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王明亮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6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合并1种疾病者10例、合并2种疾病者30例、合并≥3种疾病者22例;并发症多为高血压,其次为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脑梗死,后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脑出血及糖尿病足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合并症多以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为主,同时合并多种疾病者较多,为此需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提高人群预防疾病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中药足浴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足浴,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疗程三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何慧;苏成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临床分析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给孕妇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妊娠后果,包括流产、妊娠高血压、死产、早产及低体重儿等风险。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妊娠期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选择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因此对我院妇产科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孕妇268例,孕周(12-24周)不同期孕妇,进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结果 FT3、FT4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减低,TSH、TPOAb则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升高。

    作者:梁雪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得39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健康教育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为21.5±3.4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7.6±5.7天,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273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组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对照组出现肌肉萎缩1例,关节僵硬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31.5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X2=10.889,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弹踝试验临床研究总结

    弹踝”试验,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应该说它是世界早的反射征试验。因为它的记载,早于西方医学任何典籍。可是一直以来未能被后世所重视,其实用价值也未能得以弘扬,故对弹踝试验操作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映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86.7%,远高于对照组的51.7%,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田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增敏表阿霉素抗人骨肉瘤作用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敏表阿霉素治疗骨肉瘤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倒置显微镜观察骨肉瘤细胞 MG -63的生长情况;MTT 法检测单独和联合用药前后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单独和联合用药前后 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 Bax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和表阿霉素各自单独应用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当表阿霉素在2.0-8.0μmol/L浓度范围内时,对 MG -6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反降低,此时可引起MG-63细胞NF-κB信号通路表达上调。联合用药后药物对MG-63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体外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增敏表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白藜芦醇和表阿霉素联合用药后通过下调NF-κB表达并上调下游蛋白Bax的表达,增敏表阿霉素的抗骨肉瘤作用。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优势,探讨其对产妇焦虑、分娩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进行护理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新的护理模式。分析护理效果,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指数、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的例数也少于实验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即将分娩的时候,采用新的护理模式不但能够减少产妇的焦虑程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分娩的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因此,这样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sAg定量和HBV-DNA检测HBV耐药变异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HBV-DNA病毒载量等的相关性。方法检测 HBV 的耐药突变位点以及基因型,并对 HBV 耐药变异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患者的耐药变异位点与基因型、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0.05),与HBV-DNA 病毒载量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①乙型肝炎耐药变异位点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无相关性,而与血清HBsAg定量、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②血清HBsAg定量分别与 HBV DNA定量及肝内 cccDNA定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叶扬;马玲;郭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磁共振设备常见故障的现象及维修方法

    磁共振设备在当前医学上的运用非常广泛,能够对人体全身上下进行检测,为病人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治疗方向。本文主要对磁共振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磁共振设备常见故障的维护措施。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知识教育。实验组除给予对照组措施外。还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每位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糖控制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段如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物医药实验的常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

    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之获得了一系列万众瞩目的科学成就,实验室是成果产生和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设立的生物医药实验中涉及多种污染物,对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都具有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生物医药实验中常见的污染物并对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磊;王皓;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功能保健操对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乳腺癌护理的相关资料,制定出更有效的恢复患者术后肢体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及减少痛苦。方法加强对患者乳腺功能保健操依从性的宣传,使患者患肢尽快康复。结果患者虽然错过了锻炼的佳时机,但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恰当的优质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身心、精神及心理方面得到很好的护理,对她们的疾病恢复很快。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脾胃虚寒证患者26例的中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证患者26例的中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单味花椒口服治疗,并观察中药治疗效果。结果连续服用一个月花椒,大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或症状全部消失。其中显效治愈患者13例,占50%;有效治愈患者10例,占38.46%;无效治愈患者3例,占11.54%。总有效23例,占88.46%。结论采用单味花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种教学技巧促进临床医学生自主学习

    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大重点。通过制定计划、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课程小报告、随堂测试及自我评定计划执行情况等方式,通过成绩比较发现,巧妙的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技巧,可有效提高了医学生的考试分数,通过问卷调查确认促进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刘佳;贺气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针灸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脑循环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为(7.35±3.9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85%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偏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列莲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妊娠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80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在孕周为4-6周时,观察组HC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差异性(P 均>0.05),在孕周≥7周时,两组差异性较显著(P=0.006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2水平在孕周4-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均<0.05),在孕周≥8周时两者不具有差异性(P =0.6203>0.05);两组孕妇血清中P激素在各孕周中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均<0.05)。结论血清 HCG、P 和 E2水平是维持早孕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可及早发现先兆流产并预测其预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多沙唑嗪进行治疗。所有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下尿路症状、腰躯关节疼痛、性生活指数、日常的工作能力以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联合运用多沙唑嗪与索利那新可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多沙唑嗪,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4种组分的含量

    目的:探讨 RP-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4种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1200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4种组分含量测定,调整好色相检测条件,分别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试验和样品含量测定等检测,观察结果。结果4种组分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和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检定标准要求,线性关系、精密度及稳定性均显示良好。结论采用RP-HPLC法可以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酞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4种组分的含量,且操作方便快捷、经济适用、结果精准,是一种有效地复方氨酚烷胺片主要组分定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122例新生儿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股静脉穿刺法进行采集血液标本,观察组使用外周动脉采血法采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72%,疼痛率39.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9%。对照组成功率为72.13%,疼痛率63.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9%。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黄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季雁浩教授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常用对药举隅

    季雁浩教授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孟河传人邵荣世主任中医师。业医三十余载,精研中医古籍,学验俱丰,临床中常于辨证方中佐以对药以增疗效,或二药相伍,或三四成组,游刃有余,精妙实效。

    作者:周晓明;朱雍鸣;季雁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