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清;万明霞
目的:对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Meta进行分析。方法:以文献检索:1230例Ⅳ期 DN 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56d,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24h 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终末期方面,中药灌肠组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IV 期 DN 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临床应用价值高,成本低。
作者:窦莉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18例实施介入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施介入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综合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HBZY-1细胞增殖、凋亡及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作用于高糖培养的HBZY-1细胞,采用MTT法观察其增殖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率,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浓度。结果:青蒿琥酯对HBZY-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同时青蒿琥酯可下调高糖培养的HBZY-1细胞TNF-α、IL-6的表达。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海旭;苏珂;荀靖琼;黄雪娟;汪健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根据医院内部各项诊断的数据和资料来看,螺旋CT机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之一,螺旋CT机在促进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螺旋CT机在使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只有针对螺旋CT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提出针对性的维修措施和建议,提高螺旋CT机使用的性能。
作者:赵允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实行肛肠手术的412例患者。探讨患者术后引发直肠出血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共有12例出现直肠出血,发生率为2.9%;引发直肠出血的肛肠手术主要包括了直肠放射切口瘢痕松懈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瘘切开术、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术等;不同手术引发的直肠出血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所有患者出血均缓解。结论:具体分析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降低肛肠手术直肠出血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李燕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价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共计3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的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工作。结果:两组患者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对照组的评分明显高出于实验组,(P<0.05)。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不满意的的7例,基本满意的10例,非常满意的13例,满意度为76.7%。在实验组的30例患者当中,不满意的有1例,基本满意的11例,非常满意的18例,满意度为96.7%。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护理的实验组中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显著提升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促进患者的病情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郝庆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疾病诊断及愈后观察中血液细胞手工复片的重要性。方法:统计2015年6月至12月周末白天值班血常规复片样本248例,分析血细胞异常检查结果。结果:①白细胞形态异常在复片中占71.77%,异形淋巴细胞复片占24.60%,幼稚原始细胞(白血病)复片占10.89%②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占复片10.48%③血小板与仪器检测不符占复片6.85%。结论:血细胞手工复片可提高仪器血液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特别对于白血病等疾病的首次检验意义重大。
作者:汤小芳;孙倩;买力开·斯拉吉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大手术后入住ICU谵妄相关护理观察内容、预防及发生后有效干预措施。材料及方法: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老年大手术后入住ICU患者46例,年龄68-86岁(72.3±4.4岁),男22例(47.8%),女24例(52.2%),其中胸腔手术10例、腹腔手术20例,骨科及脊柱手术16例,入ICU前后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观察干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谵妄的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拔管等意外的发生。结果:46例患者发生谵妄12例(26.1%),无拔管、坠床等意外发生。结论:在ICU,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观察干预措施,早期预防及发现谵妄的发生,能够有效的配合医师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及发生后意外拔管、坠床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幼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下肢静脉激光闭合术加高位结扎点式撕脱术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下肢静脉曲张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
作者:施凤娟;童建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研究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ICU于2014年6月~2016年3月的危重症发生胃肠功能障的患者碍12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的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16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分析胃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MODS的发生率(52.07%)和死亡率(34.71%)都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障碍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影响具有直接性的影响,进行有效的措施防止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障碍发生,以及进行尽早的胃肠障碍干预治疗是预后影响的关键性措施。
作者:李志伟;李超;董权;马继涛;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及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术后腹胀的78例产妇,进行术后腹胀原因探讨及护理效果总结。结果:剖宫产妇产术后腹胀原因因素为术前术后饮食不当、术后活动量较少、术中麻醉药物的影响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等。讨论:通过协助翻身、按摩、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加强饮食管理、促进麻醉药物排泄、提高操作技能等处理后,腹部胀气状况得到减轻以致消除。做好剖宫产术后宣教工作及采取有效护理,既能减少剖宫产术后腹胀发生,又能减少产妇腹胀带来的痛苦,有利于剖宫产术后恢复,保障母亲及婴儿安全。
作者:陆凤英;黄婧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2015年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病人成功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均得到治愈。平均手术时间42分钟,出血量1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具有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而可行的。
作者:胡显桥;董娟娟;陈卫华;刘珍坊;张文成;吴寻;肖钟;唐一丁;李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15年6月起,我院产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选取2015年6月前的孕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6月之后的8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前组应用风险管理,后组应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有助于避免护患纠纷、危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苏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08至2014-12,60例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一般症状及副反应评分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适应度及社会适应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能提高患者术后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陈玉春;裴小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多为严重创伤、严重多发伤、休克、重症败血症、心肺复苏后、重大手术后需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及支持治疗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通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并短期或长期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降钙素原作为评估炎症程度的有效指标,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本研究通过对出现细菌性肺炎的ICU患者不同时期血清PCT水平的测定,探讨PCT在诊断及治疗ICU患者细菌性肺部感染中的意义。
作者:孙立;杨玉芳;王庆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72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44%,,并且实验组吸痰次数、呼吸困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咳嗽、气促,痰多等不良症状,帮助患儿早日回归家庭,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左良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对老年健康教育概念进行阐述,对老年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提高老年人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张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临床可积极推广。
作者:陈敬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冬病夏治”为中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其机制就是利用夏季阳气较充沛的有利时机,调动机体阳气,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穴位贴敷正是在这种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并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升发之势,激发周身之经气,达到疏通表里,沟通经络,使脏腑安和,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或减少慢性虚寒性疾病复发之目的[1]。
作者:翟月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糖尿病压疮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10例糖尿病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病症消退,效果好,疗效显著。结论:对于压疮应预防为主,治疗得当,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宁;郭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