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药黄芩研究进展

韩斯古楞

关键词:蒙药黄芩, 传统应用,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展望
摘要:为蒙药黄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对近几年来蒙药黄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蒙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该药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蒙药黄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具有使用和携带不便及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严重影响着推广应用.对蒙药黄芩进行合理的改进,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处理食源性疾病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在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运用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查找原因,消除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调查和处理食源性疾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层流病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组织管理

    目的:强化层流病房在病员移植术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组织规范.方法:依据随机原则选取层流室的46名病员,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普通的移植护理,为普通组;另一组通过规范的组织程序进行护理,为规范组.对2组病员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从术后并发率、护理满意率进行.结果:实施规范护理的规范组,其病员对层流室的环境适应情况较好,经规范护理后术后病发率大大降低,与普通组的情况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层流室病员实施规范的护理组织,能较好满足病员术后调理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减少,规范的护理组织,能保证层流室护理的安全性,对病员的恢复具有较好的影响.

    作者:祁仕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两种膈肌胃固定对食管-胃弓下吻合术后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于传统食管胃吻合以及不对称膈胃固定术对于患者胃排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对于研究和探讨.方法:以本院自2013年5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的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所有的患者手术均采用左胸后外侧的切口进入胸腔,并且所有的患者都采用吻合器进行吻合.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食管-胃弓下吻合,并且进行对称型的膈肌胃固定术;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食管-胃吻合并给采用非对称的膈胃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并且对于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并发症(胃排空障碍等)的发生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于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胃排空障碍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对称的膈胃固定术,对于更好的提升胃排空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胸腔内胃部的张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手术后胃排空的相关障碍,对于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荣林;赵瑞兴;马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240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针对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近三年来所接收并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材料中选取2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对于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红外线理疗治疗,针对观察组120例患者进行局部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6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具体包括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局部皮肤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32例患者痊愈,7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90.0%.对照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4例患者痊愈,46例显效,44例有效,26例无效,治疗41.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差异性治疗后VAS评分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指数下降程度较大,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型颈椎病通过复方南星止痛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进行广泛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隆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住院期间均按照这一原则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配合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进行对比评估的三个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且两组表现出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人性化护理的积极效果,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人性化护理的成分.努力做好针对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工作.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46例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行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应用呼吸机继续治疗6-48h,顺利脱机,全部患者无死亡情况.结论: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适应证广,创伤小,呼吸道功能改善显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诚;赵磊;张晓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抢救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抢救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抢救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云;代光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某骨科医院2015-2016年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某骨科医院2015-2016年临床发生的6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近两年临床上报的62例ADR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类别、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和处理结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包括6个类别19个品种,其中,骨折愈合促进剂的ADR发生率为35.48%,用药风险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呼吸系统损害等;男性患者(64.51%)多于女性(35.49%);未出现严重的和新的ADR,所有患者均好转或治愈.结论:临床医生应严格加强骨折愈合促进剂的规范使用,关注男性患者用药情况,有效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崔鸿江;刘文辉;吴晓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000例体检人群血糖、血脂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1000例体检人群血糖及血脂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带本院接受体检的1000例受检对象为研究对象,对受检人员的血糖(Glu)、血脂(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结果:1000例受检人群中,8.40%(84名)Glu异常,10.70%(107名)TC异常,21.70%(217名)TG异常,11.10%(111名)HDL-C异常,12.30%(123名)LDLD-C异常.血糖随年龄增加增高,HDL-C随年龄增加降低,TC、TG、LDL-C在20~60岁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年龄的增加会使得人体血糖增加,51~60岁人群血脂异常率非常高.

    作者:侯英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大剂量奥美拉唑在临床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32人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B、C四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观察组患者按梯度增加原则服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四组患者各治疗两周并进行一个月的随访,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B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为93.94%,大于对照组的75.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再出血的情况上,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过程中,临床效果良好,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目的:探究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医疗纠纷中常见的类型.结果:护理工作是医疗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产生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并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护患双方产生情绪对抗,影响护士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甚至扰乱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结论:如何杜绝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错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赵彩丽;喻凤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草酸浓度测定研究进展

    肾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准确测定体内草酸浓度是临床检验中判断结石成因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对食物中草酸及其盐含量的测定,对预防和治疗肾结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天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在妇女孕前的作用研究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在妇女孕前所存在的作用,为临床筛查孕前甲状腺功能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孕前检查女性患者100例,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针对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范围之外的患者,继续检测其FT4以及FT3.结果:100例患者中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例,发生几率为9.0%,存在不良孕产史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女性,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体重指数比较高的女性患者产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几率显著高于体重指数比较低的女性.结论:在妇女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非常重要,甲状腺功能异常和不良孕产史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作者:郭伟彬;梁立柱;孙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丙酮酸乙酯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HMGB1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高迁移率簇蛋白1(HMGB1)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ALI组和EP干预组.ALI组和EP干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LPS(10mg/kg)来复制小鼠ALI,其中EP干预组于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EP(40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12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改变;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HMGB1蛋白含量;real-timePCR检测肺组织HMGB1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I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损伤明显,BALF和血清中HMGB1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肺组织HMGB1mRNA显著升高;EP干预组上述各种改变均显著减轻.结论:EP可降低ALI小鼠HMGB1的分泌,可能是其减轻ALI的机制之一.

    作者:董良;陈永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40例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水肿患者40例临床抢救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经临床抢救治疗,抢救成功29例(72.5%),死亡11例(27.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制订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呼吸困难及各类脏器缺氧所致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

    作者:徐洪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文登区1614例人工流产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文登区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行实施工流产的1614例育龄妇女,分析患者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避孕认知、流产原因等情况.结果:受术者中,15-20岁女性有80.6%在本次非意愿妊娠未采其避孕措施,未婚女性有73.8%在本次非意愿妊娠未采其避孕措施.结论:育龄妇女避孕意识淡漠及避孕知识缺乏或抱有侥幸心理造成非意愿妊娠,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未婚青年女性的性保健知识、避孕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

    作者:李敏;张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开展为期半年品管圈活动,活动期间选取40例护理人员组成观察组,参与品管圈活动,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再选取40例未参加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组成对照组,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两组进行比对,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差异.结果:品管圈活动下,观察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2.5%提升至82.5%,成效显著;对照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5.0%提升至51.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效果,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朱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方法的选择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偏头痛56例

    目的:探讨采用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偏头痛56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柱穴可疏通头部经气,以助气机之调达,气血之输布,络脉之通畅,脑府诸窍得养,头痛则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对细节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进行分析,提高神经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本文选取18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采取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取细节管理理念,对比和分析不同护理管理理念对各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责任差错事件发生率、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理念既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责任差错事件以及技术缺陷事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千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