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

刘呈胜;蔡成莲

关键词:刷牙, 菌斑控制, 菌斑百分率
摘要:目的检查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 3种刷牙方法刷牙3 min后检查菌斑附着牙面数,与刷牙前菌斑附着牙面数进行比较;检查并比较巴斯刷牙法刷牙3、4、5、6 min后菌斑附着牙面数.结果刷牙3 min后巴斯刷牙法使菌斑牙面数减少53.95%,旋转刷牙法使菌斑牙面数减少49.57%,生理刷牙法使菌斑牙面数减少44.4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巴斯刷牙法刷牙5 min后菌斑百分率为15.88%,与刷牙4 min以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刷牙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斯刷牙法清除菌斑的效果优于旋转刷牙法和生理刷牙法;用巴斯刷牙法刷牙3 min能达到清除菌斑的目的,但需刷牙5 min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菌斑控制效果.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颌下腺移位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放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以双侧面颈联合野为主的照射方案.放射线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涎腺受到射线损伤后会引起口腔干燥,其发生率接近100%[1],表现为口腔黏膜干裂、疼痛、溃疡、咀嚼吞咽困难、龋齿发生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学者们为防治放疗后口腔干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就其防治方式尤其是颌下腺移位术防治放疗后口干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徐建敏;赖仁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8例齿槽裂自体髂骨松质骨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齿槽裂自体髂骨松质骨植入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确保手术成功.方法总结48例齿槽裂自体髂骨松质骨植入术患者的术前护理计划,包括心理护理、口腔和鼻腔及取骨区的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和伤口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结果 48例齿槽裂自体髂骨松质骨植入术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适,促进创口的愈合,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谢爱兰;朱曼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家长、老师、牙医、儿童一起参与、防与治相结合的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在试验幼儿园开展口腔保健试验2年.结果试验后,对照组患龋率(79.26%)、龋均(4.59),明显高于试验组(70.63%、3.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含氟牙膏使用率增加47.8%;家长帮孩子刷牙每天1次的比率增加53.0%.结论采用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可以提高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黄华;邓汉辉;李志辉;刘敏洁;黎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1 149名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龋病组和无龋病对照组.应用χ2检验筛选出乳牙龋患儿的相关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餐后漱口、睡前吃零食、母乳喂养与乳牙龋病有关(P<0.01),每日刷牙次数和母亲文化程度对乳牙龋病也有关(P<0.05),而用含氟牙膏刷牙与乳牙龋病无关(P>0.05).结论加强对家长及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宣传科学的饮食方式可有效的预防乳牙龋病.

    作者:王萍;吴坚;唐倩;梁焕友;李思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中牙髓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6只,其中1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15只制备大鼠牙本质过敏模型,右侧上颌磨牙为实验组,下颌磨牙为对照组.实验组用波长830 nm、输出功率500 mV、能量密度40 J/cm2的半导体激光照射磨牙牙本质2 min,在照射后即刻,3、7、14、28 d分别处死3只大鼠,磨牙经处理后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牙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照射即刻、3 d、7 d均有牙髓充血或轻度慢性炎症反应,第14天、第28天牙髓组织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牙髓组织第14天、第28天未见牙髓组织恢复正常.结论此激光参数照射鼠磨牙的牙本质,可产生一过性牙髓充血或轻度慢性炎症,但牙髓可恢复正常,是安全的.

    作者:于清华;翟月明;周少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种植体周围炎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合成和分泌在一定条件下受基因的调控,同一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表现为该因子合成量的个体差异,影响相应局部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导致骨组织的吸收.许多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基因家族的多态性可以用来评价牙周疾病的危险性.种植体周围炎,即慢性进展性边缘性炎症,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反应,它导致种植体周围支撑骨组织的功能吸收而致使种植失败.由于种植体周围炎是一种病因、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方面都和牙周炎极其相似的疾病,并且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体松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就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映荷;宫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病例追踪报告

    目的分析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特殊临床表现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方法追踪报告1例患儿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幼儿属症状较重的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其家系中共有7人罹患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结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低龄患者不可姑息观察,应积极对症治疗与综合预防.

    作者:任飞;叶小雅;仇金泉;李海群;詹捷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分步质控法在拔牙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拔牙治疗涉及问病史、病历书写、麻醉、相关器械的正确使用等多方面技巧,存在相当的风险,有必要建立全程质控体系.笔者将拔牙流程划分为10个步骤,便于在临床教学中针对每一步骤中的关键部分进行重点监控.

    作者:徐平平;周磊;李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局部用氟对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3种用氟方式对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量的影响.方法将5~6岁的龋易感儿童和非易感儿童分别分成3个小组,通过0.05%氟化钠、0.20%氟化钠漱口及咬APFI凝胶,观察其唾液中变链数量的变化.结果易感组试验前后变链菌落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易感组APFI小组试验前后变链菌落数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0.05%或0.20%氟化钠漱口的两小组试验前后变链菌落数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0.05%氟化钠、0.20%氟化钠漱口及咬APFI凝胶3种方式都可明显降低龋易感组儿童唾液变链数量,其中又以APFI的效果为好.

    作者:潘志红;曾红雨;李碧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外伤性面瘫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外伤性面瘫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2例损伤在1个月以内的面瘫患者实行面神经吻合术,疗效观察以House等提出的面神经功能标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时间平均为12个月(6~24个月).结果年龄小、手术早、进路合理、损伤轻及位置低的病例疗效满意;16例术后疗效达HouseⅠ~Ⅱ级,6例为Ⅲ级.结论早期外伤性面瘫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外伤性面瘫的病因、部位、程度、范围及手术时机等不同因素与疗效关系密切.

    作者:梁利荣;杨为江;阮方超;周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作用的观察

    多数根尖周炎患牙在经过常规治疗后,均能获得良好效果.但临床上有一些根尖周炎病例经过多次换药,仍有叩痛、咬合痛等症状,称之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笔者针对此情况,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作暂时性根管充填,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患牙获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颌骨骨结核1例

    患者,女性,57岁,家庭妇女.因右上牙龈反复流脓2年就诊.2年多前因右上前牙牙龈肿痛,在当地牙科诊所局部处理和抗炎治疗后,牙龈疼痛减轻,但牙龈未完全消肿且反复流脓.

    作者:姚小武;杨利和;陈仕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血管型牙龈瘤1例报告

    患儿,女,9岁,因右上磨牙区牙龈肿物、出血2月,于2004年11月21日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口腔医院就诊.口腔检查:混合牙列,11、21、31、41已完全萌出,16、26、36、46破龈.16松动Ⅰ~Ⅱ度,叩(-),牙髓活力测试正常;55近中邻牙合面浅龋,探(-),叩(+),松动Ⅰ~Ⅱ度,16、55颊侧及腭侧牙龈乳头处隆起,为10.0 mm×12.0 mm的红色球状物,有蒂,其中腭侧隆起中央凹陷、分叶,轻触出血,无痛(图1).X线片显示:16近中牙槽骨吸收,硬板消失,颊侧近中根尖约有2.0 mm×3.0 mm的阴影,边界不清;55牙根已吸收,15牙冠已钙化形成,形态位置正常(图2).

    作者:孙红钢;盖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恒河猴颞下颌关节腔穿刺定位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恒河猴颞下颌关节上腔穿刺方法和确认方法.方法选用恒河猴颞下颌关节3例6侧,用穿刺针由不同部位进入关节上腔.用关节内压力测量和带针解剖确认穿刺成功与否,并记录恒河猴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力.结果经外耳道无法进入关节腔.正常恒河猴关节上腔内压力开口位为(-133±63) Pa,小于闭口位压力(151±54) Pa;左右侧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变化的规律与既往文献中其它动物或正常人相似.关节腔外压力在张闭口时无改变.结论本实验证明恒河猴颞下颌关节解剖与正常人相似.穿刺方法容易掌握.可以用关节内力压测量进行辅助确认.

    作者:许跃;张志光;郑有华;吴拓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

    目的检查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 3种刷牙方法刷牙3 min后检查菌斑附着牙面数,与刷牙前菌斑附着牙面数进行比较;检查并比较巴斯刷牙法刷牙3、4、5、6 min后菌斑附着牙面数.结果刷牙3 min后巴斯刷牙法使菌斑牙面数减少53.95%,旋转刷牙法使菌斑牙面数减少49.57%,生理刷牙法使菌斑牙面数减少44.4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巴斯刷牙法刷牙5 min后菌斑百分率为15.88%,与刷牙4 min以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刷牙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斯刷牙法清除菌斑的效果优于旋转刷牙法和生理刷牙法;用巴斯刷牙法刷牙3 min能达到清除菌斑的目的,但需刷牙5 min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菌斑控制效果.

    作者:刘呈胜;蔡成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牙种植修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作为一种缺失牙修复的先进技术,牙种植修复技术目前已在口腔医学领域广泛开展.近年,随着国产种植系统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国外知名品牌种植系统的引进和应用,国内开展口腔种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国内种植技术的开展参差不齐,部分医生和患者对种植牙技术了解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种植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为此,<广东牙病防治>杂志邀请了广东省从事口腔种植工作的部分专家于2005年12月24日在广州对种植义齿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这些专家来自口腔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口腔科以及民营医院和种植体厂商;专家们对目前种植牙技术的开展及发展均有独到的见解.现将专家的发言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氢氧化钙糊剂和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1例患者共85颗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2颗牙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43颗牙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术后每3个月复查1次,观察6个月~3年.结果氢氧化钙组:成功13颗,进步18颗,失败11颗,总有效率为73.81%.Vitapex组:成功25颗,进步13颗,失败5颗,总有效率为8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根尖诱导材料.

    作者:赵丽琴;平雷;唐玲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帕夫林治疗轻型口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帕夫林治疗轻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效果和药效机理.方法 183例轻型复发性口疮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帕夫林胶囊、多抗甲素片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帕夫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43%,治坪驝D3`、CD4` 亮CD4/CD8升高,CD8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帕夫林疗效优于多抗甲素.结论采用帕夫林胶囊治疗轻型复发性口疮效果肯定,其机理可能为提高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苏葵;胥红;吴纪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两种常用比色板的临床色度学研究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两种比色板色度学的变化.方法用Shade Eye EX电脑比色仪分别测试Shofu 16色比色板和Vita 16色比色板的比色片,获得比色片的色调、彩度、明度、色相和瓷粉配方.结果两组比色片的B色调全测为A系列,大多数比色片的色相测为R系列;多数Vita比色片的彩度高于Shofu比色片;两组比色片的明度排列次序不符合Vita 16色比色板的明度排列次序指示,Shofu比色片的明度普遍高于Vita比色片;绝大多数比色片的颜色复制需用偏红色调瓷粉,或需添加偏红色调及红色瓷粉.结论用Shofu 16色比色板或Vita 16色比色板比色和配色,需添加其它系列或特殊颜色的瓷粉.

    作者:何邕江;黄红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乳磨牙龋损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非创伤性填充技术(ART)用于治疗儿童乳磨牙龋损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ART与传统银汞合金修复技术修复3~4岁患儿乳磨牙共354颗,其中ART组180颗,银汞合金组174颗,治疗中采用行为分级法,对患儿在治疗中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并于术后1年复查修复体.结果 ART组1年成功率为83.33%,银汞合金组成功率为85.06%,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汞合金组的继发龋发生率高于A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T组行为分级达Ⅲ、Ⅳ度的儿童有70%,而银汞合金组只有2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T是一种简便可行有效的治疗技术,尤其适用于患儿初次作龋损的修复治疗.

    作者:叶小雅;刘阗;黄少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