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睿;羊珊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PostpartumDepression)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症患者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新疆乌鲁木齐市3家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1280名维吾尔族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在1280名维吾尔族产妇中,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2.31%.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的文化程度、自然或其他分娩方式、独生子女产妇、家庭关系、家人对新生儿性别满意度、公用住房面积等6个因素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的文化程度、是否为自然分娩的方式、独生子女的产妇、婆媳关系、家人对新生儿是否性别满意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公用住房面积大是产后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因素干预,防治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赵志强;白布加甫?高娃;热娜?艾合买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距骨脱位的发生率不高,倘若对距骨脱位进行诊断时仅仅依靠X线片,往往会增加误诊的几率.为了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对患者实施查体,有需要时,还要对患者进行CT检查.而为了实现良好的复位效果,需要对受伤机制加以了解.曾有1例距骨脱位患者经明确诊断和手法复位,得到成功复位效果,且对其予以石膏外翻位固定.但是在此之前曾经误诊,且有过1次复位失败的情况.本文就该患者距骨脱位的漏诊及复位失败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
作者:谭从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将86例研究对象应用随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3例,对照组应用一般疾病预防管理模式进行防控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健康教育模式来进行防控管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防控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终发展为肺结核人数、疾病防控实施时间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总知晓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能强化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效果,应推荐采纳.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析抑郁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心理护理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136例抑郁症患者,编序并随机数字表每组68例分为单一组(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与联合组(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护理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与复发率.结果:联合组HAMD评分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随访1年后联合组复发例数显著少于单一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疗程后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患者顺利回归社会,值得对抑郁症患者广泛应用.
作者:徐改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痊愈4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症状复杂,尽早确诊,准确选用抗生素和综合治疗,提高老年肺炎治愈率.
作者:刘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入院前和出院后10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居家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对照,分析,统计,常规组,60岁以上及使用石膏,夹板或绷带的患者均有压疮发生,昏迷患者及偏瘫的患者因为营养的缺失,均产生了压疮,对照组,只有2例80岁患者,其余未见压疮发生.结论:居家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在延续性护理中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病历档案是医院日常医疗工作的历史记录,也是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真实可靠的病历档案信息是开展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存在的病案内容不完善、日常记录不全、不真实,以及病案遗失、外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作者:王乐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微信管理在无痛肠镜术前访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62例无痛肠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由专科护士向病人及家属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除与对照组访视内容相同外,加推本科微信管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时间、术前访视满意度及肠道准备质量.结果:术前访视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访视满意率为81.00%,观察组为96.78%,两组比较,X2=4.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管理可提高术前访视质量及对手术成功的满意度,促进护患沟通中具有巨大潜力.
作者:熊晓红;徐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疫苗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为预防和抵御疾病的侵袭不断发展这项免疫技术.本文对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传统亚单位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基因工程活疫苗和核酸疫苗共七种常见类型的传统与新型疫苗的免疫特点、免疫机制和应用实例进行了整理,并对两大类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综上结果,对疫苗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和预期.
作者:高乐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HMGA2和MMP-9与胃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的5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HMGA2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HMGA2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和80.0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4.00%和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MGA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呈正相关(r=0.451,P=0.001).结论:HMGA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两者有共存现象,两者可能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王彤旭;陈玉强;孙二峰;吕鑫;王亚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儿童保健门诊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120例门诊保健儿童,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日直至2016年3月20日,并将门诊保健儿童分为四组,每组30例(学龄组、学龄前组、幼儿组、婴儿组),使用电化学分析法对四组儿童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根据表1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缺乏较为普遍,在学龄组、学龄前组、幼儿组、婴儿组四组儿童中,其中以铁、锌缺乏较为常见,其他微量元素四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缺乏镁、铅、铜、铁、锌、钙等因素,为了提高儿童体质量,需要合理平衡膳食,促进儿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作者:宋敏;赵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疾控中心属于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档案管理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本文针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电子档案缺乏规范化管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周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服务,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水平.方法:将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妇产科、耳鼻喉科病房及门诊、急诊科器械,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服务.结果:物品灭菌合格率明显上升,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服务,消毒灭菌质量、临床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杜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针对结石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2014年至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并且将其10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对B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工作,对B组患者进行有关病情变化、心理状态的临床观察,辅助饮食管理、心理疏导等循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B组在整体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措施,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基础上,可实现疼痛程度的控制,有助于恢复.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尿液检查患者120例,并将12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沉渣与尿常规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6.67%、93.33%、95.00%.结论: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来诊患者进行尿液检验时,可以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对提高尿液检查精确率、准确率,降低漏检、误诊率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乔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血管内皮细胞是介于血流和血管壁组织之间的一层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血管新生.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干预血管新生起到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夏兴;廖君;石咏梅;余清平;何倩;黄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1000例体检人群血糖及血脂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带本院接受体检的1000例受检对象为研究对象,对受检人员的血糖(Glu)、血脂(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结果:1000例受检人群中,8.40%(84名)Glu异常,10.70%(107名)TC异常,21.70%(217名)TG异常,11.10%(111名)HDL-C异常,12.30%(123名)LDLD-C异常.血糖随年龄增加增高,HDL-C随年龄增加降低,TC、TG、LDL-C在20~60岁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年龄的增加会使得人体血糖增加,51~60岁人群血脂异常率非常高.
作者:侯英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外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10例老年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试验组(55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护理安全的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5%);试验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老年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已生产的,且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产妇1397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率为22.33%;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30岁,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体部,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小于2年,有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以及体重指数≥28是影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因素.结论:对于日益增多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考虑其高危因素,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安全.
作者:陈华蓉;李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