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李晓旭;孟莎莎
目的 对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其对血管通路不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危重病人CRRT患者10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通畅率61.54%,对照组患者血管通畅率2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24h静脉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血管通路不畅情况,提升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 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心室射血(LVEF)及脑钠肽(BNP)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YHA、LVEF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YHA、LVEF及BN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应用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数据统计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356名在校学生所有数据资料,均予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统计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前学生结核病行为正确率56.17%、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53.37%对比实施后结核病行为正确率96.91%、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98.31%,统计学具有显著参考意义(P<0.05).结论 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应用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凤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讨论彩超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实施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的患者90例(102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验证.使用彩超对102个结节进行检查,详细观察结节的彩超血流成像、灰阶以及弹性成像的特征,对结节性质进行诊断,同时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后发现其良性结节有62个,恶性结节有60个,通过超声检查后发现其良性结节有60个,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6.77%;发现恶性结节59个,漏诊1个,诊断准确率为98.33%,彩超血流成像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血流分布0-1级有10例,2-3级有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分布0-1级有51例,2-3级有7例,其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差异比较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倪秋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一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 根据5种物质紫外吸收光谱选择佳检测波长,改变洗脱溶剂pH值以及乙酸铵、甲醇比例对洗脱效果进行比较选择适合的洗脱体系,同时采用出峰时间及紫外吸收谱图对5种物质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山梨酸选择255 nm检测波长,其余4种物质选择225nm检测波长,洗脱体系采用甲醇+乙酸铵(0.02mol/L,pH=9)=15+85等度洗脱条件下,各组分分离效果好,在线性范围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高(RSD<0.5%),回收率均在90-110%,可有效排除假阳性.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能实现5种添加剂的有效分离,适用于糕点中5种添加剂的检测.
作者:张昆仑;郭健;陈晓明;杨彦国;刘玉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AIDS患者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38例AIDS患者,气管插管前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3 mg镇静,予苯磺酸阿曲库铵0.3-0.6 mg/kg的负荷量缓慢静脉注射以松弛呼吸肌后气管插管并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给予咪达唑仑0.02-0.20mg/kg·h的速度镇静,芬太尼0.6-1.5ug/kg·h的速度镇痛,苯磺酸阿曲库铵以0.25-0.50mg/kg·h速度维持静脉注射,苯磺酸阿曲库铵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观察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率增快、心动过缓、恶性心律失常、皮肤红疹、支气管痉挛.结果 在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出现低血压2例(5.3%),心率增快4例(10.5%),皮肤红疹1例(2.6%),未出现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及恶性心律失常,无致死病例.结论 AIDS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及皮肤红疹,用药时应主动采取减轻组胺释放的措施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陆宁;陈跃华;覃鸿发;林艳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研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巨大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具有低并发症、恢复快、疼痛小、创伤小等优势,有效且安全,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常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45例我院接收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其检测结果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腰穿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32例脑脊液白细胞指数<50×106/L,3例(50-200)×106/L,10例>200×106/L,高指数为1333×106/L,低指数为5×106/L,测定脑脊液葡萄糖指数为:19例>2.5mmol/L,9例2mmol/L-2.5mmol/L,17例<2mmol/L,低指数为0.32mmol/L.测定脑脊液总蛋白指数:24例<450mg/L,8例为500-1000mg/L,9例1000mg/L-3000mg/L,4例>3000mg/L,高指数为4300mg/L.结论 临床采用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为临床医生在对疾病进行确诊时提供一定有效依据,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可大力推广.
作者:徐宝;顾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1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5患者的止血时间、反复出血率以及贫血率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8.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6.44%,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快速止血,且还能降低贫血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红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血肿、下肢麻木、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发热及迷走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到2017年神经内科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本研究选择4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人.观察组选择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选择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考试成绩和两组对象对于带教以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都存在有差异性,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当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理论水平,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胡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方法 2017年2月和2018年2月分别随机抽选我院90名儿科护士用做本文研究及调查分析的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7年和2018年儿科护士大多存在自身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不理想、工作压力大、个人发展空间小、管理者的支持不足、付出得不到社会承认等,2018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2017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P<0.05,证实数据值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护士的流失原因存在多种,开展儿科护士流失防范管理策略之后,可以减少儿科护士的流失.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单纯脊柱骨折早期阶段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本院2014年——2017年间收治单纯脊柱骨折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手术治疗,编序并随机各组40例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联合组除手术治疗外还在早期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前瞻对比统计并归纳复元活血汤加减对早期单纯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例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接受疗效评估,组间数据联合组更具优越性,差异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单纯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对症手术治疗基础上,早期阶段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对于患者术后安全性可提供良好保障,缩短康复时间,缓解患者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承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对医院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100张门诊与住院处方作为对照组,未采取药学干预措施,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张门诊与住院处方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系统化处方评估与药学干预,对比两组药物利用情况与处方合格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门诊处方与住院处方合格率更高,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应用频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它各种药物应用频度对比,差异不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可推广.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212例痛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延迟情况,并分析其与青春期痛经的关系.结果 初潮即痛经者共66例诊断延迟时间高于初潮后痛经者146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逐渐加重的142例患者诊断延迟低于无加重的70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症状的110例患者诊断延迟时间低于未伴随症状102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潮即痛经者、痛经逐渐加重以及伴随症状可缩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延迟诊断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作者:罗正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X线片恢复率以及痰找结核菌的转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来说,采用血糖控制联合抗结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路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本院急诊内科2017年1-12月间收治确诊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48例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用计算机各组2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急诊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通过数据归纳以了解胺碘酮在此类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收治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联合胺碘酮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仁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出情况与药敏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治疗的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同时分析其对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50例疑似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54.00%(27/50),其中UU阳性率为48.15%(13/27),MH阳性率为25.93%(7/27),UU+MH阳性率为25.93%(7/27);同时8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显示其中类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P<0.05.结论 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中主要以UU为主,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运用抗生素.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2.85%,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吕晓红;刘灵;房庆华;李杰;路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时的血浆同型半胱氧酸(Hcy)含量、收缩压及舒张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发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时的血浆Hcy含量、血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新发脑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治疗H型高血压时,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耐受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