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对照分析

吴智高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不同麻醉方法, 效果对照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对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效果;高血压 、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动脉血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 、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血气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改善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方法:经研究决定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了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其进行了单一药物和联合药物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的对比,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单一甲硝唑治疗方法,P<0.05.结论:医院结合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同时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12至2017.12)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细节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运用细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后,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葛星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氧氟沙星眼药水联合地塞米松、羟苄唑眼药水在红眼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眼药水联合地塞米松、羟苄唑眼药水在红眼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0.3% 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行氧氟沙星+地塞米松+羟苄唑滴眼液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红眼病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1.43%,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5.71%,较对照组的高出约24%,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为显著(P<0.05).结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兆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妇消炎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盆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葡股份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和血气、炎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和血气 、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8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 、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12% 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明显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BN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气和炎性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李广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平均时间是(6.31±2.14)d,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是(10.66±3.57)d.对照组的两项指标为(9.73±2.65)d,(15.69±4.38)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缓解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夜间有持续咳嗽的症状,因为刺激导致的咳嗽,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临床中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中医和西医治疗两种方式,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比较短,治愈效率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舒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肛肠手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140例肛肠疾病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有40例甲级愈合,27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观察组有60例甲级愈合,10例乙级愈合,0例丙级愈合,两组的愈合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突出(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8.1±0.9)天,共有45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度是64.3%;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4.9±0.3)天,共有60例满意,满意率是85.7%.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路径的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比较高,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短,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许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UA患者应用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U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汤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胸痛与心肌缺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胸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UA患者,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联合治疗可降低hs-CR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体会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间诊治的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及研究统计,并体会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为62%(62例)、有效率为34%(34例)、无效率为4%(4例),总有效率为96%.本组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患者的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为8%(8例),其中有2例(2%)在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问题(分别为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1例 、暂时性损伤1例),有3例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复发率为3%),术后出血1例(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2%),均不存在肿瘤转移的现象.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术后复发情况少,患者预后普遍良好.

    作者:魏艳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替硝唑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80例观察实践思考

    目的:对替硝唑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80例患者的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均分牙周炎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替硝唑对其进行综合系统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基本的治疗方式对其治疗.结果:实验组牙周炎患者采用替硝唑牙周综合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治疗牙周炎患者,采用替硝唑牙周综合系统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疼症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有了良好的改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善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的对比分析

    目的:本研究采取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对于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的效果予以分析 、对比.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取的实际水样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中大肠菌群的结果采取传统多管法检测及酶底物法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对于选取的20份水样行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2组的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对比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采取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对于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的效果显著,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其酶底物法可取代多管发酵检验的方法,以此评价水质的微生物情况,可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生活质量.

    作者:梁海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作者:杨祝;张刚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养胃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养胃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养胃汤,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上腹隐痛 、反酸嗳气 、腹胀 、食欲下降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廖庆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时的应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 2015 年 6 月 - 2017 年 6 月我院收住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妊娠的产妇中选取 184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宫颈条件的成熟度分为两组 :观察组包括 104 例产妇 ;平均年龄(30 .42)岁 ,平均孕周 39 + 2 周 ;对照组 80 例产妇 ,平均年龄 29 .42 岁 ,平均孕周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 ,P》0 .05 有明显差异 ,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

    作者:金凤;任淑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惊厥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惊厥患儿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的总满意率,研究组经护理体温 、复发次数 、发作间隔时间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综合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营养状态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患者的影响,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收治的50例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安慰剂,观察组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以及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对照组为48.0%,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营养指标明显降低.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明显的减轻乳腺癌辅助化疗后患者的胃肠道不适,并一定程度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的临床疗效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区段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不同时段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罗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就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临床对本病的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病程较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且用药量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其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84.8% 的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患者满足B诊断,有81.82% 患者不能满足C诊断,其偏头痛类型主要为可能性偏头痛.结论:慢性偏头痛临床特征明显,临床诊断时如果将CHD-Ⅲbeta版诊断标准中的C.3项变为可能性偏头痛更适合临床诊断.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十宣刺血疗法治疗外感发热验案一则

    病历介绍吴某 ,女 ,71 岁 ,2018 年 2 月 23 日就诊 . 主诉 :反复发热 3 天 ,再发伴汗出 2 小时 . 病史 :患者 3 天前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 ,高达 39 ℃ ,伴咳嗽 ,咳吐黄色黏痰 ,遂至我院住院治疗 ,立即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肌注以快速退热 ,后体温逐渐降至 37 ℃ . 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CRP :77mg /L ,拟予头孢唑肟针联合喜炎平注射液以抗炎抗感染治疗 . 治疗期间患者仍反复发热 ,尤以下午 15 :00 - 17 :00 为重 ,体温呈进行性升高 ,高达 38 ℃ ,运用物理及药物等多种方式降温 ,效果不佳 . 今日 2 小时前患者再次起热 ,测体温 37 .5 ℃ ,嘱患者多饮水 ,30min 前再次测体温为 38 .2 ℃ ,考虑患者年龄较大 ,并多次使用赖氨匹林注射液 ,副作用较大 ,主管大夫建议行使外治疗法以泄热退烧 . 经人介绍遂来我科就诊 . 刻诊 :面色潮红 ,身体偏胖 ,语声适中 ,发热 ,体温 38 .3 ℃ ,汗多 ,咳嗽痰稠 ,咽部红肿 ,不思饮食 ,眠可 ,小便偏黄 ,大便较干 ,舌苔黄腻 ,脉浮数 .

    作者:杨蕾;王振楠;李景新;张淑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方法 、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等等.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 RI检查得到确诊,侵袭性脑膜瘤的肿瘤部位分布情况以及手术方法如下:16例(32.0%)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1例(22.0%)肿瘤位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13例(26.0%)肿瘤位于小脑天幕及小脑半球,5例肿瘤(10.0%)位于嗅沟,4例(8.0%)肿瘤位于蝶骨嵴,1例(2.0%)位于脑室内;SimpsonⅠ 级切除26例,占比为52.0%,Ⅱ 级切除14例,占比为28.0%,Ⅲ 级切除9例,占比为18.0%,Ⅳ 级切除1例,占比为2%.本研究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患者死亡,术后经过相关随访,2例患者发生复发情况.结论:侵袭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明显,临床不难诊断,根据侵袭部位 、肿瘤大小 、患者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沙力江·艾尔肯;蔡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