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

文建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 肺结核疾病, 防控管理,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将86例研究对象应用随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3例,对照组应用一般疾病预防管理模式进行防控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健康教育模式来进行防控管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防控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终发展为肺结核人数、疾病防控实施时间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总知晓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能强化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效果,应推荐采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叙事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以基础护理为例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技能实践教学中融入叙事教育教学法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15级高职护理2个自然班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对照班在教学中按常规教学,试验班采用叙事教育教学,为期1年.结果:干预后试验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帮助解除困难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技能实践教学中应用叙事教育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惠青山;吴芷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沙丁胺醇对哮喘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沙丁胺醇治疗哮喘,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86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肺功能及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2、IL-4及IL-6)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症状和肺功能,副作用低安全可靠.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中所起的效用.方法:选取故城县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门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并且观察其治疗所用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药物结合治疗该项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如果单纯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会有心力衰竭现象的发生,同时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但是如果联合稳心颗粒同时治疗,可以减少心律平的用药量,从而达到减少心律平使用过程中引发的并发症,减少心律平的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该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其兰;吕国芬;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将86例研究对象应用随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3例,对照组应用一般疾病预防管理模式进行防控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健康教育模式来进行防控管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防控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终发展为肺结核人数、疾病防控实施时间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总知晓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能强化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效果,应推荐采纳.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草酸浓度测定研究进展

    肾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准确测定体内草酸浓度是临床检验中判断结石成因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对食物中草酸及其盐含量的测定,对预防和治疗肾结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天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4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选择莫西沙星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48例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4例):选择左氧氟沙星药物施治;观察组(24例):选择莫西沙星药物施治;终就两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对比,观察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95.83%)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细菌清除率(40.00%)对比,观察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93.75%)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莫西沙星药物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施治,可以通过将细菌清除率提高,终显著优化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能力.

    作者:王绍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BRAF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olarythyroidcancer,PT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PTC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确诊为甲状腺病变的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获取所有入选者的甲状腺病变组织标本,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组织标本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42例,突变率为67.7%,而对照组中未发现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情况,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肿瘤直径>1cm、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1cm、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AF基因突变检测可用于PTC的明确诊断,特异性高,对于PTC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宋传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半年后的康复效果和自理能力.结果:半年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术后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洪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简析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重视.但是从近几年的健康调查发现,患有糖尿病的人数逐年递增,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层也在趋向年轻化,因此很多社区开始重视健康教育和对糖尿病的护理对策的宣传,这对糖尿病的预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对糖尿病多发症的防治起到显著作用.

    作者:李绪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昌市宫颈癌检查项目效果分析及阳性病例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2012年-2016年甘肃省金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阳性病例的规范化随访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早诊早治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金昌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中筛查宫颈癌,通过妇科检查、宫颈刮片、HPV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2012年-2016年金昌市宫颈癌筛查25000人,阴道镜检查率2012年低(39.07%),2016年高(92.06%),呈逐年递增的趋势,P<0.05有显著性差异.5年共检出CINⅠ53例;CINⅡ及CINⅢ36例;浸润癌13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宫颈癌早诊率也相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部分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识及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拓宽宣传途径,让广大群众了解宫颈癌检查的重要性,探索建立健康教育、宫颈癌筛查、阳性病例诊治和随访管理为一体的防治模式和协助机制已势在必行.

    作者:石成霞;张治华;赵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如何加强院感控制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住院时常出现的问题,近年来,院感率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的出现给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受到阻碍.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加强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等进行探讨.

    作者:张卫东;李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糖在预测和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糖在预测和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分别统计轻中度急性腺炎组、重度急性胰腺炎组的入院时血糖水平、两组中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BISAP评分、治疗1周后复查的血糖水平、治疗1周后复查的两组中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两组中出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比例.结果: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及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BISAP评分、经过积极治疗1周后血糖水平及血糖>11.2mmol/L的比例、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重度急性胰腺炎组,经两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积极治疗后血糖>7.0mmol/L的比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血糖的升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有愈来愈重的倾向,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可以为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刘京运;金世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的管理方法

    目的: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法.方法:结合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善与发展建议.结果:当前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着灭菌物品管理方式不当,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可以针对性的方式加以解决.结论: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患者手术治疗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管理的综合效果.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联合治疗不孕不育9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9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当中,分别给予患者单独宫镜造影法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要少于常规治疗组,同时,联合治疗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同样优于后者,并且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要高于常规治疗组.讨论:将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方法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当中,减少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处理食源性疾病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在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运用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查找原因,消除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调查和处理食源性疾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气滞伤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寻求气滞伤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临床应用的新思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清淡饮食,对照组给予胃康灵治疗,一次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给予气滞伤食方,150ml/次,2次/日,饭后30min加热口服,治疗时间为30天,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37.50%),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治愈12例(30.00%),总有效率5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气滞伤食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我院自2016年10月开始采用品管圈管理理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品管圈管理后各项服务项目指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在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指导、入院告知等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服务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抢救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抢救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抢救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云;代光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门诊糖尿病慢病管理方案,研究组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分别为4.25±1.22天、6.95±1.57天(t=5.22,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血糖指标,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杜晓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住院期间均按照这一原则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配合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进行对比评估的三个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且两组表现出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人性化护理的积极效果,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人性化护理的成分.努力做好针对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工作.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