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年中国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Kuang-Rong Wei;Rong-Shou Zheng;Si-Wei Zhang;Zhi-Heng Liang;Zhu-Ming Li;Wan-Qing Chen

关键词:鼻咽癌, 发病率, 死亡率, 中国
摘要:背景与目的 2014年我们根据中国145个国内居民肿瘤登记处的数据估算了2010年中国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病和死亡概况.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NPC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中国NPC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精确的信息,我们分析了全国255个肿瘤登记处的肿瘤数据,再次估算2013年中国NPC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收集和整理被《2016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纳入的2013年全国255个肿瘤登记处的NPC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和分析NPC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粗发病率、人口标准化率、截缩率等指标.中国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地区构成情况根据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来估算.结果据估算,2013年中国NPC新发病例约42,100例、死亡病例约21,320例,分别占当年所有肿瘤新发病例的1.14% 和所有肿瘤相关死亡的0.96%.NPC的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09/100,000和1.57/100,000.NPC发病和死亡的世界人口标化率分别为2.17/100,000和1.08/100,000.男性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城市略高于农村.在中国7个行政管理区中,华南地区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低.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前三位的省份和肿瘤登记处均位于华南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25–29岁和35–39岁组迅速上升,高峰出现在不同年龄组且因地区而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应加强对NPC的控制和预防.
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中国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析

    背景与目的 2014年我们根据中国145个国内居民肿瘤登记处的数据估算了2010年中国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病和死亡概况.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NPC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中国NPC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精确的信息,我们分析了全国255个肿瘤登记处的肿瘤数据,再次估算2013年中国NPC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收集和整理被《2016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纳入的2013年全国255个肿瘤登记处的NPC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和分析NPC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粗发病率、人口标准化率、截缩率等指标.中国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地区构成情况根据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来估算.结果据估算,2013年中国NPC新发病例约42,100例、死亡病例约21,320例,分别占当年所有肿瘤新发病例的1.14% 和所有肿瘤相关死亡的0.96%.NPC的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09/100,000和1.57/100,000.NPC发病和死亡的世界人口标化率分别为2.17/100,000和1.08/100,000.男性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城市略高于农村.在中国7个行政管理区中,华南地区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低.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前三位的省份和肿瘤登记处均位于华南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25–29岁和35–39岁组迅速上升,高峰出现在不同年龄组且因地区而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N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应加强对NPC的控制和预防.

    作者:Kuang-Rong Wei;Rong-Shou Zheng;Si-Wei Zhang;Zhi-Heng Liang;Zhu-Ming Li;Wan-Qing Chen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上肺叶切除术中肺支气管和血管不同的解剖顺序与肺癌患者的手术可行性和术后恢复相关

    背景与目的 不同解剖顺序的肺癌右上肺叶切除术(right upper lobectomy,RUL)涉及十分多变的解剖结构,但仍没有研究分析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手术入路VAB(首先解剖肺血管,然后是支气管)和另一种手术入路aBVA(先解剖后升动脉,然后是支气管和血管),在肺癌患者手术可行性和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将接受RUL的肺癌患者分为aBVA和VAB两组.并收集他们的临床信息、病理资料和围手术期特征,用以比较围手术期结局.结果 301例患者纳入研究(aBVA组109例和VAB组192例).aBV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VAB组(164 min vs.221 min,P<0.001),aBVA组的出血量比VAB组更少(92 mL vs.141 mL,P<0.001).aBVA组行开胸手术的比率低于VAB组(0%vs.11.5%,P<0.001).术后胸腔引流的平均持续时间aBVA组比VAB组短(3.6 d vs.4.5 d,P=0.00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P=0.629).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P>0.05).比较了两组中所有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未达到vs.41.97个月)(P>0.05)和疾病复发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13.25个月vs.9.44个月)(P>0.05).在两组中对复发类型也进行了比较:局部复发率(6.4%vs.7.8%)、远处转移率(10.1%vs.8.3%)、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率(1.8%vs.1.6%)(均P>0.05).结论 在RUL中采用aBVA方法,在反复翻转肺叶和解剖静脉之前解剖右上支气管,将可提高肺癌患者的手术可行性和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Hao-Ran Zhai;Xue-Ning Yang;Qiang Nie;Ri-Qiang Liao;Song Dong;Wei Li;Ben-Yuan Jiang;Jin-Ji Yang;Qing Zhou;Hai-Yan Tu;Xu-Chao Zhang;Yi-Long Wu;Wen-Zhao Zhong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接受 根治性放疗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背景与目的 局部复发是影响根治性手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根治性放疗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选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价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SCLC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74例NSCLC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3/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10.8%)、放射性食管炎(7例,9.5%)、放射性肺炎(1例,1.4%)和呕吐(1例,1.4%).所有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率分别为84.2%、42.5%、70.0%和50.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较高的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BED)与较长的LRFS相关(风险比[hazard ratios,HR]=0.3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112–0.899,P=0.016),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患者相比,EGFR野生型患者的DMFS较长(HR=0.383,95%CI:0.171–0.855,P=0.019).结论 对于NSCLC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应用根治性放疗治疗是安全有效的.BED与LRFS呈正相关,EGFR野生型患者DMFS较长.

    作者:Li Ma;Bo Qiu;Jun Zhang;Qi-Wen Li;Bin Wang;Xu-Hui Zhang;Meng-Yun Qiang;Zhao-Lin Chen;Su-Ping Guo;Hui Liu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伴有颅内侵犯的T4期鼻咽癌患者剂量不足对局部控制和毒性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 为了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大多数伴有颅内侵犯的T4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会出现放疗剂量不足.本研究旨在评价剂量不足对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联合化疗的患者的局部控制及晚期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们前瞻性地纳入了无远处转移的伴有颅内侵犯的T4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对原发计划靶区(原发大体肿瘤区[primary gross tumor volume,GTVp],即鼻咽肿瘤+5.0 mm)的处方剂量为66.0–70.4 Gy,计算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包括小剂量(Dmin)和95%靶区所受到的照射剂量(D95).所有患者均接受顺铂、5-氟尿嘧啶和多烯紫杉醇化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诱导化疗后局部部分缓解率为87.8%.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7例患者鼻咽部失败,41例患者的3年无局部失败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7.4%和90.2%.GTVp的实际平均Dmin为55.2 Gy(48.3–67.3 Gy),平均D95为61.6 Gy(52.6–69.0 Gy).神经器官的剂量均较好地控制在其剂量限制内.没有患者出现颞叶坏死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相对剂量不足IMRT联合有效化疗可使患者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晚期毒性较小.要确定可接受的剂量不足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Fen Xue;Chao-Su Hu;Xia-Yun He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癌症中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

    Parkin基因的突变可引起家族性帕金森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arkin也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来发挥功能.Parkin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各种细胞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凋亡、转移、线粒体自噬和代谢重编程.在此,我们对Parkin在癌症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Juan Liu;Cen Zhang;Wenwe iHu;Zhaohui Feng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癌症杂志

癌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