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应用价值分析

姜璟璟

关键词:手法按摩, 情志护理, 中风恢复期, 临床效果, SAS评分, SDS评分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患者中风恢复期中联合应用手法按摩与情志护理所起到的临床康复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自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已经处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并依据掷骰子原则将76例患者分为36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将单纯采用手法按摩进行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应用手法按摩与情志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临床疗效 、SAS评分 、SDS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联合应用手法按摩与情志护理干预对处于中风恢复期患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且能够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促进中风后遗症得到大幅度好转,临床上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患者中风恢复期中联合应用手法按摩与情志护理所起到的临床康复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自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已经处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并依据掷骰子原则将76例患者分为36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将单纯采用手法按摩进行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应用手法按摩与情志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临床疗效 、SAS评分 、SDS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联合应用手法按摩与情志护理干预对处于中风恢复期患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且能够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促进中风后遗症得到大幅度好转,临床上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作者:姜璟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对策

    目的:对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对手术中护理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制定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操作,贯彻执行,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会流程和感染知识相关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水平和素养,让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并且对术中护理进行了监督和考核,强化管理制度,优化手术护理流程.结果:经过护理后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了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手术中的感染控制能力明显提升,对医护人员感染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查,回答准确率从之前的60.23% 提升到了98.71%.医护人员护理知识增加的同时,护理技能也得到了深化,护理水平明显提升.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以往经常被忽视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不佩戴口罩,无菌操作不规范等等,随着手术护理的完善,护理的质量明显提升,护理缺陷相比同期降低了76.23%.之前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是0.41%,现在是0.17%.结论:术中护理管理强化能够获得较好效果,降低手术感染几率,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郑爱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对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使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血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0.00%,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曲美他嗪和舒血宁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韩永明;庄德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对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给予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同时收集2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 、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均高于对照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甲减患者肝功能检测的结果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接受肝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中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根据接收的10例内分泌科甲状腺减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病程均在1年以上,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肝功能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结果:全部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 T),碱性磷酸酶(AKP)及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上升的情况,该结果表明患者的肝功能均存在损伤,个体受损程度不同.结论:甲状腺减退对患者的肝功能会产生危害,导致肝功能损伤,为患者治疗时要对肝功能进行检测,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因此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临床价值比较高.

    作者:冯丽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十宣刺血疗法治疗外感发热验案一则

    病历介绍吴某 ,女 ,71 岁 ,2018 年 2 月 23 日就诊 . 主诉 :反复发热 3 天 ,再发伴汗出 2 小时 . 病史 :患者 3 天前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 ,高达 39 ℃ ,伴咳嗽 ,咳吐黄色黏痰 ,遂至我院住院治疗 ,立即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肌注以快速退热 ,后体温逐渐降至 37 ℃ . 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CRP :77mg /L ,拟予头孢唑肟针联合喜炎平注射液以抗炎抗感染治疗 . 治疗期间患者仍反复发热 ,尤以下午 15 :00 - 17 :00 为重 ,体温呈进行性升高 ,高达 38 ℃ ,运用物理及药物等多种方式降温 ,效果不佳 . 今日 2 小时前患者再次起热 ,测体温 37 .5 ℃ ,嘱患者多饮水 ,30min 前再次测体温为 38 .2 ℃ ,考虑患者年龄较大 ,并多次使用赖氨匹林注射液 ,副作用较大 ,主管大夫建议行使外治疗法以泄热退烧 . 经人介绍遂来我科就诊 . 刻诊 :面色潮红 ,身体偏胖 ,语声适中 ,发热 ,体温 38 .3 ℃ ,汗多 ,咳嗽痰稠 ,咽部红肿 ,不思饮食 ,眠可 ,小便偏黄 ,大便较干 ,舌苔黄腻 ,脉浮数 .

    作者:杨蕾;王振楠;李景新;张淑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辅助应用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辅助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腰硬联合麻醉效能;心动过缓 、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指标.神经阻滞维持时间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 、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维持时间 、疼痛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可更好减轻疼痛,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恢复快,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57例,均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增加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增加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80.7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02% 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选择替米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不良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孟洁;郝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对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46例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23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23例在常规对症处理下接受氯吡格雷口服,1个疗程后,对两组的血清hs-CRP、TNF-α 及s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s-CRP、TNF-α 及s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与sICAM-1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而TNF-α 指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氯吡格雷治疗,对调节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上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在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根尖周炎患者11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则予以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成功率 、就诊次数以及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6.36%,与参照组的94.55% 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次数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与常规治疗相似,但可以有效节约治疗时间,应当将这一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宋文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研究互动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互动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3月-2017.5月间收治的124例骨科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2例,干预组接受互动式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60例(96.77%),高于对照组47例(75.81%),(χ2=18.568,P<0.05).结论:科室为骨科住院患者提供互动式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浩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作者:杨祝;张刚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分析

    目的:探析小儿哮喘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100例小儿哮喘患者,纳入研究组 、对照组,均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研究组哮喘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作 、急救 、入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加强健康教育可提升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率,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值得推行.

    作者:柳振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在阑尾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阑尾周围脓肿病患6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治疗.结果:本组60例病患都全部治愈,切口甲级愈合49例(81.67),乙级愈合7例(11.67%),丙级愈合4例(6.67%).60例病患在术后都未发生腹腔内出血 、肠瘘以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9.1±1.3)d.结论:积极采取切开排脓并黏膜下切除阑尾疗法对阑尾周围脓肿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 Ⅱ 期阑尾切除风险,建议采纳和使用.

    作者:黄斯诗;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选取82例2016年7月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参考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进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7.07% 、14.63% 、4.87% 、14.63%)明显低于参考组的患者(39.02% 、53.65% 、31.70% 、36.58%),研究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41.73±2.82、40.59±2.53、40.28±2.67、40.26±3.10)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的评分(36.21±2.58、35.84±2.41、35.33±2.56、36.35±2.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王长英;王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流产后健康教育(HEAA)对女性控制再次意外妊娠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流产后健康教育(HEAA)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100例为实施HEAA前的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人工流产患者100例为实施HEAA后的观察组,对比分析她们1年有效避孕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避孕知识知晓评分及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意外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A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指导避孕知识,能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作者:林庆军;王秀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小儿骨折患者,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6)与参照组(n=36),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予以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组患儿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比例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骨折患儿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患儿家属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出院后护理工作的进行,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阿尔祖古丽·吾吉;宋羽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常见护理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综合分析妇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对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干预,有助于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改善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作者:宋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 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78%(P<0.05).② 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28.3±29.48)d,对照组为(143.4±31.49)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陶宋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体化营养和锻炼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和锻炼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常规健康指导的28例产妇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接受个体化营养和锻炼的28例产妇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个体化营养以及锻炼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不仅可以改善产妇血糖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覃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