胞层数恢复正常且排列整齐,基底层内黑色素细胞增加,真皮内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增多,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CD34,MBP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各类型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可促进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局部微血管、神经系统正常转归.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胎儿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复杂畸形1例

    患者女,34岁.孕6产3,孕23+4周.因外院检查发现胎儿腹腔内包块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5.9 cm,股骨长3.8 cm,颅骨光环完整,脊柱连续,四肢显示欠佳,四腔心可见,腹围增大,肝脏、胃泡、双肾显示正常,膀胱未显示.

    作者:颜静;杨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巨输尿管1例

    孕妇,23岁.孕2产1,孕32周.孕早期无特殊疾病史,无服禁忌药物史,非近亲结婚.产科常规超声检查: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双顶径86 mm,颅脑、心脏、四肢等未见异常.胎儿左肾增大,大小约51 mmX29 mmX25 mm,实质回声稍增强,集合系统扩张约12 mm,左侧输尿管全程迁曲扩张,上段内径约20 mm,下段扩张更明显,内径宽约28mm,末端(入膀胱段)明显变细,管腔内未见结石及其他梗阻回声.

    作者:刘建新;贺祎;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与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分别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人组31例冠心病,采集患者左室二维及三维图像,使用Q-lab 8.0软件测量三维及二维数据,分析左室容积参数与同步性参数之间、三维与二维同步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左室EF-3D与RT-3D同步性参数T-sd16%,T-sd12%,T-dif16%,T-dif12%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0.382,-0.442,-0.362,EDV与T-dif 16 %,T-dif 12%呈正相关,r=0.379,0.353,P值均小于0.05; (2) EF-3D与EDV均与STI参数GIs(左室16节段纵向总体应变)相关,EF-3 D与STI同步性参数Rs-sd12%及Rs-sd6%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388,一0.396,P值均小于0.05;(3)2种方法相对应的同步性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T-3D收缩同步性参数能较好地预测左室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仅有少量STI同步性参数与左室功能及左室重构相关;2种方法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方面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孙敏敏;潘翠珍;方晓燕;孔德红;舒先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布鲁菌致双眼全葡萄膜炎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7岁.牧民,因头痛、高烧、抽搐,视物不清,到当地防疫站检查:布氏杆菌凝集试验1 : 400阳性,用药2周后,患者自感症状减轻,但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来诊.视力右眼:0.12,左眼0.07;眼压右眼5.7 mm Hg (1 mm Hg = 0.133kPa),左眼5.3 mm Hg;裂隙灯检查:角膜清,KP(+),房闪(-),虹膜后粘连.

    作者:化金凤;刘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方法 对6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结果 6例中1例为双胎之一,5例为单胎.1例为单纯性永存左上腔静脉,5例还合并其他心脏异常.1例合并染色体异常.结论 胎儿心脏超声三血管切面可准确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

    作者:王颖金;高新茹;张喻穆;世刚;安培莉;余姗姗;刘保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壁间型膀胱平滑肌瘤1例的经阴道彩超表现

    患者女,47岁.主因体检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3个月人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尿常规:未见异常.经腹部彩超检查:子宫底部右前上方与膀胱右后方之间可见一均匀的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周边有完整包膜的中低回声肿物,稍向膀胱侧凸出(图1).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聂明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

    患者男,52岁.中腹部持续剧烈疼痛2d,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有高血压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血压:140/95 mm Hg (18.62/12.64 kPa),脉搏:105次/min,腹柔软,中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腹部超声见肝胆胰脾双肾及阑尾均未见异常.给予解痉、止痛、制酸治疗,腹痛症状无缓解.再行急诊腹部大血管彩超检查:常规腹部探头((4 MHz)扫查肠系膜上动脉内似可见条索状稍强回声,腹主动脉及腹腔动脉干未见异常.

    作者:卫云峰;张海峰;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对乳腺病灶的定性诊断效能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软件对乳腺病灶的定性诊断效能.方法 对99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比较分析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时间一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结果 良性组肿瘤以均匀性、离心性增强为主,恶性组肿瘤以不均匀性、向心性增强为主,恶性组病灶内灌注缺损区和病灶周边放射状血管的出现几率远高于良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琳;杜晶;方华;李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疗效评分;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痰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外观逐渐恢复正常;上皮细胞层数恢复正常且排列整齐,基底层内黑色素细胞增加,真皮内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增多,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CD34,MBP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各类型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可促进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局部微血管、神经系统正常转归.

    作者:刘毅;熊郁;李成志;陈丽萍;范秀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在估测静脉血栓形成时间的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弹性技术在分析体外血栓模型形成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人体大隐静脉作为血栓载体,分别向9段大隐静脉内注人健康人血,然后迅速结扎两端放人祸合剂箱内,同时使9根血栓模型处于近似高度,并依次Ⅰ~Ⅳ进行编号.利用ARM技术分别于1、3、6、9d的血栓模型进行弹性成像数据分析,并以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使用ARM技术见血栓尚未形成时(1d)剪切波速度测量无反应;血栓形成至3、6、9d时,血栓内剪切波速度(SWV)逐渐增加,从3d的(0.76±0.12)m/s,增加至6d的(1.34±0.25)m/s及9d的(1.91±0.31)m/s;不同血栓形成时间血栓内SW V测值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RM技术测定人体大隐静脉血栓模型的血栓SWV,对于预测血栓形成时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可能为今后弹性成像运用在人体静脉血栓中提供参考.

    作者:王雷;吴卫华;陈悦;夏良华;诸庸;朱蕾;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胎儿颜面部血管瘤超声表现1例

    孕妇,26岁.孕1产0,孕31周.产前超声检查见双顶径:80 mm,股骨长58 mm,肱骨52 mm,胎儿左侧脸颊及左侧颈部皮下组织稍厚,厚约8.3mm.增厚组织呈稍低回声,内可见网格状回声.CDFI示增厚组织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胎儿上唇连续,眼鼻可见.2周后复查彩超示:双顶径:83mm,股骨长63 mm,肱骨长56 mm,左侧脸颊及左侧颈部皮下组织明显稍厚,厚约13 mm.CDFI示增厚组织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呈低速静脉频谱.超声提示:左侧脸颊及左侧颈部皮下组织增厚,考虑血管瘤(图1).引产后所见:胎儿左侧脸颊及颈部软组织明显增厚,皮肤呈紫红色.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江楠;卫建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房心合并副房内血栓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6岁.因胸闷、憋喘、极度呼吸困难2次人院治疗,2次人院间隔1年,既往有肝病史,查体:心率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闻及奔马律,心电图提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考虑存在心功能不全.CR提示:风心病、肺淤血.

    作者:张嫄;孟繁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巨大睾丸畸胎瘤恶性变彩超表现1例

    患者男,41岁.因阴囊逐渐肿大伴阴囊坠胀4月余入院.8年前曾行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及左侧隐睾复位固定术.彩超检查示阴囊内为一大小约14.0cm × 8.0cm × 8.2cm囊实性团块占据,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以实性为主,实性部分内可见动脉及静脉血流(图1),动脉血流峰值流速13.2 cm/s,阻力指数0.79,肿物右后方紧贴一大小约3.0 cm ×1.7cm正常睾丸组织回声,睾丸鞘膜腔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超声提示:阴囊占位性病变(结合临床考虑来自左侧睾丸).

    作者:王世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显示膀胱内泥鳅1例

    患者男,33岁.将泥鳅置入尿道3h后来我院急诊.自诉无任何不适.经排尿2次,未能将其排出.超声检查,使用仪器美国产飞凡影像彩色超声诊断仪,选腹部探头,频率3.5 MHz,膀胱适度充盈.超声见:膀胱壁光滑,膀胱三角区内见异常强回声,形状为条状、弧形,一端膨大,一端尖窄,长约6.5cm,宽处1.3 cm,窄处0.3 cm,内部回声欠均匀,长轴中心区回声较周围强,表面光滑(图1),无明显自主活动,改变体位朝重力方向移动.彩色多普勒显示条状团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膀胱内异物(泥鳅).经手术自膀胱内取出死泥鳅1条.

    作者:沈文佳;莫晓民;刘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实时三维超声(RT-3DE)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Sm)评价扩心病(DCM)患者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DCM组33例,对照组28例,行二维((2DE)、组织多普勒(TDI)及RT-3DE扫查,测量并计算各参数:(1) Sm(侧壁)、Sm(室间隔)、Sm(平均),(2)左室射血分数(LVEFsmp--与LVEFRT-3D).o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LVEFsimpson、LVEFRT-3DE、Sm(侧壁)、Sm(室间隔)、Sm(平均)明显减低(P<0.01).在对照组中,LVEFRT-3DE、Sm(侧壁)、Sm(室间隔)、Sm(平均)与LVEFsimpson均显著相关(r=0.895,P<0.01; r=0.629,P<0.05; r=0.508,P<0.05;r=0.562,P<0.05).在DCM组中,LVEFsmpson与LVEFRT-3DE及Sm(侧壁)、Sm(室间隔)、、Sm(平均)显著相关(r=0.818,P<0.01; r=0.487,P<0.05; r=0.301,P<0.05; r=0.368,P<0.05).结论 与Sm相比较,LVEFRT-3DE能更准确、有效地评价D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

    作者:鲁力;郭瑞强;陈金玲;都力丹;李丽;王潇;姜凤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观察胎儿食管结构和运动模式的研究

    目的 研究胎儿食管局部解剖(局限于超声切面)和胎儿吞咽的生理特征.方法 前瞻性对115例19^-39孕周正常胎儿进行5 min的食管解剖学超声扫查,首先显示未充盈的食管,然后记录管腔的开放和关闭.结果 115例胎儿中,94例(81.7%)超声能够显示颈、胸、腹3段食管声像图,104例((90.4%)至少显示1段以上食管影像.食管表现2种运动模式:51例(65.4 %)食管同时整体短暂开放;27例(34.6 %)食管呈蠕动波样从咽部经过纵隔进人胃节段性开放.食管开放时间均值96.1 s (10~300 s).结论 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胎儿食管解剖和生理活动是可行的,常见的胎儿食管运动模式是从咽部到下端的食管腔同时开放,观察胎儿正常食管对产前诊断食管闭锁有所帮助.

    作者:刘雨函;韩冰;蔡爱露;姜红霞;杨泽宇;王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测量心房与心脏长径及比值在胎儿房室隔缺损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房长径(AL)和心脏长径(CL)及其比值(AL/CL),以及这些测值在评估胎儿房室隋缺损(AVS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36例孕20~40周正常胎儿AL和CL及其比值,并将上述参数与AVSD病例中的同类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正常胎儿AL和CL均与孕周呈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AL:AL=-0.124+0.045孕周(GW),r=0.877P<0.05; CL:CL=-0.079+0.126孕周(GW),r=0.914,P<0.05;正常胎儿AL/CL比值约为0.33士0.04,其与孕周ji相关性(r=0.154,P>0.05).(2)与正常胎儿比较,AVSD胎儿其AL/CL比值明显增大(P<0.05),若选择AL/CL比值创截点值为0.41,AVSD的检出率为76.2%,假阳性率为1.510 o,敏感性为64,00,特异性为98.5%.结论 AL/CL比值可以准确地区分胎儿AVSD和胎儿正常心脏.AL/CL比值融人产前超声基础筛查可望提高AVSD产育检出率.

    作者:李丽雅;吕国荣;苏淇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YC-1治疗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YC-1抗血管生成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后瘤内血供变化情况的价值.方法 建立人胃癌SGC7901 /DDP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DDP组、YC-1组和YC-1+DDP组,各组按实验设计给药.停药1周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定量分析.每个肿瘤画2个ROI; ROI(total)包含整个肿瘤,ROI--包含肿瘤中造影增强强的部分.记录造影参数A2、A3、TTP、PI、AT、AUC、R10、R20、R30及V.比较各参数组间差异.结果 对于RO(total),各参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ROI(small)-,参数A、TT、AU、R1、R20及R30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有效反映YC-1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肿瘤内血供的变化,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评价提供新方法.

    作者:张会萍;都伟丽;李凡;史秋生;杜联芳;吴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06至2008年《中国超声医学杂志》论文作者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作者情况.辨析核心作者及其供职的机构、地区分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这份刊物在2006--2008年论文作者发文量、合作程度、地区分布和供职机构分布做统计.结果 该刊3年间发表论文1 308篇,按论文的第一作者统计,供职于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省医院、军事医疗机构1 029人(78.670%);市、县医院作者229人(17.508%);妇幼保健院27人(2.064%);其他机构22人(1.682%); 5篇未标示作者(0.382 % ).按作者供职机构所在地区分析,论文作者在前3位的分别是:北京市149篇;辽宁省106篇;广东省95篇.共有署名作者5 590人次,篇均作者4.274人.由1位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109篇.论文合作度为91.667%.另外,由2个或2个以上机构合作完成的论文共122篇,占同期论文总量的9.327%.结论 该刊作者群体分布广、合作程度高,这是<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保持较高学术品位的保证.

    作者:郭继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二维组织应变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显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20例.A组:3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B组:24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C组:20例,健康人对照.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期、舒张功能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D.组织多普勒成像(TDD测定二尖瓣环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参数(Em、Am).取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的长轴纵向应变(SSL)、短轴的径向应变(SSR)和圆周应变(SSC)的峰值和平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和平均值减低,B组较A组低(P<0.01).B组较C组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减低(P

    作者:牛海燕;王建华;万晓荆;简文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