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糖高脂营养膳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疗效的影响

王炜华

关键词:呼吸衰竭, 慢阻肺, 低糖高脂, 营养支持
摘要:目的 探究慢阻肺急性发作出现呼吸衰竭时,以低糖高脂营养膳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以我院于2015.9——2016.10期间门诊部门收治的9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出现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床末尾单双数分为传统组(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低糖高脂营养支持),组数46例,比较营养支持后患者呼吸、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肺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临床对慢阻肺急性发作出现呼吸衰竭者,行低糖高脂治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目的 探讨慢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慢性乳腺炎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浆细胞性乳腺炎(PCM,n=22例)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M,n=26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发病主要集中在26-35岁,两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单纯肿块型为主;其中GM组无乳头内陷发生率高于PCM组(P<0.05);GM组药物史发生率高于PCM组(P<0.05);两组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开引流组术后复发率均高于局部切除术组和全乳切除术组(P<0.05).结论 慢性乳腺炎以26-35岁女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单纯肿块型为主,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作者:贾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疼痛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能够更好的把握手术的治疗时机,进而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刘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应用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实施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2例于2015年6月——210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对象,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醒脑静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选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方式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牛旭东;刘昭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血脂检验在临床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这期间,在我院收治的35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命名为实验组;在我院同一时期体检的健康人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待沉淀后对血清进行检验,观察血清中的血脂含量,观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指标,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化验检查,实验组的患者血清检测TC、TG、LDL、HDL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健康人群的指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含量,医生可以更好的诊断和预防患者的并发症,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降低血糖治疗的同时,还需对患者的血脂进行监测.

    作者:辛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幼儿急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给予的护理方法,提出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幼儿急疹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合理治疗、心理护理.结论 对幼儿急疹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后对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愈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邵金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研究

    妇幼保健院工作具有特殊性,它属于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2016年,我国全面实行二孩政策,人们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对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的需求迅速增加,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势下,妇幼保健院也需要对其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提高妇幼保健院的服务水平,为妇幼保健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本文主要从基层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以及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期望为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作者:袁启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学对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痰、瘀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感六淫、空气污染、嗜烟酗酒、脏腑内伤、情志久郁、大病久病等.

    作者:汤利萍;姚宝清;向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8例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给予B超诊断,另外再选取同期进行心电图诊断的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总检出率为36.8%,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总检出率为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心室肥厚等症状,使用B超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奴尔扎提·木尔扎哈力;杜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失眠症30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对300例失眠症患者均采用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300例病人,有效200例,占66.67%;显效80例,占26.66%;无效20例,占6.67%.有效率为93.33%(280/300).结论 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失眠症方法疗效显著,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作者:蒙克巴特;耐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糖监测对危重症患者的作用

    目的 了解危重症患者接受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48例危重症且常规血糖检测提示指标升高患者纳入一般资料,患者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根据检测所得数据将其分为正常组与升高组,各有患者77例、7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糖尿病确诊率以及病死事件发生率.结果 危重症患者中相对于血糖升高组别,血糖正常组别患者病死率相对偏低,组间差异统计学提示有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患者确诊糖尿病例数明显低于血糖升高组别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提示有意义(P<0.05);血糖升高患者中以往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有利于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病情和预后进行评估,为往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全面而大程度的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存质量.

    作者:胡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名老年患者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15.63%,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3.13%,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优势显著(p<0.05).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给药隐患、管道隐患、压疮、医患关系恶化为主,应加强对给药过程的控制,避免老年患者漏服或错服,避免管道被挤压,时常帮助老年患者翻身,避免压疮,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冷辉芸;魏见芳;郭玉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龄孕妇先兆流产的心理护理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积极开展高龄孕妇先兆流产的心理素质调查,分析当前患者的心理特征,从早期护理的角度实施措施,总结归纳一些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高龄孕妇,共计选择40例患者,选择负面心理、保胎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对样本进行测试.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负面心理、保胎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如下差异:存在轻度以下负面心理的患者为94.9%,90.6%,保胎成功率为95.7%,84.5%,护理满意度99.5%,86.4%,上述三个指标,试验组都比对照组有着明显优势.结论 因此本院实施的一系列心理和早期护理措施对于先兆流产的高龄孕妇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方式.

    作者:班明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CT和MRI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观察上述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及1、2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上,CT与MRI显著优于X线片(P<0.05),但CT与MRI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与MRI相比于X线平片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于旭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QO-LA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O-LA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的QO-LA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运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荣;王瑞雪;倪思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目的 对优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社区接受康复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明显提升,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柳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今后准确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中选出63例危重症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血气值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63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血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危重症哮喘患者应当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确诊,然后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和剂量.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抗生素、氧疗、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矫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50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均莲;戴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突发因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超负荷或代偿失调,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而引发的机体组织器官出现急性淤血和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1].急诊科较常见的是慢性心衰病程中的急性左心衰发作,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优质护理服务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整体护理形式,具有全程优质、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特点.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起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了优化护理服务措施,并不断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对于脑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目的 研讨脑梗塞患者实施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三组(30例/组),Ⅰ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用药,Ⅲ组合用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评估该三种方案对脑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Ⅲ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相比Ⅰ组的63.3%与Ⅱ组的66.7%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三组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Ⅲ组评测结果与其余两组相比优势明显,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三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见严重药物副反应发生.结论 长春西汀、胞二磷胆碱对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联合给药药效更理想,安全性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