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

吴海燕;彭勤中

关键词:超声引导, 卵巢巧克力囊肿, 穿刺硬化治疗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法.方法:临床确诊的4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监测下施行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结果:46个囊肿全部一次经皮穿刺成功,其中44个囊肿完全消失,2个直径缩小到2 cm以下;所有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囊肿复发或长大,临床治愈率95.7%.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膀胱阴道瘘1例

    患者,52岁.因阴道时有尿液流出4年而就诊.1997年曾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发现时有尿液自阴道流出.入院专科检查:双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尿道外口无红肿,尿道通畅.经腹部超声检查:膀胱充盈佳,于右侧输尿管开口略后方膀胱壁连续性中断,并且与阴道内无回声沟通(图1).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在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方法:应用Aloka-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检查50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结果:类风湿性膝关节炎以滑膜增生为主;骨性关节炎以软骨及骨质破坏为主.结论:超声可清晰观察关节周围软骨、关节腔、滑膜及其他软组织病变,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霍桂梅;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小肝癌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PRFA) 治疗小肝癌的价值.方法:10例小肝癌患者(5例男性,5例女性),肿瘤直径2.1~3.5 cm,平均3.1 cm.肝内的10个病灶采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治疗后一月复查CT或MRI.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有8个病灶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出现新的复发灶,经再次射频治疗后病灶坏死.随访时间7~16个月,患者存活率90%.结论:冷循环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治疗小肝癌的技术.

    作者:张炜炜;孔文韬;仇毓东;周铁;丁义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的临床与超声检查之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为两者诊断甲状腺疾病作一恰当评估.方法:本组67例,使用东芝-220 A及西门子Adar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8.5 MHz,常规对甲状腺进行扫查观察、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与肿大甲状腺在临床与超声检查上均能诊断,但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区分弧立和多发结节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组19例临床认为无结节而超声发现7例,30例临床诊断孤立结节仅11例被超声证实,而对临床诊断多发性结节超声检查符合率较高.临床检查结节数漏诊率41.9%.临床发现小结节约4 mm×5 mm,超声能见小结节2 mm×3 mm.结论:超声对甲状腺检查优于临床检查,尤对甲状腺结节敏感性高,可作为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许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左侧重复肾并肾积水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

    患者,女性,35岁,纳西族.因左侧腰腹痛半年来诊.曾在外院诊断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查体:左肾区叩击痛,余无明显异常.尿化验:RBC(++),WBC(+),余无异常.

    作者:和秀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法.方法:临床确诊的4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监测下施行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结果:46个囊肿全部一次经皮穿刺成功,其中44个囊肿完全消失,2个直径缩小到2 cm以下;所有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囊肿复发或长大,临床治愈率95.7%.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燕;彭勤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瘤内乙酸注射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在不同影像技术引导下经皮介入性治疗得到普遍认同,尤其是实质脏器实体肿瘤的非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非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包括经皮局部肿瘤切除治疗(如:经皮瘤内注射乙酸、瘤内注射无水乙醇、射频消融治疗、微波凝固治疗、激光凝固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和血管内操作治疗(如:放射性钇90玻璃微球栓塞、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等).

    作者:王少春;全学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膜部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彩超)在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按封堵适应症筛选9例膜周部VSD患者,经导管在X线引导下进行封堵,封堵器为Amplatzer膜部室缺封堵器.结果:1例患儿因合并右室流出道肌性狭窄而放弃封堵术,余8例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2例术后TTE检查即刻、24h可见残余分流、1个月后消失,其余6例未见残余分流,8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彩超在VSD封堵术对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崔文姬;党群;贾国英;金哲;高陆;刘桂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病变分析

    目的: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病变.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胰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方面,超声显像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胰腺的物理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与临床后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胰腺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1例

    孕妇,女,39岁.孕2产0,自然流产1次,孕35W,临床诊断,宫内死胎(胎龄35周).32W时曾做B超,发现胎儿脐带囊肿,建议做彩超检查.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巨大膀胱血肿1例

    患者,女,45岁,哈萨克族.因急性尿潴留2小时来院就诊.查体:患者呈疼痛面容,下腹隆起,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门诊行盆腔超声扫查.超声显示:采用RT Fino型超声显像仪,探头为3.5 MHz,凸阵线型.患者取仰卧位,下腹部多切面扫查.声像图所见:

    作者:李慧敏;刘淑萍;王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与介入性治疗

    1928年Forssmann首先将一根导管在荧光透视下由上肢静脉送入右房取得成功,从此右心导管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Dotter及Judkins 于1964年首先采用硬的心导管进行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扩张.但是直到1966年美国小儿心脏内科医师Rashkind及 Miller成功用球囊导管经未闭卵圆孔造成房间隔缺损(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治疗大动脉转位,取得了很好的姑息治疗效果,从此以后介入性治疗才逐渐成为心脏病的规范治疗.

    作者:张桂珍;耿斌;韩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临床意义

    目的:讨论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无选择地对2 600例足月临产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观察胎儿颈后部位有无压迹征象、脐血管回声等.结果:在2 600例胎儿中,有脐带绕颈者939例,胎儿分娩后证实866例,B超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为92.3%.结论:将B超列为产前常规检查实属必要,对指导产科医师采取恰当的分娩方式起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兰;徐秀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均由超声诊断,后经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超声能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作者:洪舒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先天愚型胎儿巨结肠1例

    孕妇,37岁.妊娠39周,孕3产0,人流2次,本次妊娠经过平顺,孕早期无患病、服用药物、接触毒物及放射线史.前两次产前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陈彦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超在视网膜嵌顿致视网膜扭转中的应用

    视网膜嵌顿致视网膜扭转是一种严重的眼外伤,常伴有屈光间质混浊,眼部常规检查时不易发现.2000~2002年我们用B型超声诊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素贞;赵瑞芝;种香芝;翟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左肾上腺囊肿1例

    患者,男,50岁.因左侧腰部酸胀感而来院就诊.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正常.

    作者:朱向东;郭秋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指标.方法:回顾分析了107个肿大颈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声像特征,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对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资料.结论:超声检查是发现和监测淋巴结肿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胡文法;顾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囊摘除后胆总管内径变化的超声观察

    目的:研究有功能和无功能胆囊摘除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变化.方法:选取有功能胆囊和无功能胆囊各20例测量术前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变化.结果:20例有功能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内径平均增加1.0±0.4,具有胆总管内径增粗的统计学意义,20例无功能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内径无明显增粗,其内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功能胆囊参与胆道压力系的缓冲和调节作用.

    作者:诸葛乐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膀胱非肿瘤疾病的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对膀胱非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90例膀胱非肿瘤疾病,结合超声与膀胱镜、手术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比较.结果:90例中,单纯膀胱结石38例;结石伴前列腺肥大16例;结石伴右侧输尿管口囊肿1例;膀胱异物5例;膀胱憩室7例;膀胱自发性破裂1例;膀胱结核2例;膀胱血块4例;膀胱炎16例.结论:超声对膀胱非肿瘤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实用、简便、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