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周美容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护理效果, 肺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33例肺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经检查后无复发现象,6例病情得到控制,1例医治无效死亡,整体疗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常规护理,对肺功能的恢复有正面的影响,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车祸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急救与急救护理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救相关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效果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结论 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增加车祸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的治愈率,提高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林娜·哈龙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蟑螂的危害性及防治对策

    蟑螂属于夜行性昆虫,喜在隐蔽性缝隙孔洞、有丰富食源、潮湿、温暖等区域生活.因蟑螂怕光,所以,昼伏夜出属于蟑螂的一个重要生活习性,此动物在获取食物时往往存在一边吃一边排泄的习惯.蟑螂对人们健康所带来的危害性和家蝇进行对比,常常更让人厌恶.此动物不仅有疾病传播功能,且还会让人对其存在过敏变化,如皮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食物上进行爬行,或啃咬书画、衣物等,随处均可见它的踪迹.

    作者:侯万文;冷相英;左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增多,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虽住院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但具有较好的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较少,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岳用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学对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痰、瘀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感六淫、空气污染、嗜烟酗酒、脏腑内伤、情志久郁、大病久病等.

    作者:汤利萍;姚宝清;向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对照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后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5%,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4例,外渗2例,并发症发病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PICC置管治疗,并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娟;乔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5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治疗组),还有135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参照组),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组术后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鹏鹏;孙迪文;李国强;张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面瘫患者联合采用加味牵正散与针灸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分析加味牵正散与针灸联合应用于面瘫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0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加味牵正散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20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8.5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面瘫患者临床采用加味牵正散与针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加强应用.

    作者:刘立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对中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风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对两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作者:常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种植修复与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种植修复与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前牙单个缺失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固定桥修复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龈缘水平<0.6mm者数量平显著高于对照,观察组患者1mm>龈缘水平≥0.6mm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唇侧丰满度<1者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唇侧丰满度1-2.5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前牙单个缺失患者采取种植修复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罗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后对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愈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邵金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分析与优化

    目的 通过评价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方法,为提高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现行的实验室HCV检测方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CIA)临界值附近的结果,未达到预测真阳性值时,存在着漏检和假阳性现象;胶体金法(GICA)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较强的特点;酶免疫印迹法(RIBA)是抗体检测的金标准,成本较高,不确定结果偏多;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是诊断HCV病毒血症的重要指标;HCV核心抗原检测可缩短窗口期;ALT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补充.结论 筛选出适当的检测方法或方法组合,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萍;何佳;周有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对剖宫产术后喂养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对剖宫产术后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间的在我院行剖宫产的88例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44例产妇.甲乙两组产妇均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在产妇出院后,均对甲乙两组产妇进行5次访视,分别为产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甲组均为家庭访视,乙组均为电话访视,评价甲乙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情况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甲组产妇的母乳充足率高于乙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10,P=0.011).产后1周、2周、4周,甲乙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间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妇产后8周的母乳喂养率高于乙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26,P=0.033).甲组产妇产后12周的母乳喂养率高于乙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61,P=0.009).甲组产妇产后16周的母乳喂养率高于乙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44,P=0.000).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中,持续母乳喂养指导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线平片,16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在支气管扩张诊断的过程中,使用X线平片,16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4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别使用X线平片,16层螺旋CT诊断,并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灵敏度和漏诊率,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 X线平片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0.0%,漏诊率为20.0%;16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5%,漏诊率为2.5%;两组诊断的准确率比较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X线平片,16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一定判断,但是16层螺旋CT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因此更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摸球均分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2)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8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曲美他嗪加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50例,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宫延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通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本院各科室治疗的患者106例,并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各自的疾病种类分为四组,其中腰痛组8例、异物吸入组12例、呼吸道症状组24例、胸部外伤组6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X线透视以及放射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外伤组中20例肋骨未出现骨折患者经过普通X线检查后显示,患者存在斜型骨折或裂纹骨折合并轻微错位情况,42例骨折可疑患者得到确诊.14例肺炎患者均为肺门占位,8例结核患者为第一肋软骨钙化,2例占位患者其中1例为心包脂肪垫,另1例为乳头影.腰痛组所有患者均有泌尿结石,异物吸入组均为支气管阻塞活瓣性变化.结论 普通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快速、准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附子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研究评价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附子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是常用到的药物,但由于附子本身存在其毒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产生效果的同时会产生毒性刺激,影响患者的恢复,并且会诱发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故要想提高附子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就要加强对附子的药理学分析并要探究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从而更好的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杨超;韩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拔牙法与普通拔牙法拔除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对比和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微创拔牙法与普通拔牙法拔除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拔牙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拔牙法拔除残根残冠,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拔牙法拔除残根残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牙窝不完整情况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断根情况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牙龈撕裂情况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残根残冠患者采取微创拔牙技术,能有效的降低出现牙窝不完整、断根、牙龈撕裂的发生率,能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新军;刘延琳;刘军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