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菊
目的 探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罗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改善脑细胞代谢、脱水、抗感染、激素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的对比,观察组病人功能恢复指数显著比对照组优效.(p<0.05)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时,积极实施高压氧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用高压氧治疗越早,治疗效果愈好.
作者:张秀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普外科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对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普外科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实施心肺复苏的创伤老年患者89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对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全部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显示,89例患者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2.58%(29/89),失败率为67.42%(60/89);而对心肺复苏成功与失败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对比显示,在年龄、第一目击者是否急救、是否伴基础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复苏中的心律及肾上腺素用量等方面均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创伤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年龄过大、第一目击者急救情况、伴有基础疾病、复苏开始时间较长、复苏中为非室颤心律及肾上腺素用药过多是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孟东颖;岳炳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月经不调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取我院2015年2月份到2016年8月份收治的136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68例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相比西医治疗更为有效,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曾奕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使用纳米树脂进行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选取了在我院诊治的95例(112颗牙齿)前牙切角缺损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到5月之间,对切角缺损部分应用纳米树脂充填、修复形态,术后7d进行电话随访,1年时约患者回院复查.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数据评价分析.结果 术后7d行电话回访,成功回访患者92例(107颗牙齿),均无不适症状,未出现牙齿敏感情况.术后1年回院复查患者82例(90颗牙齿),均无出现继发龋或牙髓病变,色泽自然与邻牙协调;3颗牙齿充填树脂出现松动,1颗充填树脂已经脱落;2颗修复体边缘有少量染色,成功修复的患牙84颗,总成功率为93.33%.结论 目前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方案选择上,纳米树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充填材料,充填后成功率比较高,与牙体组织粘合紧密,收缩变形小,刺激性小,减少继发龋或牙髓疾病的发生率,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庆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间盘突出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对腰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创伤性低,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颜秉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且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借助血栓弹力图,测量患者的AA(花生四烯酸)诱导途径血小板聚集率.AR(阿司匹林抵抗)为血小板聚集率≤20%,血小板聚集率在(20-50)%之间为ASR(阿司匹林半抵抗),血小板聚集率>50%为AS(阿司匹林敏感).依照上述标准将65例患者分组,分析AR的发生率.将各组的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65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18.46%(12/65);AS组血小板聚集率(14.73±4.19)%明显低于ASR+AR组(20.52±5.2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ASR+AR组LDL-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AS组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LDL-C及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很容易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为此,对于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可判断是否达到治疗效果,并且应积极控制LDL-C、血糖等危险因素.当出现AR时,应及时采取其他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
作者:周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80例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次/天,均外用蓝科肤宁,同时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92.5%,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2.5%、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郭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来收治外科肝胆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营养支持的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管饲营养制剂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检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指标水平,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临床给予外科肝胆手术患者营养支持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其能有效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疾病和伤口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且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例,对其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明确诊断,主要超声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团块、子宫稍增大及内膜蜕膜反应、输卵管积液、宫角或宫颈处妊娠囊、异位妊娠囊一侧外壁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半环状彩色血流束等.结论 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各有优劣,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二者联合可相互取长补短,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上,肛门指诊在直肠癌、盆腔肿物、以及直肠肛周疾病的诊断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肛周疾病术后,指诊对于了解伤口预后、缩短愈合时间以及预防瘢痕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指诊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很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有报道称,指诊在肛周疾病的诊断中,其准确性高于B超检查的结果.很多肛周疾病需行手术治疗,而在肛周病术后,指诊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卫萍;黄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消化道肿瘤患者,肿瘤类型为胃癌、大肠癌、直肠癌等.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接受普通消化道肿瘤护理).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后,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的康复.
作者:吴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0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80),双号作为观察组(n=80),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管径、血流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有利于改善下肢动脉管径和血流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永池;关伟;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治疗的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综合治疗方案不同在患者及家属知情情况下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8/24).组间实验指标对比,组间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但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就药物治疗效果而言,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一致,但美沙拉嗪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先选择美沙拉嗪.
作者:李春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循证管理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护理部在全院23个护理单元中推行循证管理为观察组,回顾2015年1月——12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为对照组,在综合护理质量、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循证管理后,在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都明显优于实施前;同时实施循证管理的服药安全性、意外伤害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均较实施前有较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应用循证管理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继春;康建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质量管理作为西药调剂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西药调剂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探究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管理,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儿童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其中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28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13例,分别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38.73±9.63)min,术中出血量为(20.69±9.60)ml,手术切口大小(2.4±0.5)cm,术后进食时间为(20.63±8.69)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5.27±2.55)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1%;开腹组手术时间为(51.69±10.54)min,术中出血量为(40.76±9.55)ml,手术切口大小(4.3±0.6)cm,术后进食时间为(20.63±8.69)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9.79±4.41)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46%.结论 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阑尾炎,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尽早恢复患者胃肠功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茂军;马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肺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寻常性痤疮患者共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患者行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1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5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肺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汤伟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