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霏
测氧仪又叫氧分析仪,是用来监测氧舱氧浓度必不可少的仪表.由于测氧仪在空气加压舱的使用过程中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氧舱内氧浓度的变化情况,及时提醒操舱人员控制进出气量.根据GB12130中规定:氧舱控制台必须配置不少于1台测氧仪.在使用中,由于空气加压舱内的氧浓度必须控制在23%以下,所以,氧舱配置的测氧仪量程为0%~30%,不能过大,其示值误差不大于3%F.S.并保证舱内氧浓度低于18%或者超过23%时,具有可同时发出声、光、工作信号的报警功能,报警误差不能超出1%,这样才能保证氧舱和氧舱内人员的安全.
作者:黄宣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心电图表现进行评估与猝死患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收治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猝死分为猝死组(41例)和非猝死组(87例),继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检查两组的各项指标,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猝死组的心率、QRS波时限、Tp-Te间期、J波、LVEDD、LVEF等指标与非猝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QRS波时限、Tp-Te间期、LVEF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心电图表现中的QRS,LVEF和Tp-Te间期可作为预测猝死患者的风险因素.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总体变迁情况为:重视数值——强调症状——再次关注数值,且此过程中数值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诊断标准变迁过程中,数值改变能够使诊疗人群发生一定改变,且一些未合并临床症状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够提前得到诊断,从而直接成为临床诊疗目标人群.
作者:王光红;黄国军;李张维;吴攀;黄长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于老年心电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老年心电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对两组上机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患者身体不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HAMD及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身体不适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电监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HAMD及HAMA评分,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减轻患者身体不适度.
作者:李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肠造口患者28例粪水性皮炎发生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为造口专科护理提供经验.方法 对每例患者发生粪水性皮炎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给予一对一的专科指导与护理,不定期电话回访,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 两周后回访或复诊28例均痊愈,且熟练掌握造口护理技巧.结论 加强专科及延续性护理,可让造口患者真正掌握造口护理的要领,避免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减轻造口患者的痛苦.
作者:侯华芳;花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管型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6例颈管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总结诊断的结果 及价值.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6例患者,确诊34例,诊断准确率94.44%.结论 在颈管型宫颈癌的诊断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渭洁;杨艳;王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手术中应用电子医疗仪器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发现其作用不可替代.由于高频电刀在切割和止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在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在很多的手术中,高频电刀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刀的地位,成了医师的得力助手.然而,随着高频电刀的普及,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针对高频电刀的原理、设计和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展开论述,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它,进而更好地设计、完善以及使用高频电刀.
作者:王浩文;骆毅斌;吕晓龙;黄文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我院2012年引进的瓦里安Clinac iX加速器,包含了MLC,OBI,PV等系统附件,具有6X,10X两档光子线和4 MeV,6 MeV,9 MeV,12 MeV,16 MeV五档电子线能量模式,能进行图像引导下的计划验证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1-2].该设备使用4年来出现过很多故障连锁,但小剂量率连锁比较常见并具有代表性,以下为2例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过程,供交流参考.
作者:毛燕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环境下,体外诊断试剂(IVD)作为检验医学的重要检验工具,其管理仍处于不断探索与规范的阶段.通过运用电子编码,能现高效管理,告别杂乱现象,更好地作用于科学发展与人文健康建设之中.从医疗器械管理的IVD的基础概念出发,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分类为基准,结合医院使用科室(检验科)和仓库物流部门的实际使用操作流程,配合监管部门的使用需求进行电子编码.对IVD进行电子编码,更好地实现日常管理中效率、追踪、分析、统计和监管等功能的体现.加强IVD管理,使其更系统化、更标准化、更逻辑化,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国人健康和医院经营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唐白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正骨手法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正骨手法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功能评估和影像学结果 .结果 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VAS均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共有3例复位不满意,3例出现固定松动;对照组共有7例复位不满意,4例出现固定松动,2例出现肱骨头部分塌陷坏死.结论 正骨手法联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复位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肩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洪起;郝同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80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以及40名体检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又分为全身感染组48例与局部感染组32例,将40名体检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3组均行PCT检测.结果 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以及对照组血清PCT的检测结果 分别是(18.93±4.09)ng/ml,(4.37±3.20)ng/ml,(0.18±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部位发生感染后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发生局部与全身感染时的PCT水平相差较大,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对患者的病情与预后进展做出判断.
作者:李晓松;张学军;张凌凌;孙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统计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错位归档病案,共30份,其中病案年份放错架11份,病案装订重叠7份,病案号错误12份.可通过让病案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病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环节制度,使其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来提高病案归档的准确性.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我院于2011年6月份购进了3台山东新华XG1D型脉动真空灭菌器,已使用5年余.近期发现机器外排水汽管道腐蚀生锈,尤以室外部分为严重,外排可见的蒸汽量日益增大,严重影响了医院消毒供应的保障及周边行人的安全.经检查发现,该设备在安装时将高温高压的直排气及排水都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向室外下水道里,且未做任何降温及防护措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作者:孙宝奇;李天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CT机通过X线束来对人体指定部位一定厚度层面进行有效扫描,通过分析确定各部分对X线束吸收情况,确定是否存在病症,是医院重要医疗机械设备.在应用时射出的X线会转变成可见光,然后在转为电信号后再转变为数字信息传入计算机内由专业软件完成计算与处理,终得到数字化形式信息.
作者:张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需求为导向优质护理在风湿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以需求为导向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3%,并发症发生率为7.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3%,依从性为97.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护患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作者:黄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珠海市人民医院设备科自2015年12月起实施五常法管理,对比实施前后医用耗材管理情况.结果 实施五常法管理3个月后,临床科室医用耗材满意度达96.9%,显著高于实施前87.5%(P<0.05).实施后,医用耗材管理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五常法管理可有效提升医用耗材管理质量,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作者:乔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予以肠梗阻导管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且疗效较好,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德利;梁玉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生化分析仪自诞生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一步一步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常用、重要的分析仪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在很多大中型医院广泛使用的一种常规生化分析仪,它是由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优点.
作者:王然;侯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进行脊柱结核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脊柱结核微创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臣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考虑到支持向量机(SVM)在分类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会遇到的参数设置和特征选择的问题,针对现有算法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的问题,在已有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来优化SVM分类器的方法 .通过混沌序列和自适应函数来改善粒子群的早熟收敛、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同时调整惯性权重来加快收敛速度.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可行性,并在脑CT图像分类上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岳丽娟;姜英姿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