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圆媛;高磊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9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气喘、肺:等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患儿减轻痛苦,减少用药治疗时间。
作者:申兆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剖析糖尿病治疗用胰岛素泵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科纳入的76例糖尿病患者,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76例患者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组均38例。试验组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观察两组血糖变化,比较胰岛素用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胰岛素用量为(40.0±12.8)U、胰岛素使用时间为(5.1±3.5)d,对照组分别为(58.9±16.7)U、(8.7±4.9)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1.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血糖改善程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用于糖尿病中,血糖控制效果明显,药物副作用轻。
作者:申丽娟;柳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布情况,改进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5年1-12月的门急诊处方161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12月的处方不合格率为1.42%,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不规范处方(22.39%)和不适宜处方(75.62%),超常处方(1.99%)。不合理原因主要是诊断不明确或书写不规范,修改未签名、用药不适宜、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现象,可通过对医务人员定期合理用药培训,借助信息系统设置预警改进处方质量。
作者:谭婕;李根;王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自我保健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对门诊120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随访6个月,设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的行为。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保健行为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按医嘱服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健的防治能力、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大手术后入住ICU谵妄相关护理观察内容、预防及发生后有效干预措施。材料及方法:2013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老年大手术后入住ICU患者46例,年龄68-86岁(72.3±4.4岁),男22例(47.8%),女24例(52.2%),其中胸腔手术10例、腹腔手术20例,骨科及脊柱手术16例,入ICU前后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观察干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谵妄的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拔管等意外的发生。结果:46例患者发生谵妄12例(26.1%),无拔管、坠床等意外发生。结论:在ICU,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观察干预措施,早期预防及发现谵妄的发生,能够有效的配合医师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及发生后意外拔管、坠床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幼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剂安全使用管理调研及干预措施。方法:问卷调查表根据“针剂使用批量采集量保证体系”、“INRUD调研方法”设计,于24h内随机在门诊发放“护理人员对注射剂使用安全问卷调查表”15份、“注射器使用人群用药知识调查表”15份、“注射器安全管理指标记录表”1份。回收调查表后分析并统计。结果:护理人员、患者对注射剂安全使用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3.6%、48%,我院对注射器的引进、购买、销毁等处理达到医疗机构管理标准。结论:只有在各个系统、部门以及患者的共同配合、协助下,加强对门诊注射器的安全使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秀华;石春勤;曾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杜绝眼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的护理工作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41例安全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解决方案,制定严谨的护理工作流程。结果:2016年2月以来,通过建立杜绝安全隐患的护理工作流程和措施,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了低限度,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结论:对住院患者的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护理规范流程,开展人性化护理,是预防眼科住院病人安全问题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顺朵;徐明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的深度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比如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细菌的治疗方式更加多元化而且准确性以及疗效都要更高。所以通过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药理药性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在临床上对这些药物的应用。尤其是伴随着当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的应用让很多护理人员对于不同药物的药性以及药理特点都无法进行充分的认识,这样便导致了一些药物的滥用。本文选取了抗菌类药物中为常见的阿莫西林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针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其药理和药性的了解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分析,以规范在临床上对于抗菌类西药的使用。
作者:郑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以后制定干预策略,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的重视度,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 PMT 理论为指导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1名糖尿病病人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4个主题,易感性产生6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3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2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真实感受,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教育和干预措施,促使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动机大化,增强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意识,提高患者运动疗法依从性。
作者:张巧珍;王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交通伤患者的病情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一年内收治的329例交通伤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用创伤指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评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对护理前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急诊的护理措施后,危重患者的比例由就诊时的18.2%降低至10.6%,患者的病情较就诊时控制稳定,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良好的急诊护理程序及对策可对交通伤患者进行有效救治,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作者:雷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高脂膳食对新西兰兔血液生化及主动脉和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新西兰兔高脂血症模型的建模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高脂饮食喂养组(n=6)和正常对照组(n=6),按要求分别给以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连续喂养6周,每周对体重变化进行监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血脂含量,HE染色方法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病理。结果:高脂饮食喂养组和正常对照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脂饮食喂养组血脂(TC、TG、HDL-C、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动物主动脉内膜变化不明显;但高脂饮食喂养组肝脏局部脂肪变性,肝细胞呈空泡状。结论:高脂膳食连续喂养新西兰兔6周可成功建立新西兰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作者:游晓庆;吴春芳;骆凯;李艳芬;钟史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3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52%、85.07%,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曹如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护士执业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理条件基础上,受护士职业角色环境影响,逐渐内化形成的适应护理职业的比较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护士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个体独特的精神风貌,反映个体对已、对人和对事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职业对护士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者:高晶;殷文;周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中疼痛的护理管理方法、目的及意义。方法:针对病因、病种及年龄加强心理护理、全身护理、局部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结果:科室内抽取的50名门诊及住院后回访患者,都对疼痛护理管理满意度很高,认为应该大力推广并深度开展。结论:加强超声检查过程中疼痛的护理管理工作,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作者:邱裕容;肖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心内科住院期间需要使用自理药品的病人进行合理评估,责任护士及患者严格按照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对自理药品进行管理。结果:应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后,大大减少了患者自理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结论:应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可保障病人使用自理药品的安全,减少自理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病人自理药品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作者:陈丽娜;罗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冠状动脉介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式,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并探讨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希望可以发挥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ICU(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多为严重创伤、严重多发伤、休克、重症败血症、心肺复苏后、重大手术后需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及支持治疗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通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并短期或长期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降钙素原作为评估炎症程度的有效指标,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本研究通过对出现细菌性肺炎的ICU患者不同时期血清PCT水平的测定,探讨PCT在诊断及治疗ICU患者细菌性肺部感染中的意义。
作者:孙立;杨玉芳;王庆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在行无痛胃镜检查时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人,对照组56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应激反应焦虑度。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低、检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缩短镜检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廉坤;汤丽;杨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引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研究指出,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减少4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2]。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Mammotome)治疗更是为乳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1994年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问世,使乳腺外科空芯针活检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系统由真空抽吸泵和旋切刀组成,旋切刀与空心活检针相似,由套管针构成,加上真空抽吸,并配备有独特的传送装置,在不退出外套的情况下,通过内套针的运动将切取标本运出体外,可进行重复多次切割获取多个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化检查[3],对于一些良性乳腺肿物具有一期微创切除的好处。
作者:宁晓婷;郑玉新;周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粘弹力绷带在新生儿手部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及患者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用胶布固定,观察组新生儿手部留置针穿刺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液体渗出和针头滑出例数,及家长满意度的调查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液体渗出和针头滑出例数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手部留置针呢穿刺自粘弹力绷带固定操作较简单,固定牢固,能大程度上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机率。
作者:刘颖;郑春茜;高阳;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