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梅;陈瑞霞;嵇雪芹;赵美兰
我们总结了近3年来3000多例健康体检中B超发现的256例脂肪肝患者,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分型,探讨其与血脂增高的内在联系,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监测、随访.我们认为,B超检查在脂肪肝诊疗中有肯定的价值.
作者:杨建忠;黄美丽;解永军;贺静芳;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超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良性局灶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16个肿块,25例28个肝良性病灶,观察其肝内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比较良、恶性肿块动脉直径、显示长度、血流信号级别的变化差异.结果:1.原发性肝癌:肿块滋养动脉短期内形态变化大,表现为动脉直径增粗、显示长度增加、信号级别加大.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有统计学差异;2.肝良性局灶病变:病灶血供无动态改变,两次检查对比,定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超对肝内动脉血流变化的观察在肝肿瘤鉴别中有独到的应用价值.
作者:费军;王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颈内静脉扩张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动态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颈内静脉扩张的患者进行2D、CDFI及PW动态观察,并比较瓦氏(Valsalva's)试验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无不适临床表现.1例儿童在两年内颈内静脉管径略有增粗,其余1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彩超配合超声Valsalva's试验,可明确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是首选的无创、简便且可靠的方法.
作者:冯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动员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并与健康学生对比分析,研究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优秀运动员68名,随机选取健康学生25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随着运动年限的延长,左室内径、左室重量及重量指数均有所增加,而室壁厚度仅有轻度的改变.运动员的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青年学生.
作者:牟秀霞;王丽昀;郝喜书;马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27岁.孕29周,孕1产0.孕早期曾患感冒,未服药.双方家族中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史.外院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少,来我院复诊.超声检查显示:胎儿臀位,双顶径74 mm,股骨径54 mm;胎心率 139次/分;羊水指数30 mm.
作者:柳婧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30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伴腹痛2年余,加重2月而入院.3年前曾做过剖宫术.入院专科检查:下腹部切口触及一包块,大小约5 cm×4 cm×5 cm,周界清晰,质硬,压痛明显,活动度差.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15岁.主诉右膝关节疼痛1周,有膝关节受伤史.临床拟诊:半月板囊肿.超声检查:使用探头7MHz.患侧膝关节伸直位,于膝关节侧面扫查,声像图显示髌骨后可见一类圆形无回声区,壁薄、光滑,膝关节屈曲位以同样方式检查,见囊性无回声滑至髌骨表面,大小17 mm×13 mm.CDFI:囊性无回声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膝关节腔囊肿.
作者:黄兵兵;佘斌兵;高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0岁.孕38周来我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胎儿双顶径89 mm,头位,胎心率130次/分,律齐,羊水池暗区清,大深度68 mm,胎盘位于前壁,厚度35 mm,近宫底部见39 mm×33 mm大小椭圆形实质性稍低回声团块,稍向胎盘表面凸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少许稍强光点(图1).
作者:万刚波;叶静华;郑秀桂;汤文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14个月.发现心脏杂音14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00次/min,血压100/40 mmHg.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活动耐力略差,不喜蹲踞,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双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股动脉抢击音阳性.腹部平软,肝脏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侯传举;张雅丽;邓东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诊断.方法:对9例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为人工流产后1/2~2月检查发现,动静脉瘘伴单发假性动脉瘤,瘤前动脉血供呈低阻型,阻力指数(RI):0.35~0.48.瘤体边缘探及静脉血流动脉化血流频谱.2例早孕伴黄体囊肿.结论:超声检查是实用的早期诊断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PRFA) 治疗小肝癌的价值.方法:10例小肝癌患者(5例男性,5例女性),肿瘤直径2.1~3.5 cm,平均3.1 cm.肝内的10个病灶采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治疗后一月复查CT或MRI.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有8个病灶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出现新的复发灶,经再次射频治疗后病灶坏死.随访时间7~16个月,患者存活率90%.结论:冷循环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治疗小肝癌的技术.
作者:张炜炜;孔文韬;仇毓东;周铁;丁义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性能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门静脉及肝静脉癌栓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总结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门静脉并肝静脉癌栓形成6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孙冬梅;张国英;孔润莲;谢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59岁.主诉发现右乳房肿物8个月余,近期感觉肿物增大明显.发病以来,无精神、食欲改变,消瘦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专科检查: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侧乳房略发育,皮肤无红肿、无乳头内陷,右乳头外上方可触及3.5 cm×4.5 cm的肿物,边界欠清,活动尚可,质韧,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右乳肿物待查.
作者:姜颖;石苏宁;郑福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例1,女,30岁.反复以肝硬化、腹水在他院诊治五年.现以肝硬化、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申请B超检查.超声所见:肝大,肝缘变钝,表面欠光滑,实质回声粗糙.肝静脉走向僵直,行径迂曲,左肝静脉管径正常,中肝静脉内径0.9 cm,右肝静脉1.4 cm,于其距下腔静脉4.3 cm处可见三个较大分支.肝段下腔静脉内径1.8 cm.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35岁,纳西族.因左侧腰腹痛半年来诊.曾在外院诊断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查体:左肾区叩击痛,余无明显异常.尿化验:RBC(++),WBC(+),余无异常.
作者:和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孕妇,37岁.妊娠39周,孕3产0,人流2次,本次妊娠经过平顺,孕早期无患病、服用药物、接触毒物及放射线史.前两次产前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1岁.婚后6年未孕,月经规律4~5月为6~7天,量多,停经8个月,阴道出血1月余,曾有烂肉样组织排出.6个月前外院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厚.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宫体质硬,孕12周大小.
作者:王红燕;张缙熙;姜玉新;姜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利用无水乙醇可使子宫内膜凝固、丧失活性、脱落的作用,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向27例患者的宫腔内注入无水乙醇,保留25分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4~12个月,出血:当月停止占92.5%,服少量止血剂后停止占7.4%.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占74.0%,较病前延长占11.1%,较病前缩短占11.1%.月经量:恢复正常70.3%,较病前减少占22.2%,较术前明显减少占3.7%.绝经:占3.7%.副反应以局部短暂轻度疼痛为主.结论:超声引导下宫腔内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术,操作简便准确、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石洪柱;石福宝;王长庚;王书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28年Forssmann首先将一根导管在荧光透视下由上肢静脉送入右房取得成功,从此右心导管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Dotter及Judkins 于1964年首先采用硬的心导管进行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扩张.但是直到1966年美国小儿心脏内科医师Rashkind及 Miller成功用球囊导管经未闭卵圆孔造成房间隔缺损(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治疗大动脉转位,取得了很好的姑息治疗效果,从此以后介入性治疗才逐渐成为心脏病的规范治疗.
作者:张桂珍;耿斌;韩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管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拟诊肠管损伤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与手术对照,超声提示符合率93%(28/30),漏诊7%(2/30).结论:超声直接征象加间接征象,可正确判断肠管损伤,仅见间接征象,超声只能提示肠管损伤的可能.
作者:方湘治;胡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