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

尹香兰

关键词:温馨助产, 护理干预, 实施方法,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时间、产后2h、24h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较少,且P<0.05.结论:产妇分娩期间应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并有效缩短分娩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梅河口市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的1200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3.9%;位列前4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23.1%)、糖尿病(8.4%)、慢性阻塞性肺病(2.7%)、冠心病(1.8%);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体育锻炼、食盐摄入量.结论:梅河口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预防和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陶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况进行论述分析.方法:选取128例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6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就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6.8%vs.79.6%].护理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为(6.9±1.7)分明显低于参照组(23.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产后抑郁的出现,使患者能够健康的生活.

    作者:何通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控制的作用讨论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份到2015年6月份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不给予护理,追踪两年,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的遵医行为,实验组遵医率为81.33%,对照组遵医率为54.66%,P=0.0014;实验组治愈率74.66%,对照组治愈率54.67%,P=0.0193;实验组复发率5.33%,对照组复发率17.33%,P=0.0343.P值均<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遵医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可以提高对肺结核疾病的控制.

    作者:戎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密闭空调环境对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密闭空调环境对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公司50名每天至少有8h处于密闭空调环境的员工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公司50名处于非密闭空调环境的员工作为对照组.两组员工均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表达水平检查,并将两组员工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IgG、IgA、IgE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在IgM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CD4+、CD8+以及CD4+/CD8+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D3+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密闭空调环境对于人体的健康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人们更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所感染,因此建议减少空调使用频率,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作者:靳俊丽;李阳亲;戎冬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肺结核的X线影像学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特征.方法:对40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X线确诊者38例,其中右肺23例,占60.52%,左肺15例,占39.48%;肺结核X线表现多变性、多形性,混杂存在.结论:X线检查对于肺结核病变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新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9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5例,护理组患者使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出血量(2854.2±152.3)ml,住院时间(5.8±1.5)d,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3212.6±189.4)ml,住院时间(9.8±1.7)d,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22%,略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在宫外孕大出血的患者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付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颅脑损伤术后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颅脑损伤术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颅脑损伤术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均38例,在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后,对患者医院感染率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后,试验组医院感染率为2.6%,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为21.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知识程度的掌握程度对比中,试验组总优良率为94.7%,较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71.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其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同时提高患者感染知识程度,以此降低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其护理效果相对比较理想.

    作者:杨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50(4.00%),对照组为12/50(24.00%),(P<0.05).术后10天,观察组血D2-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术后1d、术后10d的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吴金超;丰艳;齐红哲;樊佳奇;周家宁;周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溃疡性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9例,出血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3例、肺炎1例.对并发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做好临床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王京奇运用四生汤加减治疗脂肪肝的经验

    王京奇认为脂肪肝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与虚、痰、瘀、郁因素密切联系,脂肪肝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给予经验方四生汤治疗,并结合疏肝理气法、健脾化痰法、活血化瘀法、补益肝肾法等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世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实施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患者10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流程,研究组在常规门诊护理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04%,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86.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投诉率1.96%、护理纠纷率1.96%、护理出错率3.92%明显低于常规组13.73%、11.76%、13.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可以减少不良护理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门诊应用.

    作者:杨雪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30例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引发静脉炎的几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使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疗效以及FEV1、PEF改善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国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痴呆疾病用药研究技术发展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老年痴呆疾病会导致患者逐渐丧失认知与非认知功能,因此,对患者自理能力以及生活均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从而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由此可知,如何有效研究出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药物与方法是当前医药领域的一个主要任务.这篇文章重点分析了老年痴呆疾病用药研究技术发展.

    作者:马少华;杨俊法;周英楠;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将实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的组别设定为对照组,将实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的组别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检测符合率为96.88%,灵敏度为97.30%,特异性为92.50%;Tg水平为(715.26±90.23)ng/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运用于甲状腺肿瘤生化免疫检验中,可获得较高的检测符合率以及灵敏度、特异度,且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王红;党文水;于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12例,将其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n=56)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56).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就诊时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莉;汪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沈阳市胸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诊结核性脑膜炎病例109例,分别进行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法、脑脊液MGIT960培养、脑脊液LAMP法检测.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LAMP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9例患者中确诊为结脑的病例为81例,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法、脑脊液MGIT960液体培养法、脑脊液LAMP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4%(4/81)、28.40%(23/81)、58.02%(47/81),LAMP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58.0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45.16%,约登指数0.58.结论:LAMP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樊丽超;陈宇;朱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1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人.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之后分析比较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s用力呼出量(Fev1)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治疗之后的观察组paCo2、pao2和Fev1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8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符丽珍;张晓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介入栓塞与灌注化疗应用于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与灌注化疗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4例瘢痕妊娠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与灌注化疗治疗,随机抽选42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余下42例给予综合护理,设为综合组,评价患者心理状态,统计并发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综合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关于并发症,综合组发生率为4.7%(2/42),对照组为16.7%(7/42),综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妊娠,介入栓塞与灌注化疗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可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

    作者:付常平;冯慧敏;法淑春;唐伟亮;张宏;李朋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7.3±10.2)mmHg、(76.4±10.5)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4±11.4)mmHg、(89.7±11.6)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厄贝沙坦,可以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虎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