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喜平
1999年1月~3月,笔者对福建省永安上京矿务局所属的10个煤矿641例井下作业工人进行皮肤病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确;吕华;肖鹏;郭衍梁;张正绵;吴瑞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人从1999年10月~2000年12月应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GX-Ⅲ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治疗慢性嵌甲肉芽肿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琼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该病毒可在皮肤粘膜基底层及棘细胞层内大量复制引起病变,如果病变清除不彻底,则容易复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尖锐湿疣治疗前先用5%冰醋酸涂拭患处,有助于治疗者更清楚地观察病变所在,便于更好地清除病变.我们对照观察了60例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尚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睑黄疣疗效.方法:应用CO2激光机对56例睑黄疣进行烧灼,并设立以三氯醋酸点涂法作为对照组.结果:CO2激光组中56例痊愈18例,占32.14%,显效28例,占50.0%;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中38例痊愈7例,占18.4%,显效10例,占26.31%,总有效率44.7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331,P<0.01).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睑黄疣效果好.
作者:褚国弟;张国娣;杨德兴;陈太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从2002年2月~2002年4月采用随机开放的方法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性荨麻疹患者5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威萍;周再高;孙乐栋;温俊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提供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药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本市区100株解脲脲原体(UU)、50株人型支原体(MH)临床菌株对大环内脂类、四环素及喹诺酮类等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UU对大环内脂类中的交沙霉素敏感,MIC50为1μg/mL,MIC90为2μg/mL;对喹诺酮类以氧氟沙星效果较好MIC50为4μg/mL,MIC90为8μg/mL,而红霉素及四环素类的四环素和强力霉素均出现较强的耐药.MH对红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有高度抵抗作用,MIC均大于64μg/mL,但对交沙霉素和氧氟沙星较为敏感,交沙霉素MIC50为0.25μg/mL,MIC90为0.5μg/mL,氧氟沙星MIC50为2μg/mL,MIC90为4μg/mL.结论:本研究提供UU/MU耐药性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柯建良;苏坚;黄海花;吴志周;黄澍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对尖锐湿疣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激光、电凝、冷冻等物理治疗,或加用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全身用药,以及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等多种方法,但临床治愈率均不能达到100%.CA的复发率仍然很高,国内有人统计近期复发率达38%,国外报道达3%~95%.复发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患者非皮损区仍存在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而67%的潜伏感染可能出现复发,这可能是临床复发的重要原因.已有人[1]用PCR法在尖锐湿疣患者非皮损区及尿道检出HPV.在真皮也存在HPV,而治疗深度一般达不到真皮深层.
作者:杨庆永;尹方;廖元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性病后前列腺炎是性病科常见病,其症状反复,病程迁延.近年来,我们用益气固肾胶囊(原名固泄灵胶囊,大同光明制药厂生产)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9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裕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自2001年6月~2002年4月使用伊曲康唑(天津力生制药厂生产)治疗浅部真菌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林涛;邱耀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地区头癣现状及其病原体分布、流行情况.方法:对107例镜检阳性病发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107例患者中自癣81例(占75.7%),脓癣24例(22.4%),黑癣2例(1.9%),未发现黄癣.107例病发分离出5种共101个菌株,其中犬小孢子菌90株(占89.1%),须癣毛癣菌5株(4.9%),红色毛癣菌3株(2.79%),断发毛癣菌2株(1.98%),紫色毛癣菌1株(0.99%).结论:广东省中山地区头癣种类以白癣为主,脓癣次之,黑癣少见,黄癣基本消失,流行的病原菌以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占绝对多数.发病年龄以1岁~15岁的少年儿童为主,成年人少见.
作者:陆善词;梁连辉;陈述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黄××,男,58岁,因全身红斑3个月,上腹部痛2天入院.
作者:戚建明;陶峰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我们应用(天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莫家清宁丸治疗寻常痤疮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钺;崔成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幽门螺旋菌(HP)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本文检测了各种顽固性皮肤病患者HP的感染状况及Hp治疗后对各种皮肤病的疗效.
作者:何能清;彭学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所于2000年6月~2001年12月使用阿奇霉素(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和安体舒通并用治疗寻常痤疮35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华;徐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于2001年6月~11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40例扁平疣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曙光;李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口服氯氮平致银屑病加重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涛;施福明;王蓉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例中解脲支原体(UU)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耐药性.方法:应用肉汤稀释法对213株UU进行10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对UU敏感性较高的3种抗生素为:交沙霉素、阿齐霉素、美霉素.其敏感率分别为81.2%、79.3%、71.8%.而UU耐药性较高的3种抗生素为: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其耐药率分别为59.6%、47.4%、38.5%.结论:目前流行的UU菌株耐药形势严峻,对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彭向理;黄小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所自2000年1月~2001年2月试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CX-Ⅱ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传染性软疣10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女性外阴部增生性皮损的病种分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813例女性外阴部皮损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13例中发现各种皮肤病12种,其中与性接触传播密切相关的有尖锐湿疣、梅毒和传染性软疣(占67.04%).结论:女性外阴部增生性皮损在诊断时应注意各种疾病的鉴别,特别是性传播疾病.
作者:谭雪玲;程文海;周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