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梅
目的:探讨和分析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2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细节思维管理,比较甲乙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7.69%)少于乙组患者(25.0%),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696,P=0.017).甲组患者的管道护理不当发生率(11.54%)少于乙组患者(28.8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33,P=0.028).甲组患者的坠床跌倒发生率(3.92%)少于乙组患者(17.3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81,P=0.026).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8%)优于乙组患者(86.5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75,P=0.027).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患者压疮、管道护理不当以及坠床跌倒等发生的风险,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谢颂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外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110例老年外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试验组(55例)来进行比较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老年护理安全的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4.5%);试验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老年人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老年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门诊糖尿病慢病管理方案,研究组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分别为4.25±1.22天、6.95±1.57天(t=5.22,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血糖指标,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杜晓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健康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住院时常出现的问题,近年来,院感率也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的出现给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受到阻碍.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加强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等进行探讨.
作者:张卫东;李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微信管理在无痛肠镜术前访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62例无痛肠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由专科护士向病人及家属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除与对照组访视内容相同外,加推本科微信管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时间、术前访视满意度及肠道准备质量.结果:术前访视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访视满意率为81.00%,观察组为96.78%,两组比较,X2=4.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管理可提高术前访视质量及对手术成功的满意度,促进护患沟通中具有巨大潜力.
作者:熊晓红;徐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PostpartumDepression)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症患者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新疆乌鲁木齐市3家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1280名维吾尔族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在1280名维吾尔族产妇中,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2.31%.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的文化程度、自然或其他分娩方式、独生子女产妇、家庭关系、家人对新生儿性别满意度、公用住房面积等6个因素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的文化程度、是否为自然分娩的方式、独生子女的产妇、婆媳关系、家人对新生儿是否性别满意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公用住房面积大是产后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维吾尔族妇女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因素干预,防治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赵志强;白布加甫?高娃;热娜?艾合买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及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手术方案后,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有助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唐仕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40例实施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出现情况等,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优良率以及出现并发症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骨折损伤程度以及合并症情况选取适合的手术方式.
作者:岳喜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n=47)和实验组(n=48),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水平提升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差异显著,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其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徐成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山东省小城镇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卫生院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化,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卫生院普遍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工作中我们采取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有效的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终病人获得了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抢救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抢救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抢救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云;代光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均43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乙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使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可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预后效果较为显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作者:王后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我院自2016年10月开始采用品管圈管理理论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品管圈管理后各项服务项目指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在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指导、入院告知等各项指标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服务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炎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头孢他啶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各30例,头孢他啶组行头孢他啶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并将2组抗生素行静脉滴注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经静脉滴注干预的总好转率为93.33%,高于头孢他啶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III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起迅速抑菌,强效杀菌作用,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基础病情控制药物剂量,以此降低药物的副反应.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近年来,传统运动功法在肺康复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来传统运动功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康复中的相关文献及其在临床应用中所取得的疗效,旨在总结传统运动功法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同时推进传统运动功法作为肺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方式在临床运用.
作者:潘洪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59例)设置无痛病房、改进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疼痛缓解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22%,比对照组(72.88%)高了20.34%,研究组患者在无痛病房中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6.44%和40.67%,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疼痛缓解度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行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应用呼吸机继续治疗6-48h,顺利脱机,全部患者无死亡情况.结论:镍钛合金环抱器联合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适应证广,创伤小,呼吸道功能改善显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诚;赵磊;张晓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开展药学服务作为临床时间的必然选择,现已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证明,是世界药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我国药学服务受政策体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重视程度及细节落实等因素影响开展进程缓慢,一旦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滞后严重加剧药学服务开展难度.本文系统分析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现存问题,就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廖逢春;李晓林;杨兴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手术室护士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症急诊手术的基本原则,首先抢救生命,减少死亡率;抗休克,防止器官功能衰竭;保护器官肢体正常,减少伤残.护士在手术抢救过程中,有效快速的护理抢救措施,熟练高效的护理配合抢救流程,高度的责任感、合理的管理分工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袁松;潘慧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选择莫西沙星药物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48例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4例):选择左氧氟沙星药物施治;观察组(24例):选择莫西沙星药物施治;终就两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对比,观察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95.83%)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细菌清除率(40.00%)对比,观察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93.75%)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莫西沙星药物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施治,可以通过将细菌清除率提高,终显著优化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能力.
作者:王绍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