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开发与应用

王志强

关键词:药物新剂型, 新技术, 中药制剂
摘要:药剂学和药理学是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药剂学指的是对高质量药物剂型进行制备与生产的研究,从而使得药物新剂型在临床上得到开发与应用,对医疗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主要探究了药物新剂型及新技术在当前中药制剂中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Pl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12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均行PICC,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PICC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舒适度和疾病不确定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32.14%,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疾病不确定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在肿瘤患者中化疗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配合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舒适度,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汤肖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以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B组为92.3%;神经功能损伤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脑功能受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40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饮食、用药、氧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降低复发率,对提升患者对护理和医院的满意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郝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 探索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选出123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采用X线片检查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7.56%,比X线片检查的91.06%高,P<0.05;且CT检查对梗阻部位的诊断正确率为100%,X线片检查对梗阻部位的诊断正确率为83.04%,P<0.05.结论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诊断正确率高,且能便于临床医师观察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早期确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划分组别,观察组38例接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口腔正畸支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前者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口腔正畸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效果确切,能较好恢复牙齿上下咬合,对位良好,牙根易于吸收,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做无痛人流的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对照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不给予任何缩宫药物,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不完全流产率均小于或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术中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不但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量,还能防止不完全流产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毕绍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麻风病单疗治愈存活者30年后复发一例

    目的 探析麻风病单疗后治愈患者复发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近年来收治1例麻风病治疗存活30年后复发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麻风病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都有严重威胁,应尽早地发现新发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规则联合化疗,以便迅速、大量地杀死致病菌,减少持久菌的数量.并要认真对麻风病治愈成活者做好长期监测、随访工作.

    作者:杨昌明;刘武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论提高门诊分诊护士的情商能力

    近年许多文献报道,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言行举止均可对患者造成影响,尤其是护理人员的不耐烦、急躁、冷漠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不但是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伤害,而且可能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线.加强门诊导诊护士情商的培养,注重情绪的调控,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钛夹定位在胃肠道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研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钛夹定位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7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成三组(26例/组),Ⅰ组术前接受钛夹定位,Ⅱ组术前接受钡灌肠定位,Ⅲ组术前应用常规胃肠镜下定位,评估该三种术前定位方法的效果.结果 Ⅰ、Ⅱ组的定位准确性各为100.0%和80.8%,相比Ⅲ组的53.8%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且组间数据相比,Ⅰ组优势显著,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行术前钛夹定位,定位准确性较高,手术操作更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张楠;张辰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在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中应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抢救中实施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抢救后只有1例死亡,其病死率为2.5%,对照组死亡7例,其病死率为17.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缓解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昭斌;牛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都给予固定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SAS得分对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心理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不良心理状况,在心理护理中,树立高血压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加强心理护理能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疾病的可行性状况.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角膜内皮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按治疗方式分A、B、C、D四个组(各15例),得出有效结论.结果 C组、D组患者术眼角膜存在透明状,在显微镜下有所加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周和术后第一天对比,A组、C组的角膜厚度有所变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D组患者术后第一周、第二周时,对比其角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角膜内皮损伤可考虑给予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手术,此方式治疗,自体角膜内皮层屏障可得到替代,角膜透明度得到保持,有一定应用性.

    作者:古扎丽努尔·吐拉克;李雪梅;阿布都海力力·吾布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论五源学说在藏医药学中的应用

    本文用五源学这一贯穿藏医药学全部理论的哲学观,说明五源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保持机体生理平衡与协调的内在因素,同时阐述了五源的失调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五源是药物之源,与药物的功效息息相关.从而论述了藏医药学,以五源的属性、功能、生克制约关系等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病机理等医学内容,是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纲要,在藏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普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FPG、2PG和HbAlc均要高于B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围产期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媛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时选择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期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共选择患者132例.为其中66例选择常规被动护理方式,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66例则同时使用常规护理和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用药完全依从率为95.45%(63/66),明显高于对比组31.82%(21/66);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为(82.27±6.41)mmHg,明显低于对比组(89.03±5.17)mmHg,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家庭医生责任制能够有效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更好控制血压.

    作者:陈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安丘市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的检验质控结果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的检验质控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我市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160份食品(包括43份熟食制品、50份中式快餐、67份果蔬制品),对全部食品的微生物菌群进行检测,观察分析各类食品的微生物菌群检测情况,同时依据检测结果对各类食品的合格率进行判断.结果 通过对全部食品进行微生物监测后,160份食品中,细菌总数检测超标的有5份,细菌总数检测超标率为3.34%(5/150),大肠菌群检测显示超标的有2份,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33%(2/150);熟食制品的合格率为88.37%(38/43)、不合格率为11.63%(5/43),中式快餐的合格率为98.00%(49/50)、不合格率2.00%(1/50),果蔬制品的合格率为98.51%(66/67)、不合格率为1.49%(1/67).结论 在我市中市售的食物安全检测合格率均比较高,食品安全隐患较小.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以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结果为质控,可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作者:于世成;张清敏;禹长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1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12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患者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治疗原因,为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清化汤、健脾解毒汤、安中汤、吴连汤、乌梅败酱汤对症治疗.结果 通过开展对症治疗,13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效果显著、52例效果良好、8例无效,整体具有93.8%总有效率.结论 应用中医进行慢性结肠炎治疗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冯国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从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分为观察组,并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50例作为参照对象,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以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中的检测意义.结果 观察组中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血清胱抑素C与其他相关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对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采用血清胱抑素C检测能充分反应出肾小球滤过功能情况,对于肾功能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银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以来本院收治超声诊断的孕产妇256例,并对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检查方法,如横向、纵向检查以及斜向检查等几个方位对胎儿开展全方位检查.结果 利用超声检查检查出出生缺陷胎儿共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47%.胎儿出生后,对胎儿缺陷进行检查发现存在4例漏诊,超声检查漏诊率为22.22%.结论 超声诊断具有操作便捷、伤害较小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研究

    目的 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各种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应用比例高,为30%,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25%)与钙离子拮抗剂(20%).各种药物中,使用频率高的为美托洛尔片,其次为硝苯地平缓释与呋塞咪片.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进一步完善.

    作者:赵慎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