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
目的:针对结石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2014年至2016年所接受的该类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并且将其100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对B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工作,对B组患者进行有关病情变化、心理状态的临床观察,辅助饮食管理、心理疏导等循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B组在整体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上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措施,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基础上,可实现疼痛程度的控制,有助于恢复.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在中国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中,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G473A多态性和食道癌(E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577例EC患者和696例正常对照者LOX基因G473A多态基因型频率,经统计分析探讨其与EC的关联性.结果:受试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别.基因分型结果显示:EC患者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89,0.309和0.10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87,0.273和0.040.基因型为GA和AA的个体EC患病风险升高(OR=1.31,95%CI:1.02-1.68,P=0.03)(OR=2.86,95%CI:1.78-4.59,P<0.001).结论: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EC发病风险存在关联,本发现对EC风险预测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采用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偏头痛56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的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项七针为主辩证施治,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柱穴可疏通头部经气,以助气机之调达,气血之输布,络脉之通畅,脑府诸窍得养,头痛则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为更好的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5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个居委会各随机抽取100例儿童.观察组采取发放宣传册子、现场解答、家长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社区常规工作制度向其介绍儿童保健相关知识.6个月后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Ⅰ类疫苗和Ⅱ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家长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参与到社区儿童保健的行为中.
作者:丁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近年来,传统运动功法在肺康复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来传统运动功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康复中的相关文献及其在临床应用中所取得的疗效,旨在总结传统运动功法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同时推进传统运动功法作为肺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方式在临床运用.
作者:潘洪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以增龄为基础,同时伴有骨骼肌量减少、力量下降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退行性病征.因其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活动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干扰疾病预后、增加失能和死亡风险,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尚未有统一定论.国内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很少,有待进一步推进.
作者:蔡金鑫;王瑾;马向华;赵婷;曾珊;徐冬连;徐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31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项消毒合格率,以及问卷调查医院感染的预防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使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消毒隔离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现象.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40例实施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出现情况等,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优良率以及出现并发症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骨折损伤程度以及合并症情况选取适合的手术方式.
作者:岳喜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析抑郁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心理护理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136例抑郁症患者,编序并随机数字表每组68例分为单一组(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与联合组(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护理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与复发率.结果:联合组HAMD评分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随访1年后联合组复发例数显著少于单一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疗程后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患者顺利回归社会,值得对抑郁症患者广泛应用.
作者:徐改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管理措施.方法:我院西药房自2014年起对高危药品正式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将前一年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之后一年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用错药品(1.9±0.05)次、药物中毒(4.1±0.8)次、药品摆放错误(1.6±0.7)次、警示牌污损(3.6±2.1)次;对照组用错药品(30.7±9.2)次、药物中毒(11.7±2.4)次、药品摆放错误(18.6±3.4)次、警示牌污损(34.6±7.8)次(P<0.05).结论: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对医院声誉的维护起到积极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孙秀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1 病例患者,女,56 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7 天,伴皮肤黄染、小便明显黄染、恶心、呕吐、畏寒,入院以求进一步治疗.我院肝胆超声检查所见: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区可见范围约 5.9cm×4.0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大一范围约 1.8cm×0.8cm,上述胆囊区低回声与肝脏分界不清(图 1).胆总管上段内径约 0.9cm,管壁增厚毛糙,中下段隐约可见一范围约 5.5cm×5.1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图 2).
作者:李雯静;张强;何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护理措施,积累并改进护理经验,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4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从加强心理护理、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腹腔灌洗护理等方面提出改进方案.结果:4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负压冲洗引流是治疗护理关键点,采取一系列完善专业规范的护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医护患三方积极寻求多途径,尽量缩短疗程,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施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住院期间均按照这一原则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配合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进行对比评估的三个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且两组表现出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人性化护理的积极效果,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人性化护理的成分.努力做好针对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工作.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强化层流病房在病员移植术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组织规范.方法:依据随机原则选取层流室的46名病员,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普通的移植护理,为普通组;另一组通过规范的组织程序进行护理,为规范组.对2组病员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从术后并发率、护理满意率进行.结果:实施规范护理的规范组,其病员对层流室的环境适应情况较好,经规范护理后术后病发率大大降低,与普通组的情况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层流室病员实施规范的护理组织,能较好满足病员术后调理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减少,规范的护理组织,能保证层流室护理的安全性,对病员的恢复具有较好的影响.
作者:祁仕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血管内皮细胞是介于血流和血管壁组织之间的一层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祖细胞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血管新生.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及干预血管新生起到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夏兴;廖君;石咏梅;余清平;何倩;黄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室临床带教经验,提高手术室护生带教质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及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有特色的带教计划,使护生掌握手术室相关操作.结果:护生顺利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
作者:黄睿;羊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56例(62.2%)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20例(22.2%)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症状;10例(11.1%)患者因绝经后出血就诊,35例(38.8%)合并高血压,15例(16.6%)合并糖尿病.70例(77.8%)行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切除的卵巢肿瘤病理检查示上皮性肿瘤发生率高(53.3%),所切除的子宫病理结果为正常者45例,占64.3%.结论: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上皮性卵巢肿瘤占首位,内科合并症发生率高,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是否需同时行全子宫及对侧正常卵巢切除术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朱晓南;戚婷婷;袁建林;郝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献血者血液筛查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我站在过去一年之内检测合格献血者血液标本实施核酸检测,倘若检测结果为阴性,需要直接出具结果,倘若结果为阳性,需要再次开展拆分检测.结果:所选出的30465人份血液标本中核酸检测技术一共检测出阳性15(0.05%)例,送卫生部确证阳性标本13例,病毒类型全部属于HBVDNA,没有检测出HIVRNA以及HCVRNA,阳性检出率为86.7%.结论:在血液标本筛查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在ELISA检测阴性血液标本对HCVRNA、HIVRNA以及HBVDNA反应性标本进行有效的筛查,可见常规核酸检测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血液和输血安全.
作者:牛丽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为蒙药黄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对近几年来蒙药黄芩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蒙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该药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蒙药黄芩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往往具有使用和携带不便及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严重影响着推广应用.对蒙药黄芩进行合理的改进,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斯古楞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