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胡文法;顾昱

关键词:超声检查, 淋巴结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指标.方法:回顾分析了107个肿大颈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声像特征,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对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资料.结论:超声检查是发现和监测淋巴结肿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良性局灶病变肝内动脉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良性局灶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16个肿块,25例28个肝良性病灶,观察其肝内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比较良、恶性肿块动脉直径、显示长度、血流信号级别的变化差异.结果:1.原发性肝癌:肿块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大,表现为动脉直径增粗、显示长度增加、信号级别加大.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有统计学差异;2.肝良性局灶病变:病灶血供无动态改变,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超对肝内动脉血流变化的观察在肝肿瘤鉴别中有独到的应用价值.

    作者:费军;王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发育不全性囊性肾1例

    孕妇,27岁.孕29周,孕1产0.孕早期曾患感冒,未服药.双方家族中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史.外院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少,来我院复诊.超声检查显示:胎儿臀位,双顶径74 mm,股骨径54 mm;胎心率 139次/分;羊水指数30 mm.

    作者:柳婧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1例

    孕妇,女,39岁.孕2产0,自然流产1次,孕35W,临床诊断,宫内死胎(胎龄35周).32W时曾做B超,发现胎儿脐带囊肿,建议做彩超检查.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颈部异物伴动静脉瘘致多器官损害1例

    患者,男,78岁.于55年前战伤后右颈部残留弹片,逐渐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近5年内进行性加重.查体:右颈部可见大小约4 cm×3 cm包块,触诊可扪及震颤,听诊有连续性血管杂音.心、肝浊音界增大.

    作者:李霞;张华荣;王凤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巨大膀胱血肿1例

    患者,女,45岁,哈萨克族.因急性尿潴留2小时来院就诊.查体:患者呈疼痛面容,下腹隆起,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门诊行盆腔超声扫查.超声显示:采用RT Fino型超声显像仪,探头为3.5 MHz,凸阵线型.患者取仰卧位,下腹部多切面扫查.声像图所见:

    作者:李慧敏;刘淑萍;王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子宫药流不全与病理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药流不全的价值.方法:测量子宫及宫内残留物回声团块大小,观察其形态.结果:残留物长径与组织残留率呈正相关联系.残留物长径<10 mm,其阳性率54%;残留物长径10~19 mm,其阳性率99.6%;残留物长径>20 mm,其阳性率100%.结论:在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中,超声检查对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率高达95%,可作为临床诊断药流不全的首选方法,并指导清宫术.

    作者:陈琼华;黄枢;王春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指标.方法:回顾分析了107个肿大颈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声像特征,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对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资料.结论:超声检查是发现和监测淋巴结肿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胡文法;顾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膀胱阴道瘘1例

    患者,52岁.因阴道时有尿液流出4年而就诊.1997年曾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发现时有尿液自阴道流出.入院专科检查:双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尿道外口无红肿,尿道通畅.经腹部超声检查:膀胱充盈佳,于右侧输尿管开口略后方膀胱壁连续性中断,并且与阴道内无回声沟通(图1).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性质女性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应用超声观察457例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结果:肿块内部回声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86%.结论:根据肿块回声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辅以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盆腔肿块病理性质的诊断.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先天愚型胎儿巨结肠1例

    孕妇,37岁.妊娠39周,孕3产0,人流2次,本次妊娠经过平顺,孕早期无患病、服用药物、接触毒物及放射线史.前两次产前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超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患者,女,31岁.婚后6年未孕,月经规律4~5月为6~7天,量多,停经8个月,阴道出血1月余,曾有烂肉样组织排出.6个月前外院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厚.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宫体质硬,孕12周大小.

    作者:王红燕;张缙熙;姜玉新;姜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关节腔囊肿1例

    患者,男,15岁.主诉右膝关节疼痛1周,有膝关节受伤史.临床拟诊:半月板囊肿.超声检查:使用探头7MHz.患侧膝关节伸直位,于膝关节侧面扫查,声像图显示髌骨后可见一类圆形无回声区,壁薄、光滑,膝关节屈曲位以同样方式检查,见囊性无回声滑至髌骨表面,大小17 mm×13 mm.CDFI:囊性无回声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膝关节腔囊肿.

    作者:黄兵兵;佘斌兵;高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病变分析

    目的: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病变.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胰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方面,超声显像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胰腺的物理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与临床后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胰腺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囊摘除后胆总管内径变化的超声观察

    目的:研究有功能和无功能胆囊摘除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变化.方法:选取有功能胆囊和无功能胆囊各20例测量术前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变化.结果:20例有功能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内径平均增加1.0±0.4,具有胆总管内径增粗的统计学意义,20例无功能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内径无明显增粗,其内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功能胆囊参与胆道压力系的缓冲和调节作用.

    作者:诸葛乐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闭合性腹部外伤肠破裂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肠管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拟诊肠管损伤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与手术对照,超声提示符合率93%(28/30),漏诊7%(2/30).结论:超声直接征象加间接征象,可正确判断肠管损伤,仅见间接征象,超声只能提示肠管损伤的可能.

    作者:方湘治;胡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超诊断胰腺断裂1例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不幸被方向盘挤压上腹部致上腹胀痛5小时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剑下压痛,轻度反跳痛.B超检查示: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胰头后3.1 cm,回声均匀,胰体厚2.9 cm,胰尾显示不清.胰腺头、体交界处可探及2.2 cm×2.1 cm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图1).

    作者:李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超诊断多发性膀胱癌引起双肾积水1例

    患者,男,40岁.因无痛性血尿1年加重3个月入院.主诉:尿血凝块及腐肉样物排出,伴尿频、尿急,乏力、周身不适.查体: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超声检查:采用EUB-305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双肾集合系分离(图1),双侧输尿管均扩张,内径约0.9 cm,膀胱充盈良好,内探及实性光团,大小约7.2 cm×4.5 cm×4.0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实质内回声欠均匀,于膀胱三角区处(图2).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左侧重复肾并肾积水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

    患者,女性,35岁,纳西族.因左侧腰腹痛半年来诊.曾在外院诊断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查体:左肾区叩击痛,余无明显异常.尿化验:RBC(++),WBC(+),余无异常.

    作者:和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孕期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观察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CDFI)对不同孕期脐带绕颈(UCAN)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比观察.方法:选择94例不同孕期UCAN的孕妇和96例不同孕期无UCAN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测其UA、MCA的PI、RI、S/D值,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UCAN中期妊娠的UA主要以S/D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晚期妊娠主要以RI和S/D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UCAN中期妊娠的MCA和PI、RI、S/D值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晚期妊娠的PI、RI、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对UCAN的诊断价值主要在晚期妊娠,MCA的脉动指标变化比UA敏感而更有价值.

    作者:李咏梅;陈瑞霞;嵇雪芹;赵美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及肝静脉癌栓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性能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门静脉及肝静脉癌栓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总结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门静脉并肝静脉癌栓形成6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孙冬梅;张国英;孔润莲;谢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