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对肝胆疾病患者胃肠功能影响 的对照研究

王帆;杨娜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常规开放手术, 肝胆疾病, 胃肠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与分析腹腔镜与常规开放手术对于肝胆疾病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对比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72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每组各86例,并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各项指标.结果 接受常规开放手术的对照组患者,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长、患者首次进食的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长于试验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症状的概率为为18.60%,而试验组为4.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肝胆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运用能够更好的降低手术对胃肠的影响,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感染率(5.00%)比对照组(30.00%)低,术后瘢痕发生率(5.00%)比对照组(35.00%)低,差异均明显(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长度小、恢复快、感染率低和瘢痕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研究组采取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血清尿酸含量进行测定观察.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程度和血清尿酸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和血清尿酸含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及疼痛程度,该治疗方法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救治

    目的 总结探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救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综合救治方案,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都接受抗生素治疗及VAC治疗,其中16例自行愈合、12例创面植皮愈合、10例局部皮瓣修复、2例残留1cm?1.5cm创面出院.40例患者跟踪随访10个月,创面封闭用时3-16周,均愈合良好,未再有破溃情况发生.结论 慢性难治性创面经全身治疗、清创、VAC负压引流、植皮等综合救治方案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志强;魏刚强;刘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了常规性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了中医针灸治疗措施,治疗周期为1个月,在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10天、20天和30天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0天、20天和30天每一个阶段的效果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4.28%,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上采取中医针灸方式有着较好的效果,并且患者不需服药,对于肝肾不会造成损伤,因此十分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资料,对其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环节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4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疼痛完全消失29例,占72.50%.明显缓解9例,占22.50%.2例患者有所改善,占5.00%.从中可见,本次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使得患者术后疼痛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霞;陈睿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罗布考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普罗布考在老年期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老年期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为参照组行氟伐他汀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行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脂含量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TG指标、TC指标,以及LDL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HDL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指标、TNF-α指标,以及IL-6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氟伐他汀联合布罗布考治疗方法,能够支持老年期脑梗死患者获取优质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名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患者平均分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A组)与金属铸造桩核组(B组)两组,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治疗,B组采用金属铸造桩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坏齿修复率和1年后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结果 A组坏齿修复成功率92.0%,坏齿修复成功率76.0%;A组1年后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90.0%,B组1年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70.0%.结论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治疗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相比于金属铸造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疗效更好,坏齿修复率和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均更高.

    作者:窦淑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创伤骨科患者运用外固定架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40例创伤骨科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内固定治疗;实验组20例,实施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少,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较小,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作者:邢启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共84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营养护理,将两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更优;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营养护理能够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且生活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贤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2014年1月间,在我科手术室进行实习的113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一组实习生则通过常规模式进行带教,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生3名,女生39名,42名实习生平均年龄为(22.53±2.27)岁.另一组实习学生则通过在护生入科首日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介绍、规章制度、上班时间、手术配合、注意事项、考核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生19名,女生52名,71名实习生平均年龄为(21.89±2.73)岁.结果 观察组中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实习护士成绩优为94%(67名),高于对照组中的74%(31名),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确实习带教要求和带教内容,加强教学互动,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带教任务,促进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

    作者:刘月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实施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效果的 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进行对比实验,予以45例对照组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44例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二者总体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体疗效(93.2%)相较对照组(75.6%)更高(P<0.05).结论 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纳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总体疗效.

    作者:郑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智力改善探究

    目的 探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智力改善.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小儿癫痫患儿纳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即给予奥卡西平,研究组患儿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电图与智力的改善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脑电图变化情况更优、认知功能更优,P<0.05,证明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能够获取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儿的脑电图、智力加以有效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讨胃癌患者在胃癌根治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非盲法对其进行分组,两组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其中Ⅰ组20例按常规标准操作,术中未对迷走神经进行保留,Ⅱ组20例术中给予保留迷走神经,观察评估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性指标,同时对两组的术后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Ⅱ组相对Ⅰ组均有明显缩短或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前1d,两组的白蛋白、BMI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7d,Ⅱ组上述2项营养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实施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能够尽大限度避免对患者的营养状况造成影响,值得推荐.

    作者:李华;吴海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后,对比2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随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92.64±4.35)分高于对照组(78.61±4.36)分,随访并发症发生率(4.00%)少于对照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护理中,可准确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赵海艳;韩杨波;高菲;李寒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原发肉瘤,尽管骨肉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80%的骨肉瘤患者已能保留患肢,且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约80%,但仍有患者死于骨肉瘤的转移及复发.为全面了解骨肉瘤治疗的现状及发展,本文总结了骨肉瘤的治疗方法及进展,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罗国栋;王文己;韩兴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下保护单侧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排尿功 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单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按照TME和PANP(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原则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8例.依据肿瘤的浸润程度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单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组)和对照组(双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组).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排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实验组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9.4%,和对照组(1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双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比较,直肠癌根治术中单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对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没有差异性.

    作者:白文武;赵恩宏;任聪;罗志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采取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参与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1例)与实验组,(n=41例),将实行厄贝沙坦单独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24h尿微量清蛋白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参照组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 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应用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对于改善患者日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高邮市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效益初次评估

    目的 为全面了解我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效益,对部分乡镇2013年孕前参查对象开展回顾性调查,了解群众参查后情况,评估孕前检查的效益,为下一步更科学合理的组织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由市级牵头,设计调查表格,选择7个乡镇开展调查,由乡镇服务人员对2013年本乡镇所有参查对象开展调查,以查资料、访视的形式,完成调查表格,市级将根据7份调查分析,进行综合汇总,全面分析当前的项目效益.结果 本次共调查1542对夫妇,2013年全市共检查2796对,调查人数占全年检查对象55.15%.调查对象中,在计划时间内怀孕夫妇的占54.86%,与2011年检查后怀孕率47.6%相比,有所提高.对649对有妊娠结局的夫妇情况进行统计,未发生一例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结局占8.8%,以自然流产占多数.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国家免费工程,经过5年的项目实施,我们不断地从项目质量入手,出台一系列规范,严格考核评估各类规范的落实情况,作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的重要内容,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

    作者:刘汉莲;潘晓玲;周梅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18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儿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选择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促使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康复指导手册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手册》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手册》,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指导手册》有助于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唐奎华;李绍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