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峰;贡欣;齐悦;刘凤英
目的 探讨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9月来我院行乳腺病变治疗的400例患者,治疗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共433个病灶,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 ≤3cm的乳腺病灶联合弹性成像后的诊断灵敏度(96.6%)较常规超声(83.4%)明显提高,其中≤1cm病灶的诊断灵敏度更达到100%.弹性成像诊断>3 cm病灶的灵敏度较低(57.7%),但特异性很高(100%).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诊能明显提高恶性病变检出率,尤其对1 cm以下的病灶价值显著,为乳腺小病灶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大于3 cm的病变弹性成像检诊特异性很高,可帮助诊断常规超声难以鉴别的病变,因此联合诊断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王怡;富丽娜;王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32岁.因左足趾反复肿胀1年余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该患者左足第二趾根部皮下限性包块,按压痛感不明显,反复肿胀1年余,曾间断口服消炎药.自述1年前左足底部曾被,铁丝已完整取出,足底愈合良好.
作者:李晓萌;宋晓东;党笑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97年10月至2006年9月,我科对3例臀部肿物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显示皮下至肌层组织内有异常占位回声.主要病史为患侧臀部及下肢疼痛,其中男性1例蒙古族,女性2例哈萨克族,患者均为牧民有长年骑马史,肿物位于右侧臀部2例,左侧臀部1例.
作者:周经建;何梅;翁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63岁.活动后气促、胸闷数年,伴心前区疼痛1月余.既往曾有晕厥病史.查体:心前区及胸骨左缘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
作者:刘波;乌兰巴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23岁.孕1产0,孕13周.孕期内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单胎妊娠,头颅光环完整,双顶径(BPD)21 mm,头臀距(CRL)63 mm,胎心搏动规律,头颅、脊柱、四肢、胎盘、羊水等未见异常.
作者:郭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58岁.因腰痛1个月,加重3 d入院.超 声所见:左肾体积增大,上部肾实质变薄,肾盂与各肾盏相互融合、扩张,内呈液性无回声区,前后径约4.7 cm,下部肾实质回声正常,肾窦回声清晰,未见分离(图1);
作者:杨国华;张珉;谷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的临床技巧研究.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103例肾疾患进行经皮肾穿刺术,其中慢性肾炎活检72例、肾囊肿介入治疗19例、肾结石碎石取石术17例.结果 103例均准确命中患肾,建立理想的穿刺通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术,方法安全简便快捷.
作者:钟炳安;于玲;王玉新;黄海望;赵俊华;安黎明;李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法在急性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及相对单一经腹或经会阴检查法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对3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进行单一的经腹或经会阴检查和两者联合检查后,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将联合检查法与单一检查法进行对比.结果 (1)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法既能显示膀胱又能显示膀胱颈部、后尿道及前列腺等的相关声像图表现,较单一检查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2)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法既能为临床明确尿潴留的程度,又能通过发现后尿道有无结石、前列腺增生等,从而为临床明确是否为机械性梗阻的病因.结论 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法是一种较单一检查法优越的,能为临床明确尿潴留的程度及病因的、值得推广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作者:苏光明;吴勇军;祝莉;韩金安;黄金山;王玮;董晓明;徐天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53岁.HCC右半肝切除术后2个月,发现肝内多发病灶伴胰腺体尾部肿物.
作者:梁瑾瑜;谢晓燕;刘广健;徐辉雄;徐作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62岁.自觉下腹部包块17年余,并觉逐年增大,但无明显不适感觉,近1年来由于尿频并下蹲有异物感来诊,超声检查见盆腔一巨大中等回声物(图1),范围由耻骨上至脐上5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较薄,内部回声尚均(类似于肝实质回声),其内见多条短线状强回声,分布均匀,并见几处条索样无回声暗带,CDFI:肿物内部仅见小许量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子宫由于肿物挤压未能探及.
作者:牛玉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病例1 患者男,28岁.因右上腹部偶发不适来院就诊,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肝脏右后叶处可见一大小约89 mm×78 mm液性暗区,壁厚约3 mm,界清,形态规则,呈类圆形,内透声差,内可见细小光点回声,因本地属新疆农牧区,肝脏包虫囊肿为多发病,患者自幼长期生活在农村,有犬、牛、羊接触史,超声提示肝脏囊性占位大,肝脏包虫囊肿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
作者:姜惠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非典型盆腔炎性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非典型盆腔炎患者包块的二维图像、血流分布、频谱特征及间接征象(粘连及压缩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例非典型盆腔炎性包块中确诊7例,误诊3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间接征象(粘连及压缩性)在非典型盆腔炎性包块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洪舒拉;洪丽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阑尾黏液性囊肿少见,我院超声检测2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报告.
作者:丁青薇;王媚瑜;孙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26岁.婚后2年未孕.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下腹酸疼等症状.妇科检查:子宫不大,表面光滑,宫体稍硬,活动度欠佳,两侧输卵管增粗,质硬.双侧卵巢不大,盆腔未能触及包块.
作者:严玺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60例.按照反流束面积与左房面积比值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3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30例.利用TDI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后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前壁和下壁4个位点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作为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 轻度MR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V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MR组以上2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重度组Vs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F则较对照组无差异.MR患者的Vs与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值(ESS/ESVI)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1).结论 中度MR组左室纵轴收缩功能代偿增强;重度MR组的左室纵轴功能失代偿下降.Vs在评价MR患者的左心功能方面较LVEF敏感.
作者:赵迎;秦石成;张瑞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低回声实质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思路.方法 对38例诊断明确的腹壁切口低回声实质性病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壁切口低回声实质性病变可以归纳为:(1)腹壁切口恶性肿瘤;(2)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腹壁切口慢性炎性病变.结论 腹壁切口低回声实质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依据病史可以做出准确的超声诊断.
作者:谢守松;徐庆华;崔伟珍;谭咏韶;陈泳愉;朱广兴;方洁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经胸超声显像检查对冠脉三大主要血管:冠脉左支、右支和左回旋支血管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对146例怀疑冠心病和已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有冠脉造影结果的53例冠脉狭窄作为对照.结果 冠脉狭窄组血流速度测值范围为41~100 cm/s,平均(64.2±19.6)cm/s,冠脉狭窄组血流速度与冠脉正常组经统计学检验有异常显著的差异(P<0.01).通过彩色血流信号的变化,可以判断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狭窄节段的血管存在着血流速度的异常增快;血流速度增快对明确冠脉狭窄有其特征性意义,可以作为诊断冠脉狭窄的重要指标之一.结论 经胸超声检查可作为对冠脉狭窄进行有效检查和评价的技术,由于其具有的无创性和普及性,将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朴忠;王晓洋;李焱;徐升;赵莹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孕妇,29岁,孕35周.例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头位,双顶径为88 mm,股骨长为67 mm,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规则,胎心搏动规律,羊水暗区深42 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胎盘成熟度为I,于脐带近胎盘段可探及一45mm×30mm大小的囊性包块与脐带相连.
作者:徐琳琳;尹桂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47岁.反复下腹痛1年余,近1个月来腹痛加剧.平素月经规则,量中,无痛经.妇科检查:宫颈肥大、中糜;宫体:前位,常大,无压痛,被宫旁左侧包块挤向右侧;
作者:郑瑜;郑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53岁.右腰部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27年.患者于27年前发现右腰部肿块大小约6 cm×5cm,稍有胀感,无明显疼痛.
作者:丁青薇;王媚瑜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