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流泪症36例

梁国庆

关键词:流泪症, 二妙散加味
摘要:目的:探索中医治疗流泪症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结果:本方法治疗36例(41眼)治愈26例,占72.22%,有效7例,占19.44%,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6%.结论: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疗效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病房管理在骨折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59例)设置无痛病房、改进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疼痛缓解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22%,比对照组(72.88%)高了20.34%,研究组患者在无痛病房中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6.44%和40.67%,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疼痛缓解度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4周后实施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指数评价,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观察组的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期间采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ACI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更为有效,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青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昌市宫颈癌检查项目效果分析及阳性病例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2012年-2016年甘肃省金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阳性病例的规范化随访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早诊早治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金昌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中筛查宫颈癌,通过妇科检查、宫颈刮片、HPV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2012年-2016年金昌市宫颈癌筛查25000人,阴道镜检查率2012年低(39.07%),2016年高(92.06%),呈逐年递增的趋势,P<0.05有显著性差异.5年共检出CINⅠ53例;CINⅡ及CINⅢ36例;浸润癌13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宫颈癌早诊率也相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部分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认识及防范意识还比较淡薄,拓宽宣传途径,让广大群众了解宫颈癌检查的重要性,探索建立健康教育、宫颈癌筛查、阳性病例诊治和随访管理为一体的防治模式和协助机制已势在必行.

    作者:石成霞;张治华;赵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开展药学服务作为临床时间的必然选择,现已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证明,是世界药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我国药学服务受政策体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重视程度及细节落实等因素影响开展进程缓慢,一旦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滞后严重加剧药学服务开展难度.本文系统分析我国药学服务开展过程中现存问题,就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作者:廖逢春;李晓林;杨兴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与地位

    自首次提出药学监护以来,药师职能正在由过去的保障供应服务型逐步向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和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转型;这一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药师要对患者治疗用药过程承担起责任.药师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彰显了其在药学监护中的地位与价值.

    作者:黄佳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多类型感冒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多类型感冒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多类型感冒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风寒感冒、阴虚感冒、风热感冒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多类型感冒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相当,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法松解枕下肌治疗颈型失眠12例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枕下肌治疗颈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用手法松解枕下肌12例颈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1个月.结果:12例颈型失眠患者中,4例痊愈,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1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法松解枕下肌对颈型失眠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吴怡芳;张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半年后的康复效果和自理能力.结果:半年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术后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洪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显现,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主要分为采购安全、使用安全和维护安全,本文从此角度对做好相关管理规范作了初步的介绍.

    作者:杨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脂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终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与血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刘庆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38例服用氨氯地平作为对照组;另外38例同时服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作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变化情况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肾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提高了患者的肾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聂忠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MGA2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HMGA2和MMP-9与胃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的5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HMGA2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HMGA2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和80.0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4.00%和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MGA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呈正相关(r=0.451,P=0.001).结论:HMGA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两者有共存现象,两者可能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王彤旭;陈玉强;孙二峰;吕鑫;王亚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联合治疗不孕不育9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94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当中,分别给予患者单独宫镜造影法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要少于常规治疗组,同时,联合治疗组的术后各项指标同样优于后者,并且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要高于常规治疗组.讨论:将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方法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当中,减少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40例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水肿患者40例临床抢救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经临床抢救治疗,抢救成功29例(72.5%),死亡11例(27.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制订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呼吸困难及各类脏器缺氧所致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

    作者:徐洪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例胸膜转移瘤致食管胸膜瘘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胸膜瘘患者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评估患者一般状态、静脉营养支持情况、皮肤、呼吸、咳痰、发热等症状及胸腔引流颜色、性质、量.术后给予完善的护理措施,主要为口腔护理、鼻饲管护理、引流管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经过十日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口服造影剂,见食管瘘封堵尚满意,仍给予鼻饲饮食,一般状态尚可,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穿刺口无红肿,无发热,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减轻,心理状况良好.结论:食管胸膜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食管胸膜瘘行食管覆膜支架植入术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钰晨;李敏;曲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及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应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及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手术方案后,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保乳手术辅助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有助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唐仕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神经外科护士与家属沟通的重要性

    现在的医患关系被公认为是医疗活动中重要、敏感的的人际关系,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关系又是医患关系的重中之中.在病情重、病人多及住院时间长的神经外科中,多数患者是有意识障碍的,护士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多,因此,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治疗信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良好沟通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进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了解,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朱彦平;张双;王希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莒县21家基层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对莒县21家基层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为依据,运用现场监督检查的方法,对基层卫生院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莒县基层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暂存处多数不符合要求,暂存地条件差,经费投入少;部分卫生院医疗废物未用专用包装物盛放;警示标识不清;医疗废物处置超过规定时限;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作者:刘治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2例心肌桥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外科治疗患者12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心绞痛疾病均消失,心电图改善或正常,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肌桥及其周围的情况选择手术方法,均临床效果满意,外科手术治疗,其有效率高,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加来;马晨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徐州地区赖氨酰氧化酶基因G473A多态性与食道癌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研究在中国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中,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G473A多态性和食道癌(E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577例EC患者和696例正常对照者LOX基因G473A多态基因型频率,经统计分析探讨其与EC的关联性.结果:受试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别.基因分型结果显示:EC患者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89,0.309和0.10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87,0.273和0.040.基因型为GA和AA的个体EC患病风险升高(OR=1.31,95%CI:1.02-1.68,P=0.03)(OR=2.86,95%CI:1.78-4.59,P<0.001).结论: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EC发病风险存在关联,本发现对EC风险预测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