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李则群;兰青

关键词:锁孔手术, 乙状窦后入路, 桥脑小脑角, 显微解剖
摘要:肿瘤、中脑和桥脑前侧方及侧方的肿瘤.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腓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及皮肤缺损

    隙通道的改良腓骨皮瓣交叉移植一期修复胫骨感染性骨及皮肤缺损,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体位舒适,是保肢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治伟;程春生;单海民;程真真;马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染机会,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背皮肤缺损能缩短创面治疗时间,减少感染,提高皮瓣成活率.

    作者:冯亚高;张向宁;陶忠生;魏斌;霍飞;刘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上肢良性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我们自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治疗神经鞘瘤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钱吏卿;张平;朱春平;肖锦春;丁永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报道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腕部软组织缺损2例,手部1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8例,足部9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1例,均为足背软组织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1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色泽、弹性好. 结论 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满意,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作者:靳高峰;左中男;于绍斌;左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角膜溃疡板层清创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显微手术技巧

    术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术式,一次性治愈率高,显微手术技巧易于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肖璇;赵靖;王殿强;谢立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吡咯喹啉醌对许旺细胞增殖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RT-PCR凝胶电泳法显示PQQ组c-myc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 结论 吡咯喹啉醌在适宜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许旺细胞的增殖,c-myc基因参与了许旺细胞的增殖过程并在其中表达上调.吡咯喹啉醌有望作为一种增殖促进剂刺激许旺细胞的体外增殖,提供大量种子细胞以满足脊髓及外周神经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及日后临床应用的需要.

    作者:刘文俊;刘世清;李皓桓;郑慧锋;汤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组合异体骨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

    显著增粗,3年时绝大部分异体骨已吸收,而腓骨直径与胫(股)骨基本相等,功能恢复较好. 结论 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与同种异体骨组合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可使复杂创面修复一期完成,缩短病程,降低肢体伤残率.

    作者:黄东;牟勇;吴伟炽;张惠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半腱肌重建髌股内侧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九例

    目的 观察自体半腱肌重建髌股内侧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效果. 方法 对9例膝关节髌骨脱位行半腱肌重建髌股内侧韧带.4例习惯性髌骨脱位,4例反复性髌骨脱位,1例第二次手术.游离同侧半腱肌肉,行髌股内侧韧带重建手术. 结果 9例手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个月内8例髌骨稳定,髌骨运动轨迹正常,恐惧试验阴性,关节屈曲0°~120°,8例髌股关节疼痛消失. 结论 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髌股韧带损伤能提供足够的张力,结合髌骨外侧松解术,达到防止髌骨脱位目的.

    作者:夏亚一;韵向东;汉华;畅淑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

    自1988年3月至2007年8月,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腿与足踝部创面81例.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路新民;陈魁胜;郝丽丽;石娜;石慧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足背动脉皮瓣供区的修复

    营养血管皮瓣供区植皮修复后无溃疡发生. 结论 足背动脉皮瓣供区可采用带蒂的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方法简单、适用、可靠.

    作者:魏在荣;帅霞;袁习平;孙广峰;唐修俊;王达利;王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带神经邻指近节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2005年7月到2007年1月,我们应用带神经的邻指近节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2例单一手指指腹缺损,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满意.

    作者:张智;马远征;赵东升;闫宝山;吴小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术前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测标记胫后动脉穿支穿出部位,以该点为旋转点设计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 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受区和供区创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及其蒂部外形不臃肿,色泽、质地正常相近. 结论 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不携带深筋膜和胫后动脉,对皮瓣供区影响小,蒂部只保留穿支血管,便于旋转,皮瓣薄,修复足跟外形恢复好,是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吴攀峰;唐举玉;刘建书;李康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基泼尼松龙对体外培养许旺细胞的促生长作用

    量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GF的检测结果有优于CNTF、GDNF的趋势(P<0.01),CNTF和GDNF的促分泌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能促进体外培养许旺细胞的增殖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作者:吴学建;孙士强;朱旭;曹能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

    目的 探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应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跖骨骨折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踝关节骨折脱位、跟骨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移植皮瓣面积为5 cm×8cm~8 cm×15 cm,腓骨切取长度为7~10 cm. 结果 8例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其中1例术后皮瓣边缘坏死,换药后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9个月,成活的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 结论 应用腓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疗程短,功能及外观好,疗效满意.

    作者:崔忠宁;刘敏;杜张荣;马林;田少斌;牛志勇;陈晋伟;刘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多指离断再植21例体会

    多指离断伤比较常见的,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1年8月再植21例60指,报道如下.

    作者:曾剑文;谢建军;李国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腓动脉穿支与跟外侧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跟外侧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手部多区域皮肤组织缺损应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跟外侧动脉双叶皮瓣移植修复5例. 结果 术后5例移植皮瓣全部顺利成活.随访6~15个月,移植皮瓣无明显臃肿,皮瓣质地、色泽良好.供区植皮均一期愈合,踝关节跖屈、背伸及行走功能正常. 结论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跟外侧动脉双叶皮瓣外形美观,血供可靠,为临床修复手部多区域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胜军;付胜强;侯忠军;张至武;李京宁;王志龙;孙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张燕翔;王和驹;马心赤;王快胜;陈汉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管束骨内移植治疗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供并有利于股骨头复原.

    作者:吴斗;刘强;李钢;韩树峰;吴晋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轴点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双轴点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手术适应证,扩大皮瓣的应用范围. 方法 以直接皮动脉或肌皮穿支为次级供血动脉或第二轴点,将皮瓣旋转180°,延长血管蒂,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胫后动脉皮瓣3例,腓动脉皮瓣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外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3例,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3例. 结果 除1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质地外形满意. 结论 双轴点皮瓣很大程度延长了血管蒂的长度,从而有效地扩大了皮瓣的适用范围.

    作者:王玉发;杨光;朱清远;王春雨;李庆霖;魏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切取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补救措施

    面愈合.术后有8例获得3~16个月随访,患者对皮瓣及手指外形满意,均恢复原工作. 结论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切取后应密切观察皮瓣的血运变化,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时,应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潘希贵;管同勋;田献;田万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