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

井茹芳;马春梅;树俊莲;邱雪梅;马秀珠;董继红;李春伶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子宫腺肌病
摘要:目的 总结子宫腺肌病经腹(TAS)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AS及TVCS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4.1%,误诊率3.7%,漏诊率2.2%.结论 联合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

    目的 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甲状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探讨我院115个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癌肿块的术前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位置、大小、内部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边界、内部的血流丰富程度、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癌二维及血流显像表现多种多样,癌肿内的血流供应与癌肿位置(P=0.135)无关,而瘤内血液供应的丰富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00).结论 掌握乳头状甲状腺癌超声表现特征,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泉水;陈胜华;熊华花;郭国强;张家庭;田平;粟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

    目的 总结子宫腺肌病经腹(TAS)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AS及TVCS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符合率94.1%,误诊率3.7%,漏诊率2.2%.结论 联合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作者:井茹芳;马春梅;树俊莲;邱雪梅;马秀珠;董继红;李春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包裹Gd-DTPA的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与体外显影实验

    目的 制备一种多功能的超声造影剂,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显影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在体内能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通过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包裹磁共振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 ,Gd)和氟碳气体的PLGA微泡造影剂(Gd-PLGA造影剂).观察其外观、形态、体外显影效果,检测其粒径、电位及包裹Gd的能力.结果 采用本法成功制备了Gd-PLGA造影剂;光镜及电镜观察其形态规则,呈球型,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47±0.38) μm,电位为(-28.0±12.4) mV;包封率为(64.37±2.5)%;能实现体外超声与磁共振显像.结论 PLGA包载Gd制备的Gd-PLGA理化性质稳定,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体外超声与磁共振显影效果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超声造影剂以及基因或药物治疗的载体.

    作者:敖梦;王志刚;冉海涛;郭大静;余进洪;李奥;陈维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及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对SLE患者中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评估.方法 超声检查36例SLE患者(绝经前妇女,SLE病程1年以上)和36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EDD)及非内皮依赖性(endothelium-independent dilation,EID)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LE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SLE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EID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超声检查SLE患者颈动脉IMT及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可作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早期手段.

    作者:李红丽;李凤华;张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技术分析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可行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hilips iE33采集40例各种病因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与30例健康志愿者的组织多普勒(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与左室全容积图像.使用系统自带的Qlab软件获取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自动计算达到小收缩容积的时间Tmsv,并分别计算出16节段、12节段、6节段Tmsv的标准差和大差值(即Tmsv16-SD,Tmsv16-Dif,Tmsv12-SD,Tmsv12-Dif, Tmsv6-SD和Tmsv6-Dif).并与DTI的12节段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衰组的收缩不同步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心功能重度减低组的收缩不同步显著高于轻度减低组(P<0.05).上述各指标与Ts-SD均呈明显正相关(r=0.612~0.825,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定量分析软件能在同一心动周期内检测左室整体的收缩同步性,并可由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来,为临床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内不同步性提供了简便、直观、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路晶;谢明星;王新房;方凌云;付倩;韩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毫米级兔股动脉血流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通过体外照射能否导致毫米级兔股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被较长期阻断.方法 HIFU工作频率0.4 MHz,焦距110 mm,焦点平均强度2.0 kW/cm2,将60只兔随机分成三组,用HE染色观察HIFU照射后即日、3 d、7 d兔股动脉组织学变化,DSA观察HIFU照射后兔股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HIFU照射后各实验组所有兔均可见股动脉内血栓形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兔股动脉内血流中断.结论 HIFU照射能使毫米级的兔股动脉在较长的时间内(7 d)血栓形成,血流中断.

    作者:岳渝娟;陈文直;王智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超在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疑诊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19例,肌间血肿11例,假性动脉瘤1例,腘窝囊肿2例,皮下软组织水肿2例.结论 彩超有助于明确诊断小腿肌肉内静脉血栓,并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肯定意义.

    作者:李金娥;赵金武;崔琳玲;贾汇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索静脉曲张致睾丸微循环损伤的彩超表现及治疗前后彩超对比观察

    目的 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频谱分析评估临床精索静脉曲张与睾丸微循环损伤相互联系及治疗前后彩超的对比监测.方法 这个前瞻性讨论包含了100例年轻的自愿者,超声检查双侧精索静脉,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确定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左侧有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定为患病组(32例),其余即左侧无曲张者作为对照组(68例),并将2级及以上患者(24例)进行手术治疗.所有自愿者均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频谱,分析双侧睾丸被膜动脉和睾丸实质内小动脉,测量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手术治疗者于术后3个月、6个月彩超复查上述各数值.结果 两实验组中,双侧睾丸实质内小动脉与右侧睾丸被膜动脉的多普勒频谱分析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有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其睾丸被膜动脉的平均阻力指数(RI:0.72±0.04)和搏动指数(PI:1.32±0.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I:0.62±0.05;PI:1.05±0.13 ;P<0.05和P<0.01).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术后6个月彩超监测其RI和PI均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频谱检测分析了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睾丸被膜动脉,其RI和PI均增高,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其RI和PI峰值,这意味着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导致睾丸微循环的损伤.

    作者:姜春峰;宋亚林;冯敏;罗迪;李雪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

    目的 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进展过程中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1例和健康志愿者31例.应用实时三平面显像技术同时显示各受检者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和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启动应变率成像模式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 根据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构型(32例)、向心性重构型(22例)、向心性肥厚型(28例)和离心性肥厚型(19例)共4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组左心室壁各节段SRs均小于对照组相应节段 (P<0.05,0.01),且正常构型、向心性重构型、向心性肥厚型及离心性肥厚型各组SRs逐渐减小(P<0.05,0.01).结论 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能够准确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进展过程中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

    作者:王志斌;苏晓婷;李建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来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25例,获取其心尖位两腔、左心长轴及四腔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心内膜下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心内膜下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显著降低,各个节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脏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出现降低前,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已降低.

    作者:赵策瑶;邓又斌;熊莉;余芬;伍玉晗;朱英;毕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涎腺结核6例的声像图表现及分析

    目的 探讨涎腺结核的高频声像图特点.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6例涎腺结核,并将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涎腺结核中,4例腮腺淋巴结结核及1例颌下腺实质结核的声像图表现为涎腺内局灶性病变,1例腮腺实质结核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3例腮腺淋巴结结核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结论 涎腺结核表现多样,对于伴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变可以做出进一步提示,但终诊断仍依赖于活检或手术.

    作者:贾志莺;张连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区别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深静脉血栓与陈旧性机化血栓.方法 对61例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深静脉血栓病例中34例栓头型血栓进行声像图特征性的观察.结果 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血栓总检出率55.7%.超声特点: 在静脉血栓的近心端可见一条索状强或偏强回声的栓头,声像图酷似陈旧性静脉血栓.区别在于超声下栓头为盲端,头部游离,可见漂动,体尾部与静脉管壁黏附,血栓回声逐渐减低,栓尾呈低或无回声.结论 根据声像图特征性改变可以区别创伤性急性期早期栓头型血栓与陈旧性静脉血栓,正确诊断对临床原发病及继发病的治疗、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艳;郭建彬;马琳;马素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诊断胎儿畸形

    目的 探讨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TUI)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60例妊娠14~40周胎儿进行TUI检查.利用实时三维容积探头获取容积数据,观察胎儿头颅、颜面部、心脏、胸腹腔等解剖结构,实时显示三维图像或在检查结束后脱机分析.结果 760例胎儿中共检出胎儿畸形23例,其中唇裂畸形7例(2例合并腭裂),脑积水2例,脊柱裂1例,心脏畸形3例(2例室缺,1例右室双出口),心脏外翻1例(合并单心房单心室),腹裂2例(肠膨出),多囊肾1例,肾积水3例,胸、腹水3例.结论 TUI技术能较直观显示胎儿各个方向上的断层图像,便于识别胎儿畸形,是胎儿畸形产前筛查快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惠芳;张素阁;刘兰芬;邵荣姿;赵晓峰;张鸿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缺血后适应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脏局部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模型近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兔20只随机分为IP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前及实验后2周对两组家兔进行超声检测.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⑴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⑵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VE/VA;应变率成像测量:⑴舒张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E);⑵舒张晚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 实验前,两组兔VE、VA、VE/VA及径向SRE、SRA、SRE/SRA无差异;实验后2周,与对照组比较,IP组VE、VE/VA、径向SRE、SRE/SRA显著增高;与实验前比较,对照组与IP组VE、VE/VA及径向SRE、SRE/SRA显著降低.结论 IP对缺血心肌舒张功能有显著近期保护作用.

    作者:陈金玲;郭瑞强;周青;吴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后血管重构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目的 研究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后血管重构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45例(53条)颈动脉狭窄行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患者,在术后3 d内、3、6、12、24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支架内新生内膜厚度,支架颈内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ICA)及舒张末期流速(EDV=ICA)、颈总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CCA);术前根据斑块的病理成分和相应的组织回声,分为软斑块(12条)、混合斑块(29条)和钙化斑块(12条).结果 支架的各节段内径在术后2年中持续增加(P<0.01),以中间段明显;支架内新生内膜在术后3~12个月持续增生(P<0.01),第2年增长趋势缓慢(P>0.05),PSV=ICA/PSV=CCA在术后12个月亦持续增加(P<0.05),第2年有所下降;支架自膨胀程度与术前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钙化斑块组(P<0.01).结论 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负重构)主要表现在术后第1年,并有可能发展为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的自膨胀(正重构)在第2年占优势,特别表现在支架中间段;术前颈动脉狭窄为严重钙化斑的支架术后自膨胀相对较差,还是首选外科手术为佳(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作者:王凯华;陈鹏;林苗;黄旭梅;杨丽翠;王军;孙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无心畸胎序列征1 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24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子宫明显增大,宫腔内探及2个胎儿影像.胎儿1:双顶径 55 cm,胎心139次/min,股骨长 32 cm,肱骨长26 cm,胎盘后壁 I级,厚度27 cm,羊水深60 cm,各系统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2: 未探及正常颅骨回声环及双上肢,胸腔内未探及心脏回声及搏动,腹腔未探及明显脏器回声,仅探及脊柱及双下肢回声,股骨长28 cm,双足足底与胫腓骨在同一切面显示,头侧脊柱旁可探及一大小60 cm×50 cm囊实性包块,胎儿皮下组织明显水肿.

    作者:胡杨柳;陈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右髋关节囊疝1例

    患者男,61岁.以右侧腹股沟肿物入院.查体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452 mm×302 mm的囊性肿物,表面光滑,无活动,边界不清,按压后疼痛,不能还纳,透声试验阳性.

    作者:邓玉红;张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早孕期联体双胎共同心脏1例

    孕妇,26岁.孕1产0,孕10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增大子宫内可见双胎儿影像,一胎儿头臀径为39 cm,另一胎儿头臀径为37 cm,还未形成完整的颅骨光环,胎盘前壁,0级,羊水大深度为46 cm.

    作者:张欢;王海霞;朱见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疗效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40例HOCM患者行PTSMA,在消融术前及术后2周内行RT-3DE定量评价消融血管所供应的左心室壁相应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普通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LVOT)宽度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结果 40例术后2周内消融血管所供应的局部心肌(前室间隔基底段及后室间隔基底段)收缩力(EF)明显减低[(62.16±8.76)% vs (21.25±6.43)%;(53.69±8.24)% vs (24.58±5.63)%,P<0.001].平均室间隔厚度无明显改变[(24.1±5.9) mm vs (23.8±6.0) mm,P>0.05];平均LVOT宽度无明显变化[(11.1±2.4) mm vs (12.8±2.1) mm,P>0.05];静息时LVOTG 减低[(39.50±12.27) mm Hg (1 mm Hg=0.133 kPa,下同)vs (10.01±7.36) mm Hg,P<0.001].结论 RT-3DE对PTSMA术后疗效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PTSMA术可即刻或短期内通过降低梗阻部位室间隔的收缩力来缓解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

    作者:丁明岩;朱芳;刘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警惕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三尖瓣瓣器损伤

    目的 分析、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治疗术后三尖瓣瓣器损伤的原因,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方法 选择VSD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出现三尖瓣瓣叶或腱索损伤前来检查的患者15例,使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术后定期进行随访,长随访时间为4年.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右室或右房不同程度扩大,超声心动图于封堵术后早即刻,晚3个月发现三尖瓣前叶腱索断裂6例,其中2例外科手术行三尖瓣成形,1例三尖瓣换瓣;受封堵器压迫影响,导致部分区域三尖瓣前叶及隔叶开放受限、闭合不全和三尖瓣反流(TR)者5例;三尖瓣前叶瓣体或瓣尖连续不完整者2例;三尖瓣前叶部分与瓣环无连续性者2例,手术证实为三尖瓣前叶损伤,瓣叶部分撕脱.结论 封堵术前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术中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两者结合才能保证VSD封堵术后的远期效果.超声心动图可作为VSD封堵术后疗效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并发症、选择手术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军;张军;张玉顺;王磊;朱霆;薛洁;杨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