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对比

王峰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发作, 重度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不同时机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时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A组早期行有创机械通气(发病6h内或立即出现机械通气指征),B组6h后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A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短于B组,治疗后FEV1%、FEV1/FVC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应在早期或出现机械通气指征后,立即开展有创机械通气,能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DVT(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分别对其进行X线静脉造影和CDUS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CDUS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静脉造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可对血栓形成部位、管腔阻塞情况做出准确诊断,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廉价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匡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造影成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新型声学造影剂也得到推广应用.医学超声在肝脏、胰腺、肾脏、心血管疾病等诊疗方面显示出明确的临床价值,使超声医学从解剖成像技术深入到功能性成像的应用领域.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也得到广泛开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受到了广大医院与患者的认可与推崇.然而,由于其开发与应用实践较短,尚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为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作者:王虎林;唐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2例妇科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21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没有中转开腹的情况,术后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5-7天全部出院.卵巢囊肿位于卵巢门外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不存在明显差距,而卵巢囊肿在卵巢周边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囊肿卵巢门外实施创面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的储备功能无较大影响,对囊肿卵巢周边患者建议实施缝合止血方法,掌握好缝合深度.

    作者:简秀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实践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社区的116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或慢性病有效控制情况.结果:管理后,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72.41%,糖尿病控制率为75.00%,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实践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病情,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楼屹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方子芳;杨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处置,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越低,患者病情好转现象越明显.结论:应加大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评估急诊患者病情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缩短患者的急诊留观时间,降低患者因病情延误导致的死亡率.

    作者:祖丽比艳木·吾斯曼;李玉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70例高黏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平均每组35例高黏血症患者,两组高黏血症患者均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对照组高黏血症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高黏血症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高黏血症患者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黏血症患者治疗效率(94.29%)比对照组高20.00%,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高11.4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用三氧大自血治疗高黏血症,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朱丽丽;宁飞宏;和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病患者的治疗中以透明质酸钠行腔内注射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案.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于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24±0.17)个月.治疗显效患者27例,治疗有效患者60例,治疗无效患者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海峰;郭守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ICCC框架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简述了慢性病的背景,分别介绍了CCM模型及ICCC框架的概述、对我国具体实施ICCC框架的地区进行总结回顾分析,提出建立我国自己的慢性病照护理论和模型、结合我国医改构建信息化慢性病照护管理系统、鼓励全国多省份实施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以及加强全科医护人员团队建设的建议,供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林鑫;吴善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方法:纳入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增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并于1年后随访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RP、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两组的疗效、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RP、NT-proBNP水平以及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OD、LVEF以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远期预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傅辛存;张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及保健对策

    目的:对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地区干休所老人70位进行调查,并对独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对策进行分析.结果:独居老人焦虑性失眠、孤独、抑郁以及寂寞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独居老人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对各方服务以及资源进行调动,通过相对完善的保证服务对策,改善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作者:曹文广;张立生;杨述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益生菌、序贯疗法联合使用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给予的序贯疗法的对照组与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各2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5.0%);HP根除率(95.8%)高于对照组(70.8%);不良反应率(8.3%)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早期疼痛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疼痛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300例均为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各15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增加早期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各阶段观察组疼痛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7%与对照组12.67%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加强早期疼痛护理可快速减轻疼痛程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宫美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Focus-PDCA程序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FOCUS-PDCA程序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用于临床研究的2017年7~12月我院无痛分娩的35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研究组,产后尿潴留43例,对照组产妇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妇女采用T型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的依据.依据FOCUS-PDCA程序,用九步法分析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各个环节;本文在明确组织领导的前提下,找出了产科无痛分娩过程中产后尿潴留的易感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实施方案.重视检查和推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纠正相关的护理流程和制度.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观察组产后排尿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PDCA方案可提高无痛分娩护理质量,减少无痛分娩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芳;杨梅;吴宏荷;张丽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补阳还五汤在中风后遗症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应用中医补阳还五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共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60例患者则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仅为78.30%,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显著的效果,该中医药治疗方案可加以应用并推广.

    作者:费薛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模式.方法:以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为研究现场,将发现384例的高血压病例纳入高血压病例管理专案,探索基于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模式并对项目实施效果运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管理周期为2年.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后的吸烟、过度饮酒、食盐过量、运动缺乏、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管理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皆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基于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实施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川;朱利;黄万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山西大同地区老年人群确诊高血压的患者233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和非老年高血压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脉搏、血压),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尿酸、尿蛋白)及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的检查,比较两组资料.结果:两组高血压分级均以2级高血压患者多见,老年高血压组脉压差增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老年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1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差异显著(p<0.05);老年高血压组陈旧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脑梗塞、血尿酸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多数以单纯期高血压(ISH)为主,ISH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易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其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

    作者:李菡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行TACE后形成胆汁瘤的36例患者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7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后,症状均改善.全部患者出院时肝功能正常.结论:PTCD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黄疸和胆道引流管护理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琴;练贤惠;劳凤冰;宋晓依;吕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公共营养师培训现状与思考

    目的:对于公共卫生营养师培训现状的介绍以及问题的思考.方法:我们随机挑选了本市几个有代表性的培训机构内的公共营养式学院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描述的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分析统计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我们了解了目前我国公共营养师的培训现状,也存在学员缺乏医学背景、学历较低、素质较低,培训老师质量良莠不齐、重经济效应而不重视教学质量,培训机构考核与培训不分离,纯背而不与实际结合等问题.结论:公共营养师培训现状鱼龙混杂,要针对证书问题和培训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要提高学员参与培训考试门槛,保障学员质量,培训机构要培考分离,保证营养师的真才实学.

    作者:谌君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