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思考

辉玉琼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 安全护理, 隐患因素, 措施
摘要:精神科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主要工作,由于精神疾患症状难以控制,且有冲动、自伤、伤人、毁物等危险行为,护理人员稍有不慎,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情况.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阐述并分析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护理安全隐患因素,提出了一些防范解决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实景教学视频在医学影像学网络化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景教学视频在医学影像学网络化教学系统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对有关实景教学视频在医学影像学网络化教学系统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论:实景教学视频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肯定,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欣;黄福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深入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和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电针、中药熏蒸综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腰痛评分(JOA)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中,运用综合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周尚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现,对于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临床积极做好相应的筛查和干预等管理工作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在研究中主要针对其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如下综述.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0例恶性肿瘤的介入放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在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25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25例.研究组患者选择介入放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参考组患者选择常规肿瘤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结论 :相对于常规肿瘤治疗方法而言,介入放射治疗方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佳,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磊;王学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叄期煤工尘肺MSCT及H RCT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MSCT及HRCT诊断叄期煤工尘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82例叄期煤工尘肺患者的MSCT与HRCT的影像表现并加以比较.结果:82例叄期煤工尘肺中CT检出直径>10mm的尘肺大阴影82例(100%),48例(58.5%)检出钙化,37例(45.1%)出现空洞.大阴影的周围改变包括邻近胸膜增厚、周围血管纹理改变、周围伴散在小阴影、灶周肺气肿、邻近胸膜下肺大泡.结论:MSCT及HRCT能够较X线更佳清晰显示叄期煤工尘肺的影像学特征,对煤工尘肺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大鹏;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后尿潴留4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6 年 1~11 月,我们对 42 例产后发生尿潴留产妇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 例,年龄 21~42 岁,平均 31.5 岁;初产妇 28 例,经产妇 14 例;胎吸助产+会阴侧切 3 例,会阴侧切 29 例,剖宫产 10 例.10 例经热敷、按摩、听流水声、外阴部热水冲洗诱导后排尿;18 例经诱导处理仍未排尿者,通过药物开塞露纳肛、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排尿;11 例给予留置导尿管,同时给予康复治疗仪理疗,加强留置导尿管的 护理,24~48h后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3 例为产后大出血产妇,给予留置导尿管24~48h,病情稳定后协助离床排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

    目的:探究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同时对其管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针对3000例妇产科门诊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相关检查,同时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探究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本次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7月间收治.结果:在2016年进行HR-HPV分型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发生异常的情况明显多于2015年患者.在2016年进行TCT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发生异常的情况明显多于2015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重大,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制定系统策略,细化筛查流程的同时,做好对于患者的妥善随访等工作,使得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得以体现.

    作者:魏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实施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血液检验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其中地中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各25例,分别设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液检验情况.结果:相较健康体检的对照组,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RDW、MCHC、MCV、MCH均有程度不等改变(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各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意义重大,可将临床症状表现与血液检验参数结合,可为患者贫血病因的准确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管仕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泌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体会

    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人们的收入水平日益提升,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因此有所变化,医疗卫生事业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泌尿科作为医院内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其发展的好坏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观念相适应,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作者:郭莹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1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营养不良改善的疗效.方法:以1例MDS患者进行2个月合理营养支持,检测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YMPH)、血小板(PLT)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观察营养治疗效果.结果:TP、Alb、PA、WBC、RBC、LYMPH升高至正常水平,Hb和PLT有升高,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HbA1C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对MDS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涂灵;周琪;龚茜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目的:探索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的两个同年级班级进行对照研究,一个班为观察班(49人),一个班为对照班(51人),两个班的急救护理课程均为同一教师教授,观察班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对照班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个学期后观察比较两个班护生的急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和急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班护生的平均急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班护生的平均急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教学中应用推广.

    作者:通力嘎;照日格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医疗方式与成效

    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过多而损伤胃黏膜组织形成的慢性溃疡问题.消化性溃疡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较大,严重的还可引发出血、穿孔及癌变等问题.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主要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作者:祝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连市西岗区2010年与2015年初中生视力不良状况比较

    目的:比较2010年与2015年初中生视力不良状况,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分析学生体检资料.结果:⑴视力低下率:5年来,初一初三男生有所上升,初二略有下降;初一初二女生略有下降,初三女生却略有上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⑵轻度的近视眼:5年来,初一、初二、初三男生、女生均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⑶重度的近视眼:初一、初二、初三男生下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初一女生下降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二女生下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X2=2.36,P=0.124),初三女生变化不明显.结论:2010-2015年期间,我区视力低下率略有下降,重度近视眼构成比也伴随着下降;但是,我区视力低下率较高,重度近视眼构成比也较高.

    作者:岳丽霞;李瑞;王智勇;于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2月入组患者,以精神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截止2016年4月,共入组对象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A组、B组各37例,停用原有的抗精神类药物,采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A组氯氮平,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持续3个月.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A组与B组BPRS、SD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两组GAS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B组GAS评分高于A组、SDS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54.1%(20/37),B组发生率不良反应64.9%(2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好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在改善大体功能、减轻社会缺陷方面可能有比较优势.

    作者:李英亭;李思媛;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精细化管理在急诊留观室的应用

    目的:急诊留观室不同于一般专业科室,其突出特点为疾病种类繁多,病种范围覆盖内、外、妇科、五官科等,留观患者存在很高的意外伤害风险,且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实行精细化管理更能保证留观患者的安全,保证我们的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雪彦;张向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51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为84.31%.结论:在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治疗具有极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佘国跃;谭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头针配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60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中风后痉挛性瘫痪采用中医传统头皮针法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断的6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法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30天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Ashworth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对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均有效,但采用治疗组的方案比对照组的干预方法临床效果更显著.

    作者:龙威力;何荷;彭高伟;李梦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不安全因素思考及管理策略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结果 :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护理专业技术操作的训练,增强护士的责任心.结论 :乡镇卫生院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措施的落实,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乡镇卫生院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切实做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张洁;魏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7±1.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70±1.7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2,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怀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24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计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咀嚼功能、美观度和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并且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观察组患者在咀嚼功能、美观度和舒适度等方面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较好,固位功能和咀嚼功能较好,并且美观度和舒适度较高.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