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钰晨;李敏;曲艳玲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采用PICC置管术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率,总结PICC置管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当前肿瘤疾病的护理中,通过PICC置管术的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娟;徐明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59例分组,参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全面组29例采用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依从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血压、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面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全面组高血压、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全面组患者血液透析依从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给予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减轻其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于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针对结石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2014年至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并且将其10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对B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工作,对B组患者进行有关病情变化、心理状态的临床观察,辅助饮食管理、心理疏导等循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B组在整体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措施,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基础上,可实现疼痛程度的控制,有助于恢复.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源头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加强质量控制与监测是保障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目前我院是小专科转型大综合模式的医院,对于负责全院物品消毒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也是我科当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王新凤;仲米兰;程月娥;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8例,根据患者自主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根据病情按常规方法服用药物或输液,64例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药物控制外还采用雾化吸剂的方法,以两周为治疗周期,一个月后分析统计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人数达61例,占总治疗人数的95.31%;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达52例,占总治疗人数的81.25%,观察组在治疗总体效果上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小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1 病例患者,女,56 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7 天,伴皮肤黄染、小便明显黄染、恶心、呕吐、畏寒,入院以求进一步治疗.我院肝胆超声检查所见: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区可见范围约 5.9cm×4.0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大一范围约 1.8cm×0.8cm,上述胆囊区低回声与肝脏分界不清(图 1).胆总管上段内径约 0.9cm,管壁增厚毛糙,中下段隐约可见一范围约 5.5cm×5.1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图 2).
作者:李雯静;张强;何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显现,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主要分为采购安全、使用安全和维护安全,本文从此角度对做好相关管理规范作了初步的介绍.
作者:杨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依从性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按时服药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了解病情特点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掌握雾化吸入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自身关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刺激反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和治疗依从性,还能够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寻求气滞伤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临床应用的新思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清淡饮食,对照组给予胃康灵治疗,一次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组给予气滞伤食方,150ml/次,2次/日,饭后30min加热口服,治疗时间为30天,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37.50%),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治愈12例(30.00%),总有效率5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气滞伤食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食积型)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2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细节思维管理,比较甲乙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7.69%)少于乙组患者(25.0%),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696,P=0.017).甲组患者的管道护理不当发生率(11.54%)少于乙组患者(28.8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33,P=0.028).甲组患者的坠床跌倒发生率(3.92%)少于乙组患者(17.3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81,P=0.026).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8%)优于乙组患者(86.5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75,P=0.027).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压疮、管道护理不当以及坠床跌倒等发生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谢颂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鼻窦手术鼻腔冲洗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原因并提出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由医护人员出院前进行集中宣教,一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给予出院宣教以及电话回访,并定时到患者家中随访,一个月后统一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鼻腔冲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做出院宣传教育,并督促患者按时复诊,按时做好电话回访等都大大提高了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及鼻腔冲洗的依从性.
作者: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法.方法:结合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善与发展建议.结果:当前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着灭菌物品管理方式不当,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可以针对性的方式加以解决.结论: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患者手术治疗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管理的综合效果.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管理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提高对病人的管理质量,促进病人家庭康复与社会康复,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对2015年周口店地区重性精神病人服药与缓解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论:免费服药患者、家属照顾较好患者的服药率明显高于非免费服药者和家属照顾较差者(P〈0.01);而在病人缓解率上,各种医疗方式、性别上无明显差别(P〉0.05),与家属照顾情况有关(P〈0.01);家属照顾较好者缓解较高,家属照顾差与一般的患者缓解率较低.
作者:高文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研究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化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病灶缓解总有效率74.00%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80.67%;研究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白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病灶,缓解病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应用中推广.
作者:朱永安;魏立明;辛小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CAG方案结合中药扶正解毒汤加减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治疗方法.结果:这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有临床疗效的为15例(75%),在这15例中有13例完全缓解(65%),部分缓解的有2例(10%),无效5例(25%).结论:CAG方案结合中药扶正解毒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少,缓解率更高.
作者:张娟娟;唐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中所起的效用.方法:选取故城县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门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并且观察其治疗所用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药物结合治疗该项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如果单纯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会有心力衰竭现象的发生,同时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但是如果联合稳心颗粒同时治疗,可以减少心律平的用药量,从而达到减少心律平使用过程中引发的并发症,减少心律平的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该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其兰;吕国芬;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献血者血液筛查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我站在过去一年之内检测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实施核酸检测,倘若检测结果为阴性,需要直接出具结果,倘若结果为阳性,需要再次开展拆分检测.结果:所选出的30465人份血液标本中核酸检测技术一共检测出阳性15(0.05%)例,送卫生部确证阳性标本13例,病毒类型全部属于HBVDNA,没有检测出HIVRNA以及HCVRNA,阳性检出率为86.7%.结论:在血液标本筛查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在ELISA检测阴性血液标本对HCVRNA、HIVRNA以及HBVDNA反应性标本进行有效的筛查,可见常规核酸检测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血液和输血安全.
作者:牛丽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疫苗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为预防和抵御疾病的侵袭不断发展这项免疫技术.本文对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传统亚单位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基因工程活疫苗和核酸疫苗共七种常见类型的传统与新型疫苗的免疫特点、免疫机制和应用实例进行了整理,并对两大类疫苗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综上结果,对疫苗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和预期.
作者:高乐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的作用方法:2016年3月至9月,延续科内已有品管圈,科室同事自发组建品管圈新组织,在拟定主题后,通过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制定相关对策与落实等一系列品质管理具体流程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较活动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同时对ICU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科室的安全质量管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张国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2017年8月开展为期半年品管圈活动,活动期间选取40例护理人员组成观察组,参与品管圈活动,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再选取40例未参加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组成对照组,并观察在其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情况,两组进行比对,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的变化差异.结果:品管圈活动下,观察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2.5%提升至82.5%,成效显著;对照组40例医护人员护理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宣教认知率由35.0%提升至51.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效果,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朱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