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赵晓群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结石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2014年至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并且将其10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对B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工作,对B组患者进行有关病情变化、心理状态的临床观察,辅助饮食管理、心理疏导等循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B组在整体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措施,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基础上,可实现疼痛程度的控制,有助于恢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年龄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以期指导临床,达到尽早干预,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儿科病房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年龄在1周岁至12周岁之间).按不同年龄将76名儿童分为三组:A组幼儿期(1周岁~3周岁),B组学龄前期(4周岁~6周岁),C组学龄期(7周岁~12周岁).定期复查抽取脑脊液,离心瑞氏吉姆萨染色,油镜观查有无白血病细胞,随访18个月,选取能够采取依从性治疗儿童.结果:(1)先对三组入选结果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看三组之间是否匹配.先对3组患儿的基本特征性别构成比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无差异(x2=1.3057,p=0.5206);其次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WBC、HBG、PLT都无差异.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和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骨髓无差异;然后再对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做做c2检验显示:肝、脾、纵隔包块、免疫分型都无差异;后对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396,p=0.4869),各年龄组患儿脑白发生率无差异.(2)多因素分析:儿童脑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变量逻辑回归没有变量进入模型.结论:年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没有影响,虽然年龄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无影响.

    作者:吴秋红;周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4周后实施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指数评价,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观察组的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期间采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ACI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更为有效,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青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对细节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进行分析,提高神经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本文选取18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采取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取细节管理理念,对比和分析不同护理管理理念对各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责任差错事件发生率、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理念既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责任差错事件以及技术缺陷事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千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显现,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主要分为采购安全、使用安全和维护安全,本文从此角度对做好相关管理规范作了初步的介绍.

    作者:杨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门诊糖尿病慢病管理方案,研究组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分别为4.25±1.22天、6.95±1.57天(t=5.22,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血糖指标,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杜晓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强医院饮食营养卫生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饮食营养方面的重视,防止营养比率不达标以及食品质量不合格等相关的突发事件发生.方法:加大对负责餐饮服务等相关人员的监管力度,制定增强饮食营养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近一步培养树立饮食服务人员的安全饮食的正确意识.结果:整改后,我院饮食营养卫生的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未出现任何因饮食不卫生导致的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更得到了医患人员的一致认可.结论:管理的加强进一步改善了饮食卫生,确保了医院营养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作者:岳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开展药学服务作为临床时间的必然选择,现已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证明,是世界药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我国药学服务受政策体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重视程度及细节落实等因素影响开展进程缓慢,一旦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滞后严重加剧药学服务开展难度.本文系统分析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现存问题,就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廖逢春;李晓林;杨兴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的影响因素极其解决对策

    当前,为了乡镇更多患者得到优越的医疗服务,保证我国乡镇卫生院护理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护理工作管理,落实乡镇卫生院的护理服务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荣素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在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儿科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到12月334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即常规护理组,2016年1月到12月360例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即护理风险管理组.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中的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考试,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投诉率要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进行大大提升,降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和投诉率,进而增加患儿家长或监护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昌市宫颈癌检查项目效果分析及阳性病例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2012年-2016年甘肃省金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阳性病例的规范化随访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早诊早治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金昌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中筛查宫颈癌,通过妇科检查、宫颈刮片、HPV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2012年-2016年金昌市宫颈癌筛查25000人,阴道镜检查率2012年低(39.07%),2016年高(92.06%),呈逐年递增的趋势,P<0.05有显著性差异.5年共检出CINⅠ53例;CINⅡ及CINⅢ36例;浸润癌13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宫颈癌早诊率也相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部分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识及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拓宽宣传途径,让广大群众了解宫颈癌检查的重要性,探索建立健康教育、宫颈癌筛查、阳性病例诊治和随访管理为一体的防治模式和协助机制已势在必行.

    作者:石成霞;张治华;赵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如何加强院感控制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住院时常出现的问题,近年来,院感率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的出现给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受到阻碍.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加强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等进行探讨.

    作者:张卫东;李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室临床带教经验,提高手术室护生带教质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及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有特色的带教计划,使护生掌握手术室相关操作.结果:护生顺利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

    作者:黄睿;羊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护士疼痛评估执行率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护士疼痛评估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运用品管圈活动步骤,对骨科护士疼痛评估执行率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并对品管圈效果进行确认.结果:骨科护士疼痛评估执行率由开展前的71.67%提升至改善后的91.25%,护理人员疼痛护理记录单书写合格率、疼痛知识考试合格率分别由81.2%、69.2%提高至95%、93.7%.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提高骨科护士疼痛评估执行率,提高圈员综合能力及品质改善能力.

    作者:董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采用PICC置管术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率,总结PICC置管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当前肿瘤疾病的护理中,通过PICC置管术的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娟;徐明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门诊护士应具备素质的几点探讨

    门诊是医院前沿服务的窗口,大部分患者是通过门诊来接触医院、了解医院、熟悉医院.患者门诊就医时对医院环境、就诊的流程以及疾病的诊疗,等等的诸多一切,甚至匮乏,于此不少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更有甚者不知所措.门诊护士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单是简单分诊或为维持秩序,更多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各种帮助.

    作者:杨爱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胸膜转移瘤致食管胸膜瘘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胸膜瘘患者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评估患者一般状态、静脉营养支持情况、皮肤、呼吸、咳痰、发热等症状及胸腔引流颜色、性质、量.术后给予完善的护理措施,主要为口腔护理、鼻饲管护理、引流管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经过十日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口服造影剂,见食管瘘封堵尚满意,仍给予鼻饲饮食,一般状态尚可,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穿刺口无红肿,无发热,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减轻,心理状况良好.结论:食管胸膜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食管胸膜瘘行食管覆膜支架植入术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钰晨;李敏;曲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抢救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抢救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抢救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云;代光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397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已生产的,且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产妇1397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率为22.33%;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30岁,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体部,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小于2年,有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以及体重指数≥28是影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因素.结论:对于日益增多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考虑其高危因素,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安全.

    作者:陈华蓉;李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一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发作性睡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探讨对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收治的一例发作性睡病患者治疗和临床观察.结论:针对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鼻窦手术鼻腔冲洗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原因并提出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由医护人员出院前进行集中宣教,一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给予出院宣教以及电话回访,并定时到患者家中随访,一个月后统一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鼻腔冲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做出院宣传教育,并督促患者按时复诊,按时做好电话回访等都大大提高了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及鼻腔冲洗的依从性.

    作者: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