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峰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以期指导临床,达到尽早干预,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儿科病房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年龄在1周岁至12周岁之间).按不同年龄将76名儿童分为三组:A组幼儿期(1周岁~3周岁),B组学龄前期(4周岁~6周岁),C组学龄期(7周岁~12周岁).定期复查抽取脑脊液,离心瑞氏吉姆萨染色,油镜观查有无白血病细胞,随访18个月,选取能够采取依从性治疗儿童.结果:(1)先对三组入选结果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看三组之间是否匹配.先对3组患儿的基本特征性别构成比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无差异(x2=1.3057,p=0.5206);其次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WBC、HBG、PLT都无差异.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和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骨髓无差异;然后再对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做做c2检验显示:肝、脾、纵隔包块、免疫分型都无差异;后对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396,p=0.4869),各年龄组患儿脑白发生率无差异.(2)多因素分析:儿童脑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变量逻辑回归没有变量进入模型.结论:年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没有影响,虽然年龄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无影响.
作者:吴秋红;周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老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预防性压疮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预防性压疮护理后,均未出现压疮病理,且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8.23±2.14)天,终全部愈合出院.结论:对老龄重症患者采用预防性压疮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或防治压疮问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端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技能实践教学中融入叙事教育教学法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15级高职护理2个自然班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对照班在教学中按常规教学,试验班采用叙事教育教学,为期1年.结果:干预后试验班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帮助解除困难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技能实践教学中应用叙事教育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惠青山;吴芷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为异位妊娠诊断工作提供参考,确保诊断准确率.方法:经多方统计选择8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取腹部B超、阴道B超进行检查,比较B超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针对异位妊娠种类,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B超,经统计学软件计算P<0.05.结论:相对于腹部B超,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方面更具准确率优势,可以作为优选诊断方法.
作者:叶秀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1 病例患者,女,56 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7 天,伴皮肤黄染、小便明显黄染、恶心、呕吐、畏寒,入院以求进一步治疗.我院肝胆超声检查所见: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区可见范围约 5.9cm×4.0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大一范围约 1.8cm×0.8cm,上述胆囊区低回声与肝脏分界不清(图 1).胆总管上段内径约 0.9cm,管壁增厚毛糙,中下段隐约可见一范围约 5.5cm×5.1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图 2).
作者:李雯静;张强;何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子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与常规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主要使用传统抗生素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月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子宫内膜有修复加厚作用,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
作者:杜芬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PostpartumDepression)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症患者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新疆乌鲁木齐市3家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1280名维吾尔族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在1280名维吾尔族产妇中,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2.31%.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的文化程度、自然或其他分娩方式、独生子女产妇、家庭关系、家人对新生儿性别满意度、公用住房面积等6个因素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的文化程度、是否为自然分娩的方式、独生子女的产妇、婆媳关系、家人对新生儿是否性别满意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公用住房面积大是产后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因素干预,防治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赵志强;白布加甫?高娃;热娜?艾合买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以增龄为基础,同时伴有骨骼肌量减少、力量下降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退行性病征.因其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活动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干扰疾病预后、增加失能和死亡风险,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尚未有统一定论.国内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很少,有待进一步推进.
作者:蔡金鑫;王瑾;马向华;赵婷;曾珊;徐冬连;徐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在中国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中,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G473A多态性和食道癌(E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577例EC患者和696例正常对照者LOX基因G473A多态基因型频率,经统计分析探讨其与EC的关联性.结果:受试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别.基因分型结果显示:EC患者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89,0.309和0.10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87,0.273和0.040.基因型为GA和AA的个体EC患病风险升高(OR=1.31,95%CI:1.02-1.68,P=0.03)(OR=2.86,95%CI:1.78-4.59,P<0.001).结论: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EC发病风险存在关联,本发现对EC风险预测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9)开展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n=49)基于此加用耳穴压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6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SUI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采用PICC置管术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率,总结PICC置管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当前肿瘤疾病的护理中,通过PICC置管术的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娟;徐明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膳食营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仍然面临着营养缺乏与失衡的局面.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对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营养均衡是极其必要的.对于餐饮服务食品而言,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设计和烹调,提供均衡的膳食营养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餐饮服务食品营养设计要求,浅析了餐饮服务食品的配方设计和合理烹调,以期为我国的餐饮服务食品营养设计提供借鉴.
作者:逄美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之一,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医源性感染,本文综述了国内临床留置导尿方法的新进展,为如何规范实施导尿技术提供了新理念,对改进留置导尿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范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术期的麻醉效果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10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咪达唑仑组围术期用咪达唑仑麻醉,丙泊酚组围术期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血氧含量.结果:丙泊酚组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丙泊酚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血氧含量相近,P>0.05;T1、T2、T3丙泊酚组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血氧含量优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术期作用确切,可提高麻醉效果及脑保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娜娜;董明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均43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乙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使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可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预后效果较为显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作者:王后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成西医组与结合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黄体酮肌注药物保胎治疗,结合组患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联合服用滋肾育胎丸,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本研究中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医组,两组患者主要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医生需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赵乐;吴琼琼;高永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选择莫西沙星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48例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4例):选择左氧氟沙星药物施治;观察组(24例):选择莫西沙星药物施治;终就两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对比,观察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95.83%)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细菌清除率(40.00%)对比,观察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93.75%)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莫西沙星药物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施治,可以通过将细菌清除率提高,终显著优化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能力.
作者:王绍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2016年6月~10月以及2017年1月~5月期间,每月随机从全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16个病区中分别选取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均为240例住院患者.结果:学历越高,家庭月收入越低,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依从性越差;各职业类型中,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依从性差的是干部,依从性好的是农民;中青年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对医护服务不满意的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结论:本研究表明,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依从性不佳,与其年龄、学历、职业、患病情况、医护服务、家庭经济等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针对性地普及中医适宜技术,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干预等措施,住院患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依从性较前明显提高.
作者:王菲菲;刘晓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痊愈4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症状复杂,尽早确诊,准确选用抗生素和综合治疗,提高老年肺炎治愈率.
作者:刘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分析.方法:在山东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的临床患者中,挑选同一患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离株,且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耐药表型不同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RU-VNTR方法对25例患者共53个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6例患者的分离株存在不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中证实山东省胸科医院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了解多重感染对于药敏结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田鹏;王俊玲;黄海燕;凌晓洁;张真金;鹿麟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