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FU联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分析

金成兵;Zhu Hui;王智彪;伍烽;陈文直;张炼;黎克全;苏海兵

关键词:肝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法, 生存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并行临床分析.方法 随访联合治疗的73例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和临床分析肝功、门静脉侵犯、肿瘤大小、数目等12个因素.结果 总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2、3年生存率依次为49.1%、18.8%、8.4%.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目、1997 TNM分期、门静脉侵犯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0、0.039、0.023、0.02);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HIFU联合TACE能改善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的生存.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FU联合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并行临床分析.方法 随访联合治疗的73例不能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和临床分析肝功、门静脉侵犯、肿瘤大小、数目等12个因素.结果 总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2、3年生存率依次为49.1%、18.8%、8.4%.单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目、1997 TNM分期、门静脉侵犯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0、0.039、0.023、0.02);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HIFU联合TACE能改善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的生存.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金成兵;Zhu Hui;王智彪;伍烽;陈文直;张炼;黎克全;苏海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超诊断消化道闭锁1例

    孕妇,27岁.孕29+3周,无肝炎及遗传病史,于2007年6月6日行产前常规B超检查.应用DP-9900型超声诊断仪,频率3.5 MHz,B超所见:宫内见一成形胎儿,头位,颅骨完整,颅内结构正常,双顶径7.4 cm,脊柱连续规整,胎儿胸廓正常,股骨长5.3 cm,胎儿心率142次/min,搏动有力,胎动频繁,胎儿腹部膨隆,小肠扩张,大内径约2.4 cm(图1),胃泡2.5 cm×4.8 cm,前壁、左侧壁胎盘,I级,羊水深9.5 cm.

    作者:彭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载紫杉醇超声微泡造影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紫杉醇微泡造影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抑制的影响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将细胞分4组,即空白对照组,紫杉醇组,超声空白微泡组,超声载紫杉醇微泡组.MTT法观察不同处理组不同时间点对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 V-FITC荧光染色检测其对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 超声载紫杉醇微泡组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超声载紫杉醇微泡组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超声辐照紫杉醇微泡造影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瑶;Kang Juan;吴小翎;王志刚;汪朝霞;李攀;王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测心肌等容收缩期运动评价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等容收缩期运动的变化,探讨其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DTI检测30例正常人和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左心室心肌长轴方向上等容收缩期运动系列指标,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四腔观切面、心尖两腔观切面及心尖左心长轴观切面之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基底段、中段的心内膜下,测量等容收缩期正、负向波峰值速度(VIVC1,VIVC2),持续时间(TIVC1,TIVC2),速度时间积分(VTIIVCl,VTIIVC2)和收缩期峰值速度(Vs),并计算该时相正、负向波峰值速度差值(DIVC).结果 正常人左心室6个壁(除后壁外)每个壁基底段、中段的VIVC1>VIVC2,TIVC1>TIVC2,VTIIVC1>VTIIVC2(P<0.05).OMI组梗死区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相比,VIVC1、DIVC减低(P<0.05~0.01),VIVC2、TIVC2、VTIlVC2增大(P<0.05);TIVC1、VTIIVC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OMI组非梗死区心肌运动上述测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区心肌等容收缩期系列指标具有明显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作者:张连仲;Wang Hui;吴刚;范闽延;高传玉;陈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口腔肿瘤1例

    孕妇,21岁.孕1产0.孕27周.来我院彩超室常规孕检.彩超显示:胎儿双顶径7.2 cm,股骨长5.0cm,胎心135次/min,前壁胎盘、菲薄.前水深径15.0cm.胎儿脊柱连续完好,四肢显示正常.面部扫查:可探及双眼眶及部分鼻部轮廓,口唇不显示,于该部位可见一大小约8.9 cm×7.4 cm不均质实性肿物,形态不规则,突出口腔之外(图1).彩超诊断:(1)中期妊娠;(2)单活胎;(3)胎儿畸形(口腔肿瘤).引产后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口腔肿瘤).

    作者:董雪菲;王婉;吴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左心耳血管瘤的超声表现1例

    女,69岁.主因心悸、憋气半月入院.半月前劳累后夜间突然出现胸闷、憋气,伴有心悸、气促,不能平卧,无心前区疼痛及放射痛,无咳嗽、咯血,端坐休息后缓解,此后多次劳累后上述症状发作,每次持续10 min左右,多在夜间发作,应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利尿剂等治疗无效,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查体:心率60次/min,律齐,呼吸20次/min,血压14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细震颤及心包磨擦感,心界无扩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IV/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向腋下传导,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各项生化指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作者:丁桂春;张曼辉;吉毅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声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声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动物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分别于8、12、16、22周进行超高频超声及病理检查,测量相关指标.结果 超声检查8周模型组声像图表现:肝脏增大,实质回声较正常肝脏回声细密增强,后方组织明显衰减,肝内管系组织显示不清;12~22周逐渐加重,肝缘圆钝.病理表现:8周模型组为单纯性脂肪肝,而12~22周模型组均为中一重度脂肪肝,从脂肪性肝炎进展到脂肪性肝纤维化.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高频小动物超声仪检查不同时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病理结果相一致,对诊断有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吴静;Zheng Hao;江瑛;许晴;史小琳;张倩;王萍;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的超声误诊分析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叫腺瘤样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患,与甲状腺腺瘤在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上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结节囊性变时,容易出现误诊.本文就我院2005年~2006年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而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30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丽娟;杨洁;赵宁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三维超声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3D-US)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观察40例乳腺结节(恶性19例,良性21例)的三维超声,包括冠状面结节的边界、周围组织情况及重建彩色血流图,评估各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与良性组在边界、汇聚征的出现、血流分布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边界不清、汇聚征、血流丰富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各自的敏感性为84.2%、81.0%、82.5%;各自的特异性为63.2%、85.7%、75.0%;各自的准确性为52.6%、90.5%、72.5%.综合三者,敏感性89.5%,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90.0%.结论 三维超声对乳腺结节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荣雪余;ji Hongtao;黄慧莲;赵汉学;贾文秀;朱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房心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64岁.主因劳累后头晕、心悸伴心前区不适来诊,查体:体温36.1 C,心率120次/min,血压160/105 mm Hg(21.28/19.97 kPa),呼吸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心电图提示:快速心房纤颤.经胸超声示:二维超声见:左房增大,上下径72mm,左右径46 mm,各切面均可见左房内一线样强回声隔膜,将左房分为上下2个腔(分别为副房、真房),于隔膜左侧边缘处可见直径为3.3 mm的缺损(图1).彩色多普勒见舒张期隔膜中断处血流自副房进入真房,血流速度加快,呈五彩镶嵌血流信号,真房血流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室.频谱多普勒:缺损处可测得舒张期为主的高速湍流频谱,高流速>2 m/s.超声诊断:三房心.

    作者:冀瑞烨;杨自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0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诊断怀疑有子宫畸形的病例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与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结果.结果 三维超声可明确诊断子宫畸形的类型,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鉴别子宫畸形的类型有其局限性,尤其是易将纵隔子宫误诊为单角子宫.结论 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类型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并能够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客观详尽的信息.

    作者:蔡爱露;Liu Wei;赵丹;辛忠秋;袁晓红;赵一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刮宫术后子宫穿孔及小肠穿孔1例

    患者,23岁.自然分娩38 d,因产后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药物治疗无效,2 d前于当地医院行刮宫术.当时自觉下腹剧痛,晕厥、恶心、呕吐1次.给予缩宫素、抗生素治疗无好转,全腹痛伴下坠感明显,而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子宫双附件区压痛明显.临床诊断: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子宫穿孔? 麻痹性肠梗阻.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8.69×109/L,分类:中性94.01%,淋巴2.52%单核3.30%.急诊彩超检查:右前膈下肝前可见宽26.2 mm的气体强回声,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图1).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聂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患者腹主动脉弹性的应变率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腹主动脉的位移(d)、应变(St)、应变率(SR)特征及其评价腹主动脉弹性的可行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组各100例,测量腹主动脉d、St、SR,计算腹主动脉测量位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并对高血压病组腹主动脉d、St、SR与PwV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腹主动脉d、St、SR均有所下降,PWV明显增大,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高血压病组SR与PWV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应变率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患者腹主动脉弹性的新方法.

    作者:郑孝志;ji Ping;茅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阴道摘除子宫颈肌瘤术后并发阴道直肠瘘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5岁.因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5+月,排尿困难1个月,加重1 d就诊.超声检查示:子宫颈后唇肌瘤伴囊性变.为保留子宫,采取了经阴道摘除肌瘤手术.术后次日高热,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术后第4天阴道间断性排出黑绿色渣样物.超声检查示:左膈下局限条形液性暗区,子宫体左后方见不均质等回声及强回声混合性包块,无明显包膜,边界不清,后方伴声影(图1).CDFI:包块周围无血流信号显示,超声提示阴道直肠瘘可能.剖腹探查见直肠中段前壁约1.5 cm破口,漏黄色液体,周围粘连,附坏死组织.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评价超声联合白蛋白微泡造影剂实现基因转染靶向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超声联合白蛋白微泡造影剂实现基因转染的靶向性.方法 选择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为报告基因,经股静脉输入黏附质粒的白蛋白微泡的同时在大鼠背部脊斜肌区域经皮辅予一定强度的超声照射对大鼠脊斜肌行基因转染,转染7 d后,取脊斜肌、肝、肾、心肌组织快速冷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内的荧光表达.结果 脊斜肌组织中可见较多特异性绿色荧光,多位于微血管周围,荧光强度较其余组织明显增强(P<0.05),肝脏、肾脏组织中见少量特异性绿色荧光,肝脏荧光强度约为肾脏的4倍(P<0.05),心肌组织中未见特异性绿色荧光.结论 静脉注射黏附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体表给予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可以较好地实现基因的靶向转染.

    作者:劳翼;Xiu Jiancheng;黄劭;陈向辉;宾建平;查道刚;刘伊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食管超声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在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阵发性房颤组(B组)、持续性房颤组(C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转为窦性心律组(D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仍为房颤组(E组)的190例受检者进行研究.结果 B组肺静脉内径在正常范围内,而C组肺静脉内径增宽,射频治疗前后内径变化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的血流速度间没有显著差异,S/D>1;而C组与A组和B组有显著差异,S2波速度减低,D波速度加快,S/D<1.D组与C组S2波有显著差异,E组与C组无显著的差异.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肺静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微微;Ran Weido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盘囊肿1例

    患者女,28岁.孕24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双顶径60 mm,股骨长40 mm,胎盘前壁I级,羊水66mm,胎心胎动正常.羊水内可见一圆形无回声包块,大小为64 mm×49 mm×45 mm,边界清晰,有分隔,壁略厚.包块周围血流信号不丰富.经过反复动态观察此囊性包块与胎盘子面相连(图1).超声诊断:(1)中期妊娠;(2)羊水内包块考虑胎盘囊肿.胎儿发育并未受到影响,超声随诊观察此囊肿,直到生产前此囊肿未见明显改变.后剖宫产一健康男婴.胎盘子面有一囊性肿物.病理结果:胎盘囊肿.

    作者:张欢;李雁平;王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改良超声弹性评分标准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改良弹性评分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1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UE)图依据旧评分标准及改良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弹性成像评分4分以上为恶性,3分及以下为良性,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绘制2种评分方法的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采用旧评分标准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8%、95.0%和83.4%;采用新评分标准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2%、94.0%和92.1%.改良弹性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 3,原弹性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 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025 6,P=0.042 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改良弹性评分经前进法逐步回归后首先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明显的影响(改良评分的偏回归系数为1.281±0.452,X2值为8.044,P值为0.005,优势比为3.599).结论 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使用更为简便、准确,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作者:Zeng Jie;罗葆明;Zhi Hui;杨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健康人左室心肌整体和局部扭转运动特征的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 运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健康人左室心肌节段和整体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运用STI技术对35例正常人左室心尖、乳头肌和心底水平整体和节段旋转角度进行测量,计算并记录左窒整体及节段扭转角度峰值(peak-tw)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w),从而定量分析心动周期中左室整体和节段扭转特征.结果 正常人心室扭转特征为:收缩期,心尖部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心底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心室逆时针方向扭转;舒张期,心室反向解旋;心肌各节段室壁对整体扭转贡献由心尖至心底递减.结论 斑点跟踪显像技术可以无创性地评估左室整体及节段心肌扭转,具有良好重复性,为临床评价左室心功能提供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新方法.

    作者:韩伟;Xie Mingxing;王新房;吕清;王静;张丽;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脾脏巨大囊状淋巴管瘤超声所见1例

    患者女,21岁.主因发现腹部肿物4年余,进行性加重15个月入院.超声所见:脾脏受压上移,脾脏上极可见正常组织回声,于脾脏偏下可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回声 ,大小约20.1 cm×18.5 cm×16.9 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透声差,可见细小点状回声漂浮,后壁亦可见堆积状强回声,范围约8.3 cm×1.6 cm,声影不明显,随体位改变可见移动.CDFI: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图1).左肾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质,集合系统可见轻度分离约1.2 cm,左侧输尿管上段宽约0.5 cm,向下扫查显示不清.肝脏、胆囊、胰腺、右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印象: (1)脾脏囊性肿物;(2)左侧输尿管扩张伴左肾盂轻度分离.手术所见:脾脏正常组织少许,呈囊性,表面光滑,活动度大.病理诊断:脾脏符合囊状淋巴管瘤.

    作者:伍世花;赵春梅;张志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