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文娟;徐明静

关键词:PICC置管术, 肿瘤护理, 感染率
摘要: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采用PICC置管术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率,总结PICC置管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当前肿瘤疾病的护理中,通过PICC置管术的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下卡洛磺钠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鼻窦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全麻下鼻窦炎手术术前静滴卡洛磺钠注射液80mg,术中静脉辅助泵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前十分钟停药,观察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恢复期苏醒期间躁动情况.对照组常规全麻下手术.方法:选取择期鼻窦炎需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无药物禁忌症,无心肺肝肾等并发症.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卡洛黄钠注射液,对照组空白.结果:观察组术中创面出血少,术后无明显渗血,而且恢复期恢复平稳,躁动发生率低7.5%.对照组则渗血明显,躁动发生率增加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卡洛磺钠注射液右美托咪定在鼻窦炎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荣;范红梅;闫娟;杨芳;张华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评价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观察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84例,根据患者的意愿、结合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入组91例,观察组入组93例.对照组控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对于急性发作,持续高眼压对象,静脉滴注甘露醇降眼压,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进行行为指导,院外采用0.004%曲伏前列腺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急性期得到控制后,进行24h眼内压的监测,据患者的眼内压波动情况、峰值眼压、峰值眼压的时间波动幅度,制定个体化的局部降眼压药物方案.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88例,对照组85例.3个月后观察组视野MD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视野MD水平、矫正视力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视觉电生理检查P-VEP上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可增进疗效.

    作者:张金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目的:探究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医疗纠纷中常见的类型.结果:护理工作是医疗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产生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并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护患双方产生情绪对抗,影响护士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甚至扰乱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结论:如何杜绝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错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赵彩丽;喻凤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基层医院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外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10例老年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试验组(55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护理安全的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5%);试验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老年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与地位

    自首次提出药学监护以来,药师职能正在由过去的保障供应服务型逐步向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和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转型;这一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药师要对患者治疗用药过程承担起责任.药师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彰显了其在药学监护中的地位与价值.

    作者:黄佳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总结献血者血液筛查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我站在过去一年之内检测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实施核酸检测,倘若检测结果为阴性,需要直接出具结果,倘若结果为阳性,需要再次开展拆分检测.结果:所选出的30465人份血液标本中核酸检测技术一共检测出阳性15(0.05%)例,送卫生部确证阳性标本13例,病毒类型全部属于HBVDNA,没有检测出HIVRNA以及HCVRNA,阳性检出率为86.7%.结论:在血液标本筛查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在ELISA检测阴性血液标本对HCVRNA、HIVRNA以及HBVDNA反应性标本进行有效的筛查,可见常规核酸检测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血液和输血安全.

    作者:牛丽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240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针对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近三年来所接收并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材料中选取2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对于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红外线理疗治疗,针对观察组120例患者进行局部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6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具体包括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局部皮肤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32例患者痊愈,7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90.0%.对照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4例患者痊愈,46例显效,44例有效,26例无效,治疗41.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差异性治疗后VAS评分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指数下降程度较大,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型颈椎病通过复方南星止痛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进行广泛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隆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微信管理在无痛肠镜术前访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微信管理在无痛肠镜术前访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62例无痛肠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由专科护士向病人及家属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除与对照组访视内容相同外,加推本科微信管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时间、术前访视满意度及肠道准备质量.结果:术前访视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访视满意率为81.00%,观察组为96.78%,两组比较,X2=4.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管理可提高术前访视质量及对手术成功的满意度,促进护患沟通中具有巨大潜力.

    作者:熊晓红;徐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2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细节思维管理,比较甲乙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7.69%)少于乙组患者(25.0%),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696,P=0.017).甲组患者的管道护理不当发生率(11.54%)少于乙组患者(28.8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33,P=0.028).甲组患者的坠床跌倒发生率(3.92%)少于乙组患者(17.3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81,P=0.026).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8%)优于乙组患者(86.5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75,P=0.027).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压疮、管道护理不当以及坠床跌倒等发生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谢颂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的管理方法

    目的: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法.方法:结合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善与发展建议.结果:当前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着灭菌物品管理方式不当,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可以针对性的方式加以解决.结论: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患者手术治疗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管理的综合效果.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痛病房管理在骨折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59例)设置无痛病房、改进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疼痛缓解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22%,比对照组(72.88%)高了20.34%,研究组患者在无痛病房中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6.44%和40.67%,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疼痛缓解度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酒精依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酒精依赖患者209例,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饮酒分类标准以连续饮酒年限大于(且包含)10年的患者为长期饮酒组(102例),连续饮酒年限小于10年的患者为非长期饮酒组(107例);并纳入无习惯性饮酒嗜好的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测定IMT及ABI值.根据ABI值分为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BI异常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IMT均高于ABI正常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饮酒组、非长期饮酒组、对照组的TG、TC、LDL-C、IMT、ABI比较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饮酒组、非长期饮酒组的ABI均低于对照组,长期饮酒组IMT、TC、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长期饮酒组TG高于非长期饮酒组及对照组,非长期饮酒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酒精依赖患者IMT与ABI程序负相关.

    作者:赵志强;白布加甫?高娃徐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徐州地区CD3G基因启动子区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中CD3G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rs150376137)和大肠癌(CR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524例EC患者和607例正常对照者rs150376137基因型频率,经统计分析探讨其与CRC的关联性.结果:受试两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别.基因分型结果显示CRC患者缺失型纯合子,杂合子和插入型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6,0.519和0.23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16,0.506和0.178.基因型为杂合子和插入型纯合子的个体CRC患病风险升高(OR=1.33,95%C.I.1.01-1.72,P=0.049;OR=1.69,95%C.I.1.18-2.67,P=0.017).结论:CD3基因rs150376137与CRC发病风险明显关联,该发现对CRC精准医疗和早期预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占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40例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水肿患者40例临床抢救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经临床抢救治疗,抢救成功29例(72.5%),死亡11例(27.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制订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呼吸困难及各类脏器缺氧所致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

    作者:徐洪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糖在预测和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糖在预测和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分别统计轻中度急性腺炎组、重度急性胰腺炎组的入院时血糖水平、两组中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BISAP评分、治疗1周后复查的血糖水平、治疗1周后复查的两组中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两组中出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比例.结果: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及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BISAP评分、经过积极治疗1周后血糖水平及血糖>11.2mmol/L的比例、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重度急性胰腺炎组,经两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积极治疗后血糖>7.0mmol/L的比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血糖的升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有愈来愈重的倾向,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可以为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刘京运;金世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千根草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千根草水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20mg/kg/d1),千根草水提物低(5g/kg/d)、中(10g/kg/d)、高剂量组(20g/kg/d),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ig给药15d,在相应时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并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千根草水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P<0.01或0.05),千根草水提物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结论:千根草水提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的防治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叶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56例(62.2%)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20例(22.2%)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症状;10例(11.1%)患者因绝经后出血就诊,35例(38.8%)合并高血压,15例(16.6%)合并糖尿病.70例(77.8%)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切除的卵巢肿瘤病理检查示上皮性肿瘤发生率高(53.3%),所切除的子宫病理结果为正常者45例,占64.3%.结论: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上皮性卵巢肿瘤占首位,内科合并症发生率高,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是否需同时行全子宫及对侧正常卵巢切除术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朱晓南;戚婷婷;袁建林;郝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化学重编程技术在再生医学中的前景展望

    化学重编程技术使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大大改善了之前转基因手段的操作复杂度和遗传安全性,是向再生医学转化的重要突破.尽管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还没有完全达到临床实用化应用的要求,但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潜力已经开始显现.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也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促进化学重编程技术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作者:潘惠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将86例研究对象应用随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3例,对照组应用一般疾病预防管理模式进行防控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健康教育模式来进行防控管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防控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终发展为肺结核人数、疾病防控实施时间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总知晓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能强化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效果,应推荐采纳.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我院自2016年10月开始采用品管圈管理理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品管圈管理后各项服务项目指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在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指导、入院告知等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服务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