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容
目的:通过对影响气管插管患者肉芽肿形成因素的分析,来降低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通过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加强人工气道管理,正确吸痰,采取防止返流和误吸措施之后,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继续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降低对黏膜的损坏,保证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120例糖耐量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bA1c及血脂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TG、TC、LDL -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HDL-C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各血脂指标与HbA1c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TG、LDL-C与HbA1c呈正相关(P<0.01),TC 与 HbA1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TG、LDL-C与HbA1c呈正相关,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兼顾调脂治疗。
作者:康新红;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多沙唑嗪进行治疗。所有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下尿路症状、腰躯关节疼痛、性生活指数、日常的工作能力以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联合运用多沙唑嗪与索利那新可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多沙唑嗪,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优化及稳定性。方法以甘露醇、葡萄糖等为渗调节剂,优化调节奥沙利铂的用量以及PH 值,并且确定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的制备工艺,对优化后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的稳定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以甘露醇、葡萄糖为渗调节剂,优化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其稳定性较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PH值、增加相关物质,提升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以甘露醇、葡萄糖为渗调节剂,优化调节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其操作简便,稳定性良好,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处方质量。
作者:刘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经产妇难产的因素以及产时产后并发症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照,就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比较,两组产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经产妇围产期和分娩期的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燕;牛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其进行激光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94例患者的眼底病变情况均明显改善,血糖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且全部出院。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宫学华;张朝云;王辉;姚颖玉;孙巍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针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并观察与西药治疗的对照情况,提高产后尿潴留的治愈率。方法收集整理14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组45例,采用针灸治疗组56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结果针灸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6.67%、60.67%,两者间无差异(P>0.05);针药结合治疗有效率95.56%,与针灸疗法或西药治疗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农村饮用水中游离氰化物的差异性。方法用离子色谱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对20份农村饮用水中氰化物进行检测,对影响两种检测方法因素进行分析,将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配对t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以及比较两种方法加标回收率、精密度。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配对t检验,t=0.415,t<t(0.05,20)。离子色谱测得回收率为97%-104%,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98%-1.87%,比色法测得回收率为95%-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38%-1.97%。结论两种方法在测定水中游离氰均可得到较好准确度和精密度,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明显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剑锋;陈清德;洪乙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消效果和肺功能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COPD 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CRP和Bor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正英;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通州区东社镇散居儿童体弱儿的管理状况。方法选取卫生院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儿保门诊健康体检0-3岁婴幼儿共4890例,对其中筛选出的体弱儿实施管理。结果4年来筛选出的体弱儿有326例,发病率达到了6.67%。主要的体弱儿病种类型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活动性佝偻病、肥胖及营养不良等。结论针对体弱儿问题,需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加强产前筛查及诊断。与此同时,也需加强对婴幼儿的健康保健,保障其健康成长及发育。
作者: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营养宣教对慢性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具体影响。根据是否接受营养宣教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只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治疗基础上行营养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脂和血糖水平。结果和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前后组内差异和干预后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营养宣教有助于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 MDI 和PDI 评分、预后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MDI和 PD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预后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给予综合护理,能提高预后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年龄大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下者38例,分为对照组,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者47例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胃镜特点。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中,食欲减退、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节律性上腹痛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溃疡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合型溃疡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体部及胃角部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胃窦部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及癌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易发生误诊、漏诊,且胃溃疡发病率高于青年患者,多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上要对老年引起充分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高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981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8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产期因素244例,感染因素226例,母乳性黄疸186例,ABO溶血病46例,甲状腺功能减低5例,21-三体综合征1例,18长臂缺失综合征并小头畸形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5例,262例未找到明确相关因素。部分病例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相关因素。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较多,并常有多种病因同时并存。我院能找到相关因素的前三位是,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加强围产期保健,避免母婴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是预防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关键措施。
作者:严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观察进针就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者患者给予综合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综合性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荣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使用弹性按压法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60例使用弹性按压法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1年后进行随访,优良率为81.67%。结论使用弹性按压法治疗腰胸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需临床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确保复位成功,提高临床治疗的优良率。
作者:佟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弹踝”试验,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应该说它是世界早的反射征试验。因为它的记载,早于西方医学任何典籍。可是一直以来未能被后世所重视,其实用价值也未能得以弘扬,故对弹踝试验操作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映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3%,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HBsAg)、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HBV-DNA)等明显要比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飞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本文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5年7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运动疗法、营养管理、疾病分期管理、寻求医疗帮助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社交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预防急性加重掌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柴玉丽;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