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卫华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社区128例婴儿,根据教育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64例,实验组6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知识普及,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婴儿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定期健康检查参与率及婴儿疫苗按时接种率依次为93.8%、96.9%和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70.3%和84.4%(P<0.05);实验组总知识了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促进社区婴儿家长在儿童保健参与率上的提高,增进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率,有利于改善婴儿健康,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德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及TSH水平在妊娠甲亢和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2017.01-2018.01在我院诊断为妊娠甲亢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诊断为Graves病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测量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明显低于观察组,而TSH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甲亢和Graves病患者在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之间差异性较为显著,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8例,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18例,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7±2.3)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2±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巍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10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4.23%,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在急性心梗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作者:雷永琴;崔萍;李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内镜下治疗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76例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11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将采取综合护理(38例)和常规护理(38例)的患者分别设为分析组和对照,就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4%)较对照组(76.3%)更高,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其负面情绪,保障其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治疗期间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溃疡性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9例,出血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3例、肺炎1例.对并发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做好临床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探讨引起这些风险发生的原因,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6月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及风险发生率.结果: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显示,骨科护理中发生的风险主要包括压疮、跌倒、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引起这些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护理、患者及环境等因素.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2%,投诉率为11%,风险发生率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9%,投诉率为1%,风险发生率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后,风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结论:骨科护理中,加强对风险的科学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建峰;冀红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在幼儿保健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60例体质多病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捏脊疗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儿未给予捏脊疗法,实验组30例患儿给予捏脊疗法,随访观察两组患儿预后.结果:随访观察发现实验组患儿治疗1年内发病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有18例患儿治疗显效,有11例患儿治疗有效,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体弱多病的婴幼儿给予捏脊疗法保健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力,减少患儿发病次数.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学院2017级学生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导师制教学模式.分析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生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导师制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平均成绩,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苏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血脂代谢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本次所选4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均于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选取的正常孕妇45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脂代谢的水平.结果:研究组TC(总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ApoB(载脂蛋白)、与ApoAl(载脂蛋白Al)、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参照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血脂代谢的水平检测,能够为疾病防治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赵翠红;晏敏;徐风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评价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成效.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牙体牙髓患者,对全部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相比对照组的38.24%,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体牙髓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其心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成效十分显著,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张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成本.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月12月收治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hs-CRP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心血管事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各项医疗支出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相较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好,使用成本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媛;谭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10月,选择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护理,选择同期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配合社区人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相关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和护理干预结束后10周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价,干预之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配合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维持稳定,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雪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文章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咳血患者进行临床的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56例肺结核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等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咯血时间、反复咯血的总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咯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反复咯血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肺结核咯血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咯血时间及咯血总次数,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慧;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血液细胞质量控制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某进修医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同血型的人群,通过科学检测方法对影响血液细胞质量的因素深入研究.结果:在不同抗凝剂配置比例中,血液细胞中WBC、RBC、PLT以及HGB均有所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防治在不同室温时间的检验结果中,血液细胞的形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对于检测结果准确度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抗凝剂的配置比例与在不同室温时间均对于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每一项环节,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徐新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HIV并HBV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改本地区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HIV并HB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患者为拉米夫定加齐多夫定治疗方案患者,研究组患者为拉米夫定加替诺福韦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ALT、AST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知,HIV并HBV感染采用抗病毒治疗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罗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选取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对象中的100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筛选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50例家长未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家长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将常规组与研究组接种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研究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因此,通过对儿童家长进行免疫规划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消除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偏见,有助于推动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地顺利进行.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入诊治的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50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以及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条件下实施压迫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确诊为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顺利实施压迫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4%(47/50),压迫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5.32±3.21)min.完成治疗后经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破裂口有效闭合、瘤灶变小或消失、瘤灶内有血栓形成,且血流信号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具有动态性、无创性以及可反复操作等特点,能够清晰观察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破裂口位置、瘤灶内有无血栓形成情况,已成为临床检查及诊断的主要手段,并且在超声监视条件下实施压迫治疗的疗效更加确切,具体操作方便又快捷,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作者:林雁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建立前后对各种肿瘤标本的影响,包括临床信息、组织学改变、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详细收录每个病例的临床信息,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建立前,各种肿瘤性标本均出现自溶、组织结构破以及抗原的丢失,这些导致ER、PR、HER-2的失表达,同时亦可导致EGFR基因检测的不准确.体系建立后则有效地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出现.结论: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的建立保障了肿瘤性标本的安全性,为准确的病理诊断、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指标的检出打下基础,是精准医疗的前提.
作者:张伟同;吴欢;王家玉;潘培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