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研究

李玉苓;李海天;马英;姚耀;赵彩彦

关键词:维生素D, 肝细胞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
摘要:目的 探讨HBV相关HCC患者、健康人群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相关HCC患者(n=20)及健康对照组(n=12)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并检测其血清ALB、ALT、AST、TBIL、DBIL、PTA、HBVDNA载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CC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ALB、PTA显著降低,ALT、AST、DBIL升高(p<0.01);TBIL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维生素D和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行认知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90例实验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8年1月到本医院就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以护理方式为依据,进行组别的划分,即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5例.干预组行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参照组行基本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后利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根据评分的结果可知,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均得到改善,但是组间比较,干预组改善的情况更为显著,组间检测,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行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舒缓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也有积极的意义,可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冷来田;于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制策略研究

    目的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我省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本文主要选取2014年1月31日——2017年1月31日间我省的艾滋病发生病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为未来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 以流行病调查报告和血清学统计为主.结果 在本研究的7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其中5例男性年龄中1例22岁、2例35岁、1例41岁、1例28岁;2例女性感染者中,1例32岁,1例27岁;男性占比为71.43%(5/7),女性占比28.57%(2/7).从年龄上来看,7例患者均为青壮年;从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而言,7例患者中4例为静脉吸毒,1例为性生活感染,2例为同性性行为感染.结论 在我省的流行病中艾滋病的发生比例相对较低,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行为、吸毒和血液传播为主.

    作者:宋明明;张作栋;刘冬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止血有效率为100%,且手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含量指标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方法 2017年2月和2018年2月分别随机抽选我院90名儿科护士用做本文研究及调查分析的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7年和2018年儿科护士大多存在自身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不理想、工作压力大、个人发展空间小、管理者的支持不足、付出得不到社会承认等,2018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2017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P<0.05,证实数据值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护士的流失原因存在多种,开展儿科护士流失防范管理策略之后,可以减少儿科护士的流失.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对剖宫产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后瘢痕子宫妊娠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收入6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分别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61例患者术后确诊为瘢痕妊娠,占91.04%,58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子宫瘢痕妊娠,占86.57%,3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4.48%,术后确诊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56,P=0.4111).6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37例混合型患者,24例孕囊型患者,治疗前61例患者可见丰富血流,治疗后血流贫乏,治疗后RI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03,P=0.0327),血β-HCG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268,P=0.0346).结论 对剖宫产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诊断和治疗病情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杨伟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探索

    目的 探讨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局部复发乳腺癌患者86例,均进行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粒子数量为5-40颗,平均植入18颗;86例患者经治疗后CR56例、PR18例、SD6例,总有效率为86.04%,随访1、2年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35%和51.49%.在随访期间共有40例患者死亡,其中肿瘤全身转移死亡24例、肿瘤晚期器官衰竭死亡12例、其他原因死亡4例,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3%和60.95%.结论 放射粒子对乳腺癌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孕前及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目的 对产妇在孕前以及孕期中进行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共7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使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产妇在孕前以及孕期中的保健情况、出现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调查,对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使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机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新生儿中出现体重异常的例数为130(18.06)例,通过分析表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的产次、年龄、孕周、孕前检查、孕前健康咨询、孕前BMI、孕前是否与有害物质进行接触、孕前是否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等有密切的关联.结论 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会受到外界、自身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产前做好相关的产妇检查以及保健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几率.

    作者:贾海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2.85%,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吕晓红;刘灵;房庆华;李杰;路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外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助产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可显著增加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加强对产妇的产前看护管理,积极做好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管理.

    作者:陈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学餐具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中学食堂餐具的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依据GB 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对2014——2017年我市部分中学食堂已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 4年共采集餐具1564份,总合格率为79.09%(1237/1564),2014——2017年合格率分别为73.45%(285/388)、74.81%(300/401)、81.90%(371/453)、87.27%(281/322);不同餐具类型中,碗、餐盆、饭(汤)勺和筷子的合格率分别为80.31%(310/386)、75.65%(320/423)、77.97%(276/354)和82.54%(331/401).结论 我市中学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较好,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相关部门仍应加强学校餐具消毒监管力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魏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应用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数据统计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356名在校学生所有数据资料,均予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统计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前学生结核病行为正确率56.17%、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53.37%对比实施后结核病行为正确率96.91%、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98.31%,统计学具有显著参考意义(P<0.05).结论 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应用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凤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刺电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针刺电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疗法,研究组予以针刺电针疗法.对比两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VAS、NDI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电针疗法的疗效作用显著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其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均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爱军;王东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使用电子生物反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位脑卒中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对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纪录.结果 治疗过后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和FMA的评分明显比治疗组低,且通过计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32%,经分析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的治疗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姜苹苹;尹明玉;李文娟;乔元霞;孙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口服五维赖氨酸葡萄糖对幼儿厌食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五维赖氨酸葡萄糖对幼儿厌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经爱饭达儿童饮食行为评估问卷,存在厌食症状的1-2岁儿童136例,根据平行、对照、单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行为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口服五维赖氨葡萄糖.分别于干预满1个月、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满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9%,对照组为84.8%,两组有效率随时间增长均有提高,但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厌食补充口服五维赖氨酸葡萄糖,可明显改善食欲、显著提高体格的增长速度.

    作者:孙胜玉;黄晓玲;王燕;郇志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口服避孕药与女性体重增加关系的meta分析

    背景:许多女性认为口服避孕药(OCs)与体重增加有关,限制OCs的使用从而增加意外妊娠的风险.此研究目的是探究OCs与女性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知网等数据库2000——2018年间发表的女性口服避孕药和体重增加关系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用Stata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结果显示OCs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没有明显增加,亚组分析显示青少年OCs组体重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成人组间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口服避孕药不会引起女性体重增加.

    作者:刘庆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金双歧的四联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金双歧的四联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顽固性幽门螺菌杆感染患者实施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n=43)施行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n=43)施行金双歧的四联疗法.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35%)、根除率(69.77%)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51.16%)(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情况(4.65%)显著优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 金双歧的四联疗法、标准四联疗法治疗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但前者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许德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结果 的阳性率及实验组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与该病病程间的关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值为(56.27±6.08)mg/L,男性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为22.22%,女性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为19.44%;对照组健康者微量白蛋白值为(10.43±3.22)mg/L,未有检验结果呈阳性者,阳性率为0.00%.实验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男、女性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病程在0至6年、6至12年、13年及以上时,其对应的尿微量白蛋白值及检验结果阳性率随之升高,且三个病程阶段的尿微量白蛋白值、阳性率两两相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肾小球疾病患者施以微量白蛋白检验,有效性、精准性高,可促进临床医学早发现、早治疗疾病,减缓肾脏功能受损程度,加快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建明;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脑肿瘤7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76例脑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秀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研究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37例,运用跟踪回访的方式收集相关因素并加以统计.结果 心搏骤停到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后患者七十二小时的体温、患者复苏后血PH值等相关因素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朱邦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