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伟
目的:分析孕产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检查的初产妇15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强化教育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68%(51/7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96%(72/7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强化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有助于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提升母乳喂养的坚持率。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MRI射频系统是核磁共振仪的主要运作形式,也是设备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运行和运转,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再加上系统故障的影响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使得射频系统较为容易出现线路问题,导致设备运转减速,甚至出现停止运行的现象。检修和维护MRI射频系统,是一种做好系统维护的主要办法,也有助于保证核磁共振良好的运转。然而在检修维护的过程中,引发故障问题的成因较多,人们常常忽视电路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分析清楚电路的运行故障,找到终止系统运行的原因,逐步缩小检测范围,及时更换新的零部件,从而做好维修工作,实现设备的持续运行。
作者:及树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红花黄注射液进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量等指标下降变化均比对照组突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红花黄注射液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阳;吴艳;陈诚;秦娟;李钰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激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体征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比对照组(66%)多3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2=18.6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征消退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6276,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小剂量激素及阿奇霉素,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使体征消退时间不断减少,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丽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6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求患者治疗意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后路手术治疗),术后分别观察疗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结果观察组椎体(前缘高32.01±4.32,后凸角5.23±3.08);对照组椎体(前缘高22.28±4.02,后凸角17.61±2.88),两组椎体平均高度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显著。根据患者不同骨折情况采取不同手术,两组有效疗效比较(观察组96.67%,对照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先应防止漏诊和延迟诊断。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不同骨折情况(骨折位置、类型与损伤程度,患者的全身情况),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陈建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得72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循证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循证组31例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循证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28/36(77.78%),循证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有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出现1例伤口出血,其余无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6(2.78%),对照组出现2例伤口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水肿,2例坠积性肺炎,1例尿管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36(19.4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循证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可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忠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我站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1125例早期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评价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妇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停经时间的差异导致流产结局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年龄在34岁以下、无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前倾及水平位、且停经在40天以下早期妊娠女性使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更高,更适宜进行药物流产。
作者:董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慢性心律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其心功能的降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丰立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远高于对照组的7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在较短时间内大大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俊玲;胡青芳;胡晓川;冯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的427例患儿资料,对其临床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可无阳性征象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两肺呈渗出样改变或小叶性肺炎表现,也可表现为肺水肿及肺出血改变。结论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情有一定相关性,认真分析胸部影像学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狄奇;王书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分析2009———2014年张家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运用 Excel数据库绘制流行病学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2009———2014年张家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3927例,其中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23/10万。每年出现两个发病波峰,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10-12月又出现一个小波峰。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部分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为主。结论张家港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人群、时间、病原学分布特征明显,应重点加强对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杜国明;邵海枫;邹艳;邱海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白蛋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白蛋白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个小组的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93.48%)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61%),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采用白蛋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淑楠;王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在临床小儿区域的麻醉操作中使用芬太尼与氯胺酮的效果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进入本院并接受术前麻醉的94例患儿。将以上患儿分作对照、研究两组,各47例,对照组向本组患儿施行氯胺酮单药麻醉,研究组向本组患儿施行芬太尼、氯胺酮双药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成效。结果经分析,研究组47例患儿中,SBP、SpO2、HR、RR、DBP等各指标变化情况都优越于对照组的47例患儿,即研究组的生命体征状态更为稳定,组间的比较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所用氯胺酮的平均值是(55.17±9.97)mg/kg,芬太尼的平均值是(20.38±8.74)μg/kg,患儿苏醒平均时长是(10.39±5.17)min;对照组所用氯胺酮的平均值是(168.46±31.17)mg/kg,患儿苏醒平均时长是(33.74±9.49)min。两组比较,所得结果差异较大(P<0.05)。结论芬太尼+氯胺酮共同运用于小儿临床区域麻醉当中,可将患儿生命指标的变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且麻醉药物的用量较少,患儿能在较短时间得以苏醒,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国华;陈中洪;顾增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4.45%,2组疗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糜烂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种,随着糜烂程度的加深,患者总有效率逐渐降低。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针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并观察与西药治疗的对照情况,提高产后尿潴留的治愈率。方法收集整理14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组45例,采用针灸治疗组56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结果针灸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6.67%、60.67%,两者间无差异(P>0.05);针药结合治疗有效率95.56%,与针灸疗法或西药治疗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且研究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汀医治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期间诊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A、B两组,每组38例。 A组选择40mg的阿托伐他汀对患者实行医治,B组则选择20mg。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的效果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 组不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要优于 B 组,且心绞痛的发作此处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均比B组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剂量较高的阿托伐他汀医治冠心病不但能将血脂的水平显著降低,还能将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常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风是人体颅内血管中形成血栓,阻碍了血液运行而出现的相关症状。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中风的机理是一致的,都是抑制血栓的形成、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终目的是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作者:张连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共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患者,对照组1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稳定和控制患者的心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丹;陈霄;周君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浅谈如何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作者:黄红兰;倪朝辉;史红艳;王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高达86.7%,远高于对照组的51.7%,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孟祥达;冯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