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王洪涛

关键词: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尿常规
摘要:目的:将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应用在尿常规检查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相关数据资料是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收入的32例尿常规检查患者,对32例患者均予以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检测,计算32例患者采取不同检测方法的白细胞阳性合计率、红细胞阳性合计率.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显微镜检测法的白细胞阳性合计率、红细胞阳性合计率比较于尿干化学检测法更高,P<0.05,表明数据检测以及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的白细胞阳性合计率、红细胞阳性合计率比较于显微镜检测法,P>0.05,未表明数据检测以及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采取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均得到良好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对其生化指标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疾病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方式完成护理;观察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优质护理方式完成护理;终就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选择优质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加以干预,对于患者系列生化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康复.

    作者:李明;徐秀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将98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服用氨氯地平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重视.

    作者:王宁;马骏;王兆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山药复方醪糟的研制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山药粉、藕粉研制风味独特的复方山药醪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以感官指标评分,确定山药复方醪糟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佳配方为山药粉添加量为3%、藕粉添加量为3%、酒曲添加量为1%,发酵时间为2d.在此条件下可以制出醇香,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回味悠长的复方山药醪糟.

    作者:赵志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予以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中选取48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2组,各24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正畸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固定功能、美观功能、舒适功能以及咀嚼功能等.结果: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临床疗效较低,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均较高,口腔功能评分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予以口腔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的美观度,提高口腔功能,有助于口腔健康.

    作者:杨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2/64),远高于对照组的85.9%(5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4/64),远高于对照组的18.7%(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治疗肺结核病,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小儿麻醉中应用喉罩麻醉方式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效果对比情况

    目的:对比喉罩麻醉方式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6例婴幼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进行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58例,进行喉罩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对照组为17.24%,差异明显(P<0.05).结论:喉罩麻醉应用于小儿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麻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锴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医院药库管理工作是医药产业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探索提升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首先分析了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概念及重要性,然后从医院药库储存药品条件不合格、医院药库药品储存管理混乱、医院药库对特殊类药品疏于管理三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医院药库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从加大对医院药库设备器材的资金投入、明确采购与供应的关系,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对医院药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几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提高医院药库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策略.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探究下肢骨折手术的佳麻醉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年做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治疗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与治疗情况,调查患者及家属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当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治疗活动,均无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运动阻滞恢复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麻醉方法缩短,麻醉效果较好,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5.9%.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恢复时间均有所缩短,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共计90例,2016年10月~2018年1月是收治时间,采用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方法进行治疗,分析60例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90例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中,视力明显提高的患者有83例,眼压明显变低的患者有87例,房角完全开放的患者有65例.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方法对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予以治疗,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操作安全性极高.

    作者:杨义;蔡戈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TAPP术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APP)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双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给予观察组TAPP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与观察组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术既可缓解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疼痛程度,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吴卫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龙胆泻肝汤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46例):选择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选择西医常规疗法+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终就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43%)对比,观察组(97.83%)获得显著提升(P<0.05,X2=718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选择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对于急性胆囊炎疾病整体疗效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董淑华;鲁国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乳腺癌术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优良率98.46%,远较对照组的83.08%高,且观察组WMFT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方案,有利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作者:王玉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毛细支气管患儿(收治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取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儿都给予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活性丫型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评价活性丫型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回顾性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收治的124例患者,根据节育器类型,分为两组,应用TCu220C-IUD普通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4),应用活性丫型节育器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70),比较两组患者节育器使用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比较节育器续用率,研究组为94.28%,对照组为79.6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统计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16.67%,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丫型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应用价值高,不仅可提高续用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韩玉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的具体作用

    目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探究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中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脊椎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椎结核患者58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脊椎结核患者受累椎体119个,包括单椎体6例(10.35%),双椎体34例(58.62%),3个椎体10例(17.24%),4个椎体受累8例(13.79%);T1W1多为均匀低信号,或见混杂信号;T2WI多为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MRI增强,病灶增强不均匀.结论:以往脊椎结核的诊断以X线检查为主,CT在显示椎弓根及骨破坏方面较X线占优势,而核磁共振则能清晰显示脊椎结核椎体及椎间盘破坏程度、神经系统损伤以及椎旁脓肿等诸多伤害,因此具有良好的结合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梁昌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PCI与静脉溶栓治疗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急诊PCI组和静脉溶栓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血管再通率(94.29%)、ST段回落[(0.16±0.02)mm]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14%)各指标均优于静脉溶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再通率,促使ST段回落,而且安全性高,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案,效果优于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帆;陈莉;刘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感冒后咳嗽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及蓝芩口服液(笔者选用目的:基层医生简单易用),对照组给予抗菌素及镇咳药(笔者故意选用,因为基层医生广泛使用),分别在治疗前、后3、7、14天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46.67%,对照组治愈率为2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蓝芩口服液对感冒后咳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洪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5例,对其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之后患肢运动功能较治疗之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之后VAS、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之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海;钟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在医院管理中实施病床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医疗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住院患者比例逐年增多.住院患者对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素质及住院环境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床是医院体系中基本的组成单元,医院的管理工作和医院的全面发展受到病床管理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为了更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科学评价病床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医院病床的利用率,对病床进行分类管理有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