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习护士在普外科的护理带教管理探讨

郑红军

关键词:普外科, 实习护士, 护理带教管理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实习护士的护理带教管理探讨。方法:通加强入科介绍、一对一带教、每天演示培训、利用微信群强化安全意识、满意度调查等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结论: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方法行之有效,对实习护士的带教水准有所提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途径之一,化疗药物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胃肠道反应在这些毒副反应中发生率高[1],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便秘等,严重者影响了化疗疗效、病人接受下一疗程化疗的信心及病人的生活质量[2]。有研究显示,超过50%的患者在化疗2周后发生CINV,同时恶心也是化疗患者感受为严重的症状[3]。目前在我国,即使采取镇吐治疗,CINV的发生率仍可达31-55%[4]。因此,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或减轻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保护和调适化疗病人的胃肠道功能,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探讨该领域的护理干预。

    作者:沈萍;瞿春霞;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60例肺胀患者中医治疗疗效的探讨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肺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肺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成药敛肺颗粒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使用敛肺颗粒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肺胀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肺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及推广。

    作者:于会;孙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型序贯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型14天抗菌药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组成的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新型抗菌药序贯疗法,即前7天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片,后7天给予雷贝拉唑+阿奇霉素+替硝唑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后停用抗菌药,继续给予雷贝拉唑4周,治疗结束8周后,比较两组者Hp清除率、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7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耐受性,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左氧氟沙星的新型疗法,根除Hp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考虑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根除Hp的一线方案。

    作者:刘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中护理干预的使用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跌倒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侯晓连;薛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和血清CRP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情、预后判断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重症监护病房的婴幼儿重症肺炎病例51例作为重症肺炎组,51例门诊随访的肺炎稳定期患儿作为普通肺炎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婴幼儿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PCT、CRP与PSI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肺炎组的PCT、CRP水平以及PSI重症指数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经相关性分析,PCT、CRP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CRP在婴幼儿肺炎早期检测阳性率均较高,CRP水平较前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而PCT峰值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必须将两者联合检测。

    作者:申永霞;许静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加强规范化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并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科室和全体行政、医疗、护理、医技、后勤人员。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疗安全的保障。近年来,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就如何加强规范化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者:张新军;宋幼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糖尿病中医一体化专科护理技术

    目的::观察糖尿病中医一体化护理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具有中医护理资质的护士行中医一体化护理;观察时限均为3个月。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来验证;通过中医症状评分、及空腹血糖等检查,主客观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达到对治疗效果准确评定。结果:实施中医一体化护理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护理前患者空腹血糖为(9.1±3.4)mmol/L,护理后患者血糖为(6.6±1.3)mmol/L,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糖尿病中医一体化专科护理技术实施对改善糖尿病症状,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意义,易于实施推广。

    作者:王怀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4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试验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评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其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比,参照组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的价值。

    作者:莫玲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及护理体会

    急性乳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损伤、导管堵塞及乳汁淤积是其主要原因;护理要做到局部卫生、理疗、吸乳、中药外敷、保持情志愉快及化脓后切开引流等处理。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运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在两组患者常规基础超声雾化治疗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剂量氨溴索治疗,给予观察组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运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谢圆媛;高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探讨

    新医改以来,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六位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的同时,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下降,使社区卫生服务缺少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就探讨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下降原因,及强化提高基本医疗功能的方法。

    作者:吴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23例分析

    目的:分析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23例患者之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除1例酒精性肝硬化转专科治疗,其余完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很多药物都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其重点在于预防。

    作者:达娃顿珠;魏格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患者,将其围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69例(88.5%);术后有腹水生成6例(7.7%),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生呕血、便血、出血3例(3.8%),保守治疗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为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等方面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钱淑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分布式桌面云系统在我院的实施与应用

    引言近年来,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从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的成熟到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等产品的不断出现,VMware、Citrix、微软以及oracle等公司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桌面虚拟化产品。

    作者:陈伟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严重肢体缺血(CI)较为多见。腔内治疗膝下动脉复杂病变的成功率较搭桥手术明显升高。首选顺行股动脉入路开通闭塞段动脉,手术成功率80%左右。如果这种方法失败,逆行血管开通也是有效的。

    作者:贺赟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管理体会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管理体会。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30例,从吸氧方式的选择,围绕入舱前、后及出舱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氧中毒,有效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醒,改善生活质量[1]。

    作者:濮敏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用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比较实施管理前后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结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100例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之后,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管理前(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硝分地平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区干休所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药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硝分地平缓释片和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更好,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分地平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恢复,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姜绪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药学专业学生在医院药房实习流程探讨

    目的:介绍药学本科生在我院药房实习的流程;方法:建立本科实习生药房实习流程,制订详细的培养规范;结果:培养出能在医院药房担负药师职责的药学本科毕业生;结论:本文建立的实习流程规范了实习过程,切实可行。

    作者:王建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通过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满意度、住院天数结果和观察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有效地缩短急救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提早开放血管,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升住院满意度,降低住院天数,临床护理路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