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钱利;贺彩华;杨予婉
目的: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充分认识到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良好的工作态度、保密的工作原则、行之有效的思想沟通是做好艾滋病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希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循证优质护理对基层医院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基层医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盲选法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循证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患纠纷发生率、投诉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5.00%、2.50%,和对照组的27.50%、30.00%比较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0%,和对照组的67.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实施循证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官淳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100%(40/4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谷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地尔硫卓与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8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盐酸地尔硫卓片与环孢素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SCr、KIM-1以及24h尿蛋白量、24h尿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SCr、KIM-1以及24h尿蛋白量均明显降低,24h尿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Cr、KIM-1以及24h尿蛋白量降低更加显著,24h尿量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地尔硫卓与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患者的肾功能当地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罗明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外科护士团队绩效影响,为提高护士团队绩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邵阳地区开展品管圈的四家医院的362名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参加了品管圈的外科护士为观察组,通科室围参加品管圈的护士为对照组,品管圈结束后采用护士团队绩效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结束后观察组团队绩效总分及任务完成、成员满意、团队持续、成员行为四个维度得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外科护士的团队绩效.
作者:朱魏芹;黄雅莲;方艳春;肖玲;罗香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对不同营养状况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90例病人中术后化疗营养状况良好的有27例,占据30.00%,轻度营养不良的有43例,占据47.78%,重度营养不良的有20例,占据22.22%,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00%;两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营养不良组病人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但两组病人的肝损伤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状况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病人的营养管理,降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结论:从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为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杜全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实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鸿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采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参考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硬通道多孔微创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参考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跟住院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但手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3.4%)明显低于参考组(17.0%)(P<0.05).结论:采用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的45例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升,研究组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陈志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1mm、3mm进行临床数据检测和分析,并对小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检测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应用放射CT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菡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肠镜前置透明帽治疗结肠无蒂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肠无蒂隆起性病变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普通肠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肠镜前置透明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无蒂隆起性病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肠镜前置透明帽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阐述其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利胆片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口服胆舒胶囊的方式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结论:在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加强胆舒胶囊的运用,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结石,改善患者的胆囊功能.
作者:董鹏;郭少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选取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中的100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筛选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50例家长未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家长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将常规组与研究组接种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因此,通过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规划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消除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偏见,有助于推动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地顺利进行.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60例LA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愈率.结果:LA后切开感染少,创口出血少,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快.结论:LA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于临床,随着LA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治疗阑尾炎中有多项优点,已逐渐被患者认可.
作者:王惠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社区128例婴儿,根据教育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64例,实验组6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知识普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婴儿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定期健康检查参与率及婴儿疫苗按时接种率依次为93.8%、96.9%和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70.3%和84.4%(P<0.05);实验组总知识了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促进社区婴儿家长在儿童保健参与率上的提高,增进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有利于改善婴儿健康,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德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自我保健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应用自我保健方法)和对照组(39例,应用常规保健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前后的心肺功能(心率、每搏输出量、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保健前心率、每搏输出量、6min步行距离等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后实验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每搏输出量、6min步行距离等心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保健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积极影响.
作者:武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采取股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技术联合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闭塞,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下肢动脉闭塞(多节段)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股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技术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治疗后的ABI变化以及再狭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前ABI评分(0.33±0.21)分,术后(0.84±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浅动脉支架发生再狭窄17例,髂动脉支架发生再狭窄3例,股总动脉未发生再狭窄.结论:股动脉内膜切除术+腔内技术联合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多节段)效果较好,为下肢动脉闭塞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韩涛;张树顺;郭亚民;康旭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抢救急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共90例急危重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治疗.研究组: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疾病以及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次数方面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者的好转率95.56%高于参照组的8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两组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对急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与机械通气、肠道外营养支持相联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海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的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5例患者则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PSG检测成功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进行睡眠监测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监测成功率,改善监测效果.
作者:柳萌萌;陶晓燕;李姣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