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尔;王元银;周健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渐进性牵引手术离断的骨段二端,引导牵引间隙新骨组织形成以矫治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畸形与缺损的方法.该技术起源于整形外科对长骨畸形的矫治,随后被引入颌面外科领域治疗严重的颌面部骨畸形.
作者:陈铁;周志迎;赖仁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更有效率的拔牙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运用改良挺尖牙挺拔除法和传统牙挺拔除法分别拔除后牙各200颗,比较两种方法所耗费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挺尖牙挺拔除法拔除后牙不仅手术时间短而且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牙挺拔除法.结论改良挺尖牙挺拔除法更重视牙体牙根的解剖形态及其在牙槽骨中的方向,在牙槽外科手术中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涛;肖明荣;彭镇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38例口腔鳞癌组织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11例转移淋巴结中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FasL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不表达,在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5);FasL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32/38例(84.2%)鳞癌组织TIL细胞FasL表达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FasL的上调表达是口腔鳞癌组织免疫反攻击的体现,对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乔尔;王元银;周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口腔天然菌群中,链球菌占的比例大,包括血链球菌、轻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以下简称变链菌)等.口腔链球菌系产酸菌,能很快发酵糖产酸,导致环境pH下降.因此,链球菌在低pH环境中生长及继续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是学者们面对的一大问题.本文对各种链球菌的耐酸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庄姮;刘天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的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体植入术前精确定位及骨量测量的意义.方法测量比较带有3个放射标记物的模板在模型及多层面螺旋CT影像中的距离和相互角度,并在CT影像中虚拟植入种植体,观察种植体植入情况.结果多层面螺旋CT中影像的放射标记物间的距离与模型上测量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能直观、准确提供种植体植入的骨量信息.结论使用多层面螺旋CT能在术前准确评估牙槽骨骨量及确定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大小、长度.
作者:胡文;吴纪楠;唐秉航;李良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并行坚固内固定后骨稳定性的因素.方法对进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术后的15例患者于术后1周及术后1年摄头影测量侧位片,对其相关角度及线距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1年后的平均复发量为2.5 mm,后退量>6 mm组与后退量<6mm组两者变化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颌双侧矢状劈开后退术并行坚固内固定是矫正下颌前突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周会喜;薛国初;艾伟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颌骨牵引延长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状况,探讨上颌骨牵引器的安放位置与方向的佳选择.方法在发育性上颌后缩畸形和腭裂继发上颌后缩畸形的上颌模型上分别加载不同方向及大小的牵引力.分别计算上颌骨大主应力、小主应力及颌骨内部的位移情况,并比较两种加载方式对上颌骨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在非腭裂上颌骨,当牵引力方向与正中矢状面平行时,双侧上颌骨前壁应力主要为压应力,但应力较小,当牵引方向与正中矢状面成30°角时,对上颌骨前壁的压应力显著增大;在腭裂继发上颌后缩畸形牵引时,裂隙双侧上颌前壁的压应力显著增大,健侧颌骨的位移显著大于患侧.和牵引方向与矢状面平行时相比较,当腭裂上颌骨斜向牵引时,上颌骨前壁及硬腭的位移均较平行牵引时显著增大;腭裂上颌骨在两种牵引力牵引时均出现上颌前部压应力集中,颌骨内部位移增大,牙槽突裂隙两侧位移增大明显.结论上颌骨牵引时,应尽量使牵引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在上颌骨牵引时应注意防止上颌牙弓缩窄,牵引阻力增大时应戴(牙合)板至稳定期.
作者:范海东;王兴;李书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其中上颌拔除2个前磨牙(甲组)18例,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乙组)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乙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的变化更为显著,颏前点明显前移,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乙组面型突度变较甲组更为显著.结论上颌单颌拔牙适用于下唇和下切牙凸度小、下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双颌拔牙适用于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作者:杜英;段银钟;杨振华;陈曦;杨彤彤;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对近年来诊治的14例智齿冠周炎所致的下颌第一磨牙区及第一磨牙病变的误诊误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初诊情况 来焦作市五官医院就诊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18~30岁,病史1~6个月.下颌第一磨牙龋坏10例,牙体完整4例,其中2例伴根分叉区病变及牙髓炎症状,2例颊侧单纯肿胀,12例伴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粘膜红肿、溢脓,窦道形成.但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无张口受限及智齿冠周炎症.
作者:温有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者约40%~50%发生牙龈纤维性增生,尤其是年轻人居多.对于此类牙龈增生好的治疗方法是牙龈切除术.以往笔者曾作过多例此类手术,往往在术后1年或更短时间就复发.究其原因是术后未对患者进行洁治和口腔卫生维护、牙龈按摩、消除牙龈炎症等综合性防治.近几年来,笔者对因口服苯妥英钠引起牙龈增生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呈;黄再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辅助化疗又叫诱导化疗或早期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或newadi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全身化疗[1].手术或放疗作为初的治疗常常造成血管破坏,局部血运差,使其后进行的辅助化疗局部药物浓度不足.而NACT能消除药理上的庇护所,增加药物在瘤床的分布,降低癌细胞的活力,增加对局部区域的控制.因此,可以取得较高的缓解率.NACF有以下优点:①避免抗药性,早期控制肿瘤;②肿瘤缩小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③缩小手术范围,有望使患病器官得以保存;④手术时肿瘤活力降低,不易播散入血;⑤防止远处转移.
作者:王慧菁;陈伟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Quad-Helix扩弓器的制作、临床戴用技巧、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5例混合牙列后期及恒牙期的牙弓狭窄患者,运用Quad-Helix扩弓器进行扩弓治疗.结果通过病例总结发现,上颌第一双尖牙扩弓距离平均为4.5mm,上颌第二双尖牙扩弓距离平均为5.4mm,上颌第一磨牙扩弓距离平均为5.5 mm.大扩弓距离为7.5mm,小扩弓距离为2.0 mm,平均扩弓时间为42d.结论Quad-Helix扩弓器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而且还可用于移动个别牙齿及增强支抗.
作者:李戈;兰泽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28岁,广西柳州人.因牙齿外形短小前来广东省口腔医院就诊.检查:全口32颗牙切缘和咬合面不同程度磨损,牙冠变短、正常形态消失,牙尖变低平甚至消失,前牙磨损比较严重;无牙釉质发育不全征;颌间距离变小(图1,见彩页3).
作者:黄少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IPS-Empress 2 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共98颗牙分为2组,观察26个月,IPS-Empress 2 全瓷冠修复前后牙49颗,烤瓷冠修复49颗牙,从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解剖形态、颜色匹配性、基牙继发龋和修复体折断等方面进行临床评价,并从PLI、CI及瓷损坏方面进一步评价.结果在修复体颜色等方面IPS-Empress 2全瓷冠好于以钴铬合金为基底的烤瓷牙(P<0.05),而两组的PLI、CI经统计分析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瓷冠优于烤瓷冠,其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用IPS-Empress 2 全瓷冠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付玉;陈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面弓是正畸医生用于抑制上颌生长、推磨牙向远中、增加磨牙支抗和协助内收前牙的有效装置.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其各种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认为面弓是矫正过程中有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面弓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作者:李佩璟;宋卫华;段银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髓腔内使用两种牙本质小管阻塞剂阻塞牙本质小管的效果.方法选择90颗离体单根管牙经常规根管清理成形后,随机分为3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两实验组在髓腔内使用草酸钾或光固化粘接剂,用染料渗透法观察比较染料浸入牙本质的情况.结果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染料浸入牙本质的情况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髓腔内使用牙本质小管阻塞剂可以有效地阻止染料渗入牙体.
作者:夏敏;曾红雨;岳亚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多曲钢丝唇挡矫治器对上颌牙弓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第二恒磨牙未萌出,前牙拥挤Ⅰ~Ⅱ.患者15例,采用多曲钢丝唇挡治疗并对其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上颌牙弓长度增加3.43 mm.磨牙向远中移动,切牙唇向移动.牙齿移动主要为倾斜移动.上颌磨牙区、第一前磨牙区、尖牙区的牙弓宽度均增加,平均分别达5.87mm、2.71mm和1.92mm.结论多曲钢丝唇挡是一种有助于解除轻中度牙列拥挤的口内装置之一.
作者:黄春活;王增全;湛倩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儿童牙科疾病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为研究儿童牙病的发展变化和防治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儿童牙科初诊病例,将患儿的主诉、主诉牙诊断和需治疗情况分类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到儿童牙科就诊的主要疾患顺序为乳牙替换、龋病、根尖周炎、牙髓炎、牙外伤等.主诉疼痛肿胀者占初诊病例的27.16%,要求补牙者占16.73%,而常规检查者仅占0.54%.治疗人次顺序为替换拔牙、牙髓治疗、龋齿充填、因龋拔牙等,构成比依次为39.82%、25.84%、14.51%、13.10%.结论儿童龋病比较严重,但家长对儿童牙病重视不够.要提高儿童牙病的防治水平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且有赖于家长、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张泳;鲁小梅;罗冬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的方法对减轻正畸治疗中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戴入初始弓丝的128例正畸患者,其中63例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其受力前后的牙根部区域,照射次数1~2次.余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疼痛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组疼痛的发生时间迟,疼痛持续时间短.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96.92%,照射组疼痛发生率为79.37%.结论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对减轻正畸伴发的疼痛有效.
作者:邵菊萍;白雪芹;廖洪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