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彬;刘凤芹;李春媛;章国荣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术前后脾脏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栓塞术前后对12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观察.结果:脾动脉栓塞后脾静脉、门静脉管径缩小(P<0.01).脾静脉、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5),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栓塞前后脾静脉流速与门静脉主干流速比值及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流量比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从而证实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后,脾静脉血流量增加是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血流量增加的重要因素.结论:脾动脉栓塞术是缓解脾循环高动力状态间接降低部分门静脉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卢金生;张闻平;赵雪梅;董宗俊;李建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女,40岁,3月前有下肢外伤史、流产史,卧床休息1月余.现因心悸、胸闷、气喘10余天,晕厥1次,在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以结核性心包炎治疗,并进行心包穿刺,症状加剧转入我院.
作者:刘薇;吴世慧;王雪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随着腔内超声,如胰管内超声(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引导下FNA)及三维腔内超声(3-dimensional IDUS,3D-IDUS)、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color Doppler EUS,ECDUS)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正确率.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腔内超声对胰腺肿瘤早期诊断的价值作一评估.
作者:程敬民;金震东;许国铭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血流连续性方程法(AFCE)、二维超声法(2DE)、压差减半时间法(PHT)、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法(MFCE)、近端等速表面积法(PISA)及近端球缺表面积法(PSSA)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方法:20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利用上述6种方法测量其MVA,与术中直接测值(aMVA)进行对比.结果:(1)除AFCE法外,其余5种方法均与aMVA高度相关,又以2DE相关佳;(2)2DE法高估了aMVA测值,而其他5种方法与aMVA无显著差异.结论:在MS患者MVA的测量中,2DE、PHT和PSSA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角度校正系数是影响PISA法准确性的关键.
作者:张园园;张运;朱式娟;张梅;张供;张希全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女,23岁,未婚.月经正常,因发觉下腹出现无痛性包块两个月就诊.体检:于下腹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如拳头大小的肿物,质软,有囊性感.B超检查:子宫轮廓增大,子宫前壁回声均匀,子宫内膜线前移,子宫后壁浆膜下显示一个8.5cm×8.0cm×7.2cm大小的球形囊状液性暗区.
作者:方祖伦;周歆理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求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巨大胎儿体重公式.方法:通过超声测量142例胎儿头围(HC)、腹围(AC)、股骨径(FL)及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FTH),根据各生理参数计算出HC、AC、FL、FTH分别与胎儿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以及以上4参数与胎儿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巨大胎儿体重较直线回归方程准确.结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考虑到了影响胎儿体重的各个因素,因此其准确性较高.
作者:高上达;林礼务;叶真;薛恩生;何以敉;林晓东;林暾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女,25岁.孕早期无特殊,孕34周始出现腹部迅速长大,院外B超示羊水过多、胎盘早期剥离急转我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不能平卧,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潘小玲;彭芝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视频信号和超声背向散射信号测定对散射体浓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散射体浓度与其声学特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0.1%到2.0%不同浓度淀粉悬液的视频强度和背向散射积分.结果:淀粉悬液的浓度-视频强度和浓度-背向散射积分曲线形态相近,均由上升支、平台、下降支组成,背向散射积分上升幅度(约30dB)大于视频信号的上升幅度(约20dB).结论:背向散射积分测定对散射体浓度的敏感性优于视频强度测定,散射体浓度增大可使后方的信号衰减逐渐增大.
作者:朱永胜;钱蕴秋;刘博;田新桥;刘爱玲;刘丽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本文就2例肾腺瘤的声像图表现及1例肾囊肿出血误诊为肾腺瘤的原因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3例均为男性,使用仪器为Siemenz Prima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对肾脏常规扫查并与健肾对比,拍照记录.
作者:吉毅峥;季金娣;刘英棣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女,53岁,八年前发现右颌下肿物约1cm×1cm,逐年增大,近二年明显增大约5cm×5cm,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查体: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前侧触及一个5cm×5cm质硬包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表面光滑,活动度差,不随吞咽运动,无压痛.
作者:郭丽;许寅宏;贾验青 刊期: 1999年第11期
9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容量与功能提高,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信号、图像处理及控制技术的应用,医学超声成像出现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层出不穷,使人目不暇接的生动局面.本专题报告就目前超声成像中几项带有新原理特征的新技术,如造影成像,二次谐波成像,频谱合成成像,组织成像,非线性声参量B/A成像,三维成像等,以及它们共同涉及的物理声学背景,特别是非线性声学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张德俊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B超图像经多彩变换处理后的病灶显示率.方法:应用计算机超声图像伪彩处理系统,任意设定红、绿、蓝三种颜色色码曲线,至获得满意色彩为止.结果:不同形状的色码曲线转换,可得到不同色彩分布的B超伪彩图像.选择合适的色码曲线,可使肿瘤患者声像图的检出有所提高.结论:经过合适的多彩变换处理后的图像色彩分明,层次清晰,能提高图像分辨力.
作者:连娟;罗福成;周康源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房室平面位移法(Atrioventricular plane displacement AVPD)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记录46名冠心病患者AVPD值及其房室瓣环运动速率(AVPDV)值,AVPD值与门控扫描所测整体射血分数(EF)及各侧壁射血分数(REF)相对照,房室平均运动速率比值(k2/k1)与脉冲多普勒所测二尖瓣瓣下血流频谱A/E比值相对比.结果:CAD患者AV-mean与门控所测EF及各位点AVPD值与其门控所测REF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公式为LVEF=17.75+3.27×AVPD-mean;房室平面速率(k2/k1)值与脉冲多普勒二尖瓣瓣下血流频谱A/E相对照,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95,p<0.001).结论:AVPD法可以在非依赖内膜显示和多普勒技术的情况下无创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尤其适用于基层检查.
作者:郜朝晖;杨浣宜;汤五洲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患者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探测30例心肌肥厚患者的冠状窦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10例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所有受检者均可记录到满意的冠状窦血流频谱(100%).心肌肥厚组收缩压、左室重量指数(LVMI)、冠状窦收缩期血流流速积分(VTI-S)、净前向血流流速积分(VTInet)和前向血流(CSF)及其直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余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相比,心肌肥厚患者有症状组收缩压、舒张压、LVMI、VTInet及冠状窦直径明显增加(P<0.05~0.001);无症状组LVMI、收缩压、舒张期血流峰值(D)、VTI-S、舒张期血流流速积分(VTI-D)、VTInet、CSF亦明显增加(P<0.05~0.001);但有症状组D、VTI-D、CSF低于无症状组(P均<0.05).结论:心肌肥厚患者冠状窦前向血流增加,但有症状组冠状窦前向血流低于无症状组,TEE探测冠状窦血流以评价心肌肥厚患者冠脉循环的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明;张运;张薇;季晓平;马骁;赵静;张园园;邢艳秋;王勇;王磌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孕妇,28岁.第一胎,孕37周.行常规B超检查.超声所见:胎头居上,双顶径80mm,颅骨光环完整,颅内结构正常.脊柱连续性好.羊水深80m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脐带附着于胎盘之外的胎膜上,距胎盘边缘约20mm(图1).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由胎盘的胎儿面进入胎盘(图2).彩超可显示胎盘表面的这些血管呈脐带血管的血流频谱.超声诊断:1.宫内孕单活胎臀位;2.胎盘脐带帆状附着;3.羊水过多.
作者:韩彬;刘凤芹;李春媛;章国荣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肝泡球蚴(HAE)病的B超声像评价其临床分型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7例HAE患者B超声像图及血清sIL-2R水平测定,并以12例健康人作对照,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HAE患者sIL-2R浓度均质为316.18±265.51pg/m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2).以对照组上限(115±68.95pg/ml)为界,17例HAE患者中之11例sIL-2R高于此值,病灶大直径大于6cm,B超声像以巨大非均质性高回声损害为主,部分伴有门V.,下腔V.和胆囊壁的损害,它们分别属于HAE的I型和P型的P4,P3和P2级;低于此界值的6例中的5例,病灶大径在5cm以下,B超声像以高回声或伴有部分钙化的结节性损害为主,属P2和P1期.结论:sIL-2R水平测定可作为HAE临床分型的指标之一.其水平增高表示AE病变的进展期,反之表示病变初期或稳定阶段.
作者:史大中;李富荣;Bartholomot B;Vuitton D A;Craig P S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手术和病理结果.方法:16例XGC(男6例,女10例,年龄43~78岁)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结果:16例XGC均合并胆囊结石,胆囊壁均见增厚4mm~15mm,其中1例合并肝浸润以致胆囊壁与肝实质无法分界.结论:XGC是一种良性慢性胆囊炎,可能发展成胆囊癌,尽管在组织学上具有特征,但是在超声上无明显特异性.
作者:陈曼;龚新环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平素身体健康,近日来发热,右上腹疼痛,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查体:右上腹触及一包块约5cm×7cm,压痛明显.临床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能.B超检查示:肝右后叶近肋缘角处探及一约6.1cm×3.8cm的实性均质低回声结节,向腹腔膨胀性生长,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外缘与腹壁及含气肠管相邻,但界限清晰,余肝内回声均匀,血管走向清晰.胆囊大小6.0cm×2.5cm,壁光滑,胆汁透声良好.B超诊断:肝右后叶实性占位,考虑为外生型肝癌可能.CT检查诊断:肝右后叶实性占位,外生型肝癌.后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李玲;陈颖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例1 男,8岁.发现肝脏肿大10天,曾有腹痛,查体:右肋下,可触及-4cm×5cm肿物,质硬,压痛移动差.CT检查:肝右叶囊状占位性改变,不排除畸胎类肿瘤可能.
作者:黄丽英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的B型超声图像特点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对42眼玻璃体积血的B型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积血的形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量、时间及玻璃体的性质,其后运动与回声反射的强度相联系,提出粘滞性与成形性是玻璃体积血的两大超声特点.结论:B型超声有助于临床诊断玻璃体积血.
作者:梁慷;卞征;梁平;卞春及 刊期: 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