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萍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建议进行分析.方法:选出2015年12月到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某进修医院妇产科接受并治疗的患者112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6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6例患者施以安全管理,比照两组总体满意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结果:组二患者的总体满意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安全管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成效尤为突出,能够极大地促使护理工作总体、合理、体制化地开展,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治观念与护理质量,全方位增强患者的总体满意率.
作者:祁春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简称:ERAS)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优化,综合运用多种医疗模式、手段,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机体功能快速恢复.剖宫产手术虽操作难度较为一般,但产妇恢复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因此ERAS理念的系统性介入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针对ERAS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研究,但尚未得到普遍接受和推广.本文结合近年来多篇相关文献报道,对ERAS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形式、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叶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对2015年4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尿道下裂患儿84例进行分组:甲组、乙组均42例.予以甲组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予以乙组基础治疗.分析2组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比乙组的80.95%高,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比乙组的19.05%低,P<0.05.结论:积极对尿道下裂患儿施以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并发症少,术后病情恢复快,预后效果好.
作者:杨以恒;冯勋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实施优质化护理的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每组各55例.其中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优质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支气管肺炎患者开展优质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谷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评价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成效.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牙体牙髓患者,对全部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相比对照组的38.24%,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体牙髓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其心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成效十分显著,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张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分为研究组40例(40眼)与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前房深度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视力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散光高于术前与研究组同期;研究组术后散光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人工晶体移位、睫状体脉络膜脱落、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比88.0%,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14d的FIB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14d的D-D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增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10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4.23%,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在急性心梗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作者:雷永琴;崔萍;李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是一种能够危害到产妇和新生儿的疾病,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加强孕妇的锻炼、预防并发症进行疾病的治疗.探讨整体的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孕妇胎儿结局的目的.主要收集100例孕妇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孕妇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整体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建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的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10月,选择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护理,选择同期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配合社区人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相关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和护理干预结束后10周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价,干预之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配合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维持稳定,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雪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护理,陪伴组7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陪伴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第一、二、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并缩短产程,保证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陈舜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呼吸抑制并误吸的救治方法,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9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呼吸抑制并误吸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无一例死亡,入住ICU至清醒时间为(3.1±1.6)h,呼吸机治疗时间1-3d,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1-2次,CVVHDF治疗时间为(9.6±2.5)h,住ICU时间为3-5d,转出ICU时呼吸空气情况下血气分析示:PH(7.38±0.06)、PaO2(90.2±5.8)mmHg、PaCO2(40.2±3.5)mmHg、HCO3-(24.5±2.3)mmol/l.患者自主呼吸循环稳定正常,语言流利、动作协调、器官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呼吸抑制并误吸患者需紧急开放气道,尽早转入ICU加强呼吸循环的支持、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连续性血液净化等对症综合支持治疗,可使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留置PICC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总计100例患者,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参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数据对比为P<0.05.导致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导管材料、操作不当、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会因较多因素出现并发症,在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应当广泛应用.
作者:杨友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毒副反应,随访1、2年生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缓解率的4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2年内,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平均生存期长于对照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不良反应相对较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终止妊娠时间的选择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7年04月接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分成A、B、C三组,A组患者的终止妊娠时间<38周,B组终止妊娠时间在38至39周,C组终止妊娠时间在39—40周.结果: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A、B组相比增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C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B两组,A组的RDS(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于B、C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终止妊娠,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付祝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药辩证联合手法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84例产后缺乳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2例,均予以中药辩证治疗,研究组42例,均予以中药辩证联合手法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比较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乳房充盈程度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辩证联合手法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丹丹;阮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Mini-CEX教学在儿科规培医师和本科实习生不同层次的具体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30名儿科专科规培医师和60名本科临床专业实习医师在入科和出科时均采用Mini-CEX进行教学测评,同时结合问卷调查评判Mini-CEX在儿科专科规培医师和本科临床实习生的接受程度.结果:儿科专科规培医师和本科实习生在出科时Mini-CEX所评估的医疗面谈技能、体格检查技能、人文关怀、临床判断、沟通技能、组织效能、整体胜任表现能力等7个方面的得分与入科评估时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4%的儿科规培医师和86.6%的本科实习生均非常认可和比较认可Mini-CEX教学法.结论:Mini-CEX教学简便可行,能够实时、准确、全面地评估规培医师和本科临床实习等不同层次教学的实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儿科规培医生和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陈秀奇;韦秋文;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自闭症男童临床症状的严重性与其父母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自闭症儿童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自闭症男童35例,自闭症严重程度的评分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父母分别进行抑郁及焦虑状态评分,并随机选取同一区域内年龄与教育水平相匹配的35对健康夫妻作为对照组.结果:自闭症儿童父亲或母亲的HAMD及HAMA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父亲或母亲,同时发现自闭症儿童父亲和母亲的HAMD评分与其患儿的CARS评分呈正相关;但自闭症儿童父母的HAMA评分与其患儿的CARS评分相关性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对自闭症患儿的治疗中,需要关注其父母的抑郁症状,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治疗.
作者:曹杨;李成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高血压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致焦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坦度螺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焦虑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结论:从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为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杜全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