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
目的:探讨文登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行实施工流产的1614例育龄妇女,分析患者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避孕认知、流产原因等情况.结果:受术者中,15-20岁女性有80.6%在本次非意愿妊娠未采其避孕措施,未婚女性有73.8%在本次非意愿妊娠未采其避孕措施.结论:育龄妇女避孕意识淡漠及避孕知识缺乏或抱有侥幸心理造成非意愿妊娠,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未婚青年女性的性保健知识、避孕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
作者:李敏;张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源头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加强质量控制与监测是保障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目前我院是小专科转型大综合模式的医院,对于负责全院物品消毒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也是我科当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王新凤;仲米兰;程月娥;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在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运用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查找原因,消除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调查和处理食源性疾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为蒙药黄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对近几年来蒙药黄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蒙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该药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蒙药黄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具有使用和携带不便及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严重影响着推广应用.对蒙药黄芩进行合理的改进,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斯古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顶岗实习是指职业院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是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进行职业化训练的一种教学活动.[1]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通过加强顶岗实习,要求学生除完成实习计划规定的内容外,还要熟知实习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强化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作者:熊蕊;李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显现,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主要分为采购安全、使用安全和维护安全,本文从此角度对做好相关管理规范作了初步的介绍.
作者:杨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分析.方法:在山东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的临床患者中,挑选同一患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离株,且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耐药表型不同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RU-VNTR方法对25例患者共53个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6例患者的分离株存在不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中证实山东省胸科医院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了解多重感染对于药敏结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田鹏;王俊玲;黄海燕;凌晓洁;张真金;鹿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住院时常出现的问题,近年来,院感率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的出现给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受到阻碍.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加强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等进行探讨.
作者:张卫东;李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对卵巢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79例病理诊断为卵巢囊肿的典型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彩超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观察其符合率.结果:79病例中临床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72.78%,彩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34%,临床与彩超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3.04%.结论:运用彩超联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卵巢囊肿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于英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对临床子科室相关领域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0例相关科室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及口腔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冲洗法在临床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珊珊;范桂红;关莉莉;赵英利;吴慧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提高医院饮食营养方面的重视,防止营养比率不达标以及食品质量不合格等相关的突发事件发生.方法:加大对负责餐饮服务等相关人员的监管力度,制定增强饮食营养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近一步培养树立饮食服务人员的安全饮食的正确意识.结果:整改后,我院饮食营养卫生的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未出现任何因饮食不卫生导致的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更得到了医患人员的一致认可.结论:管理的加强进一步改善了饮食卫生,确保了医院营养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作者:岳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儿科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到12月334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即常规护理组,2016年1月到12月360例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即护理风险管理组.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中的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考试,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投诉率要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进行大大提升,降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和投诉率,进而增加患儿家长或监护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外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10例老年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试验组(55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护理安全的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5%);试验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老年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2012年-2016年甘肃省金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阳性病例的规范化随访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早诊早治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金昌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中筛查宫颈癌,通过妇科检查、宫颈刮片、HPV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2012年-2016年金昌市宫颈癌筛查25000人,阴道镜检查率2012年低(39.07%),2016年高(92.06%),呈逐年递增的趋势,P<0.05有显著性差异.5年共检出CINⅠ53例;CINⅡ及CINⅢ36例;浸润癌13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宫颈癌早诊率也相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部分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识及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拓宽宣传途径,让广大群众了解宫颈癌检查的重要性,探索建立健康教育、宫颈癌筛查、阳性病例诊治和随访管理为一体的防治模式和协助机制已势在必行.
作者:石成霞;张治华;赵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化学重编程技术使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大大改善了之前转基因手段的操作复杂度和遗传安全性,是向再生医学转化的重要突破.尽管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还没有完全达到临床实用化应用的要求,但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潜力已经开始显现.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也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促进化学重编程技术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作者:潘惠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已生产的,且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产妇1397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率为22.33%;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30岁,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体部,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小于2年,有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以及体重指数≥28是影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因素.结论:对于日益增多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考虑其高危因素,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安全.
作者:陈华蓉;李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不同时间段收治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10例,一组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6月),一组为观察组(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回顾性地分析对对照组中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针头脱落的概率是3.64%(4/110)、出现液体渗出的概率是2.73%(3/110)、出现反复穿刺的概率是4.55%(5/110),护理满意度为95.45%(105/11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凤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4.29%(6/42),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62%(41/42)高于对照组83.33%(35/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服务模式的应用对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廷芳;崔玉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强化层流病房在病员移植术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组织规范.方法:依据随机原则选取层流室的46名病员,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普通的移植护理,为普通组;另一组通过规范的组织程序进行护理,为规范组.对2组病员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从术后并发率、护理满意率进行.结果:实施规范护理的规范组,其病员对层流室的环境适应情况较好,经规范护理后术后病发率大大降低,与普通组的情况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层流室病员实施规范的护理组织,能较好满足病员术后调理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减少,规范的护理组织,能保证层流室护理的安全性,对病员的恢复具有较好的影响.
作者:祁仕环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