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夹角和肠系膜上动脉流速峰值相关性的研究

王佩新;张秀平;曲建民;宋广学;孟宪宗;范国明;张志志

关键词:超声检查, 角, 最大流速, 腹主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收缩期峰值流速
摘要:目的 超声测量正常成年人腹主动脉(abdominal artery,AA)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 之夹角及SMA收缩期峰值流速(maxmum velocity,Vmax),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测量63例正常成年人AA与SMA之夹角及SMA的Vmax,所测量角度以≤30°,31°~ 60°,≥61°进行分组,对SMAVmax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 正常成年人AA与SMA之夹角分布范围20°~ 130°,以角度分组后,SMA的Vmax有显著差异.结论 提出正常成人AA与SMA之夹角范围及分组后SMA的Vmax正常参考值范围.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中晚期胎儿体表结构和脊柱的三维超声成像

    近年来,三维超声诊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尤其在产科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已进入临床实用阶段,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可提供更丰富的空间位置信息,可作为二维超声的补充.

    作者:吴敏;邓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腺黏液性囊腺癌超声表现2例

    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C)是乳腺黏液癌的一种罕见类型[1],形态学上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非常相似.目前,尚未见有关其超声表现方面的报道,现将我们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乳腺黏液性囊腺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乳腺罕见癌的认识以及它与常见乳腺肿物声像图表现上的异同.

    作者:王萍;何澎;戴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及19例正常者进行对照检查,分别检查腹主动脉(AO)与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左肾静脉受压处前后径(b)、受压处前方左肾静脉宽处内径(a),受压处左肾静脉内峰值血流速度(Vp)、峰值血流加速时间(AT).结果 全部受检者均可见AO与SMA之间的LRV不同程度受压,但两组间b、a/b、Vp及A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快速、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宝文;新柳;马志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超声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和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对47例(56只)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进行探测,年龄12~84岁,平均41.3岁,右乳病变22例,左乳病变16例,双乳病变9例,对双侧乳腺进行测量.结果 男性乳腺发育症表现为以乳头为中心呈盘状或偏向一侧的扇状低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其内可见向乳头方向聚拢的管状回声.正常乳腺前后径平均为5.37 mm,上下径平均为8.72 mm,病变乳腺前后径平均为8.89 mm,上下径平均为22.95 mm,正常与病变乳腺各测量值有显著性区别(P<0.01).结论 男性乳腺发育症根据临床表现、声像图特点,很容易作出正确诊断,但应进一步寻找致病原因,避免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治.

    作者:于诗香;王雪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畸形,主要病理改变是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纤维化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导致斜颈.及时地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所发现的2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淑华;朱晓萍;刘居喜;肖春华;蒋丽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女婴卵巢致腹股沟斜疝嵌顿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2个月大.无明显诱因啼哭,查体:心肺(-),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左腹股沟区可触及一杏仁大小结节,边清,活动度大,不能还纳腹腔,压之啼哭更甚,临床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并嵌顿,彩超检查:左腹股沟区见一结节,大小约2.5 cm×1.5 cm,内见散在分布的小囊泡,直径约0.4 cm,结节周边见少量液性暗区,CDFI示结节外上端数条粗大血管与腹腔相连,提示:左腹股沟斜疝并嵌顿(卵巢)(图1).

    作者:宋宴鹏;葛桂霞;刘丽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头瘤样尿道炎伴肾积水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19岁.因持续性左腰部疼痛1周入院,外院查B超示左肾轻度积水.入院后查体左腰部叩痛明显,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超声所见: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集合系统分离前后径1.5 cm,左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内径0.6 cm.

    作者:赵欣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早孕患者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根据术前、术中、术后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及术后随访结果与34例传统无痛人流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具有比传统无痛人流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少,无明显后遗症的特点.结论 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家林;薛友海;陈桂兰;殷军;况安静;周兴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诊断胎儿鼻骨发育不良1例

    患者,29岁.孕2产1,现孕23周,为第2胎,2005年9月22日来我院产前常规检查.应用ATL HDI 4000全数字化彩超仪,二维超声检查:双顶径5.8 cm,枕额径7.4 cm,头围21.6 cm,股骨长5.2 cm,胎心率158次/min,脊柱排列整齐,羊水指数5.1 c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厚度2.4 cm,成熟度0级;胎儿双侧脑室宽1.6 cm(图1),可见脑中线左右摆动;胎儿面颅显示不清,未探及鼻骨及相应软组织回声,于鼻根部可见梨形带蒂软组织赘生物约2.2 cm×1.3 cm,漂浮于羊水中(图2).

    作者:陈文雪;吴小华;田素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脓肿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肾脓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引流,局部保留抗生素.结果 21例病例全部治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脓肿安全,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鹏;吕斌;殷军;谭金春;庞玉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恢复情况的观察

    目的 应用B超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恢复情况.方法 我院对2005年2月~2006年2月500例剖宫产术后常规于术后第4 d行B超检查患者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不同愈合情况再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患者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按声像图表现分为4型:1.子宫切口愈合良好413例(占82.60%);2.宫腔积血192例(占38.40%);3.宫旁血肿13例(占2.6%);4.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4例(占4.8%).结论 B超能动态观察剖宫产术后宫腔积液及切口变化情况,对防治剖宫产后术后病率及晚期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金亦微;胡群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闭锁2例报告

    例1:女,16 d.口唇青紫16 d,皮肤黄染12 d,于2005年9月1日早上9:30 min由门诊以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先天性心脏病收入院.患儿出生时开始有口唇发绀,呕吐、吸乳时发绀加重伴颜面、肢端稍青紫,无气急,多汗,尿少,浮肿.

    作者:王惠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观察腹直肌内动脉对转移肌皮瓣手术的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扫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大血流速度.结果 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 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症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作者:胡晓娟;陈越秀;杜领娣;刘俭;宋慧锋;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门静脉高压脐静脉再通的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对脐静脉开放的价值以及脐静脉与腹壁静脉侧支、附脐静脉的关系.方法 对57例门脉高压脐静脉再通患者行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与门静脉高压脐静脉未开放组比较腹水征、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发生率和肝功能改变.结果 单支细管状扩张扭曲25例;单支粗管状扭曲扩张11例;多支细管状扩张扭曲12例,多支粗管状扩张扭曲9例,在超声切面图像上表现为在圆韧带内见单个或多个或无回声团块.在脐孔上方穿过腹壁肌层与上腹部腹壁浅静脉相延续18例;与脐部周围血管相延续39例.脐静脉开放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 门脉高压时与门脉左支相连的侧支静脉为脐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脐静脉及附脐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血流特征.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朱彩霞;方华;唐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排卵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排卵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对不孕症促排卵治疗者,通过声像图重点观察58例78个周期卵泡的大小、内部回声、形态、数量.结果 58例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阴道超声监测,其中50例成功排卵,共监测64个周期平均观察1.28个周期,8例排卵失败,共监测14个周期,平均观察1.75个周期.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不孕症排卵的监测,了解卵泡发育情况,指导不孕症患者的用药,了解卵巢功能及掌握同房的时间有直接的指导价值.

    作者:陈晓慧;程祥勇;曲国田;兰英;李翔;何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胎儿的泌尿系异常

    目的 探讨胎儿泌尿系异常各种声像图表现及这类胎儿伴发的其它系统异常.方法 回顾分析65例泌尿系异常胎儿声像图特征,全部病例经引产后病理或分娩后新生儿随访证实.结果 65例泌尿系异常胎儿病例中肾积水29例,孤立性肾囊肿3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0例,多囊肾7例,肾发育不全5例,肾缺如3例,肾肿大2例,输尿管囊肿4例,巨大膀胱1例,膀胱外翻1例.伴发其它系统异常共14例.结论 超声在诊断胎儿泌尿系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曾云;范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阴茎根部异位前列腺并感染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29岁,农民.发现阴茎根部肿物2年,伴反复发热,疼痛,加重3 d .

    作者:陶海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胆总管蛔虫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54岁,农民.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4 h,休克1 h,伴呕吐数次就诊.查体:急性病痛面容,剑突偏右侧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墨菲氏征(±),血常规:血细胞12.7×109/L,中性82%.超声检查:胆囊大小8.7 cm×3.5 cm,壁厚0.3 cm,光滑,胆汁透声性尚可,囊内未见异常,左右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明显扩张,内径1.4 cm,显示段长5.9 cm,内显示约4.8 cm×0.6 cm双线状长条形的平行的高回声带,后方无声影,呈弯弧形,前端圆钝,形态自然,边缘清晰,探头加压可见蠕动(图1),超声诊断:胆总管蛔虫.患者经住院解疼止痛驱虫治疗,腹痛消失,第3 d复查,超声检查,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囊内未见异常,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经多切面仔细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自述,于昨晚粪便内排出2条活蛔虫.

    作者:靳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吸烟者颈动脉的检测

    目的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长期吸烟者颈动脉内膜的状况,探讨长期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38例年龄≥50岁的长期吸烟者和35例同龄健康不吸烟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主要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和类型.结果 长期吸烟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粥样斑块的检出率及斑块的数量均高于不吸烟组,且与吸烟年限及吸烟量成正相关.结论 长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观察颈动脉内膜状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数目,了解管腔有无狭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斑块数目可反映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不仅对脑梗死患者提供诊断指标,而且对那些无症状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能作出较早预报,在及早治疗和有效的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玲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颈动脉体瘤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25岁.因右侧颈部包块3个月而就诊.经常感头晕,包块下压时有疼痛感.无昏厥,无进行性吞咽困难,无声嘶.超声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一实质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大小约29.0 mm×19.0 mm×14.0 mm.右侧颈内外动脉间间距明显增宽,且颈内外动脉轻度受压.CDFI:团块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横切面及纵切面扫查均可见该团块围绕颈内外动脉,并可见颈外动脉的分支直接进入团块内(图1,2).超声诊断为右颈部实性包块-颈动脉体瘤(包裹型).CT示:右颈动脉分叉处结节影,以颈动脉体瘤,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

    作者:刘佳明;董丽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