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目的:应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方法:应用Aloka-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检查50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结果:类风湿性膝关节炎以滑膜增生为主;骨性关节炎以软骨及骨质破坏为主.结论:超声可清晰观察关节周围软骨、关节腔、滑膜及其他软组织病变,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霍桂梅;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角膜测厚仪(A超)检测角膜厚度,并将测定值作比较分析,以探讨角膜厚度的正常值.方法:分别用UBM及A超对角膜厚度进行检测,并将测定值,按男女、每10岁一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UBM测得的角膜中央厚度为620.7 μm±44.45 μm,较A超测的厚,比<眼科全书>等文献提供的正常值厚;2.角膜厚度值,在角膜中央及周边各方位间,在性别上等都存在着差异.结论:UBM 检测的角膜厚度,较眼科文献中提供的正常值及其他仪器的检测值大.本文给出了正常角膜厚度的建议值.
作者:洪荣照;吴正秀;刘晓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诊断.方法:对9例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均为人工流产后1/2~2月检查发现,动静脉瘘伴单发假性动脉瘤,瘤前动脉血供呈低阻型,阻力指数(RI):0.35~0.48.瘤体边缘探及静脉血流动脉化血流频谱.2例早孕伴黄体囊肿.结论:超声检查是实用的早期诊断子宫动静脉瘘伴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21岁.因右股部包块1年余,近日有压痛来我院就诊.该患者曾于1年前发现无明显诱因自感右股部内侧局部隆起,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
作者:盛素华;李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法.方法:临床确诊的4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在B超引导监测下施行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结果:46个囊肿全部一次经皮穿刺成功,其中44个囊肿完全消失,2个直径缩小到2 cm以下;所有患者随访1年,均未见囊肿复发或长大,临床治愈率95.7%.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燕;彭勤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性,45岁.已婚,未孕.病史:曾在20岁时患结核性腹膜炎.下腹痛不适十年,近三个月加重,有不自主尿液外溢(自认为从尿道流出)来院就诊.查体:膀胱区有压痛,尿道口外观正常,加压下腹部,见有液体自阴道流出.超声检查:双肾及输尿管均正常,膀胱充盈佳,壁光滑.
作者:郭仲霞;张速敏;周立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现与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31例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及血流检测.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者共122例,符合率为94.6%.结论:应用高频彩超检查甲状腺可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梁新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管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拟诊肠管损伤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与手术对照,超声提示符合率93%(28/30),漏诊7%(2/30).结论:超声直接征象加间接征象,可正确判断肠管损伤,仅见间接征象,超声只能提示肠管损伤的可能.
作者:方湘治;胡新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颈内静脉扩张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动态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颈内静脉扩张的患者进行2D、CDFI及PW动态观察,并比较瓦氏(Valsalva's)试验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无不适临床表现.1例儿童在两年内颈内静脉管径略有增粗,其余1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彩超配合超声Valsalva's试验,可明确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是首选的无创、简便且可靠的方法.
作者:冯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为两者诊断甲状腺疾病作一恰当评估.方法:本组67例,使用东芝-220 A及西门子Adar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8.5 MHz,常规对甲状腺进行扫查观察、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与肿大甲状腺在临床与超声检查上均能诊断,但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区分弧立和多发结节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组19例临床认为无结节而超声发现7例,30例临床诊断孤立结节仅11例被超声证实,而对临床诊断多发性结节超声检查符合率较高.临床检查结节数漏诊率41.9%.临床发现小结节约4 mm×5 mm,超声能见小结节2 mm×3 mm.结论:超声对甲状腺检查优于临床检查,尤对甲状腺结节敏感性高,可作为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许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讨论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无选择地对2 600例足月临产孕妇进行常规B超检查,观察胎儿颈后部位有无压迹征象、脐血管回声等.结果:在2 600例胎儿中,有脐带绕颈者939例,胎儿分娩后证实866例,B超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为92.3%.结论:将B超列为产前常规检查实属必要,对指导产科医师采取恰当的分娩方式起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兰;徐秀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探头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 MHz,对经超声诊断阑尾炎,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140例阑尾炎中,其中单纯性8例,急性20例,急性化脓性56例,慢性20例,慢性化脓性21例,急性坏疽性穿孔5例,脓肿10例(其中伴穿孔2例).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地显示病变阑尾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周围的回声改变,为阑尾炎的病理分型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高松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性能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门静脉及肝静脉癌栓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总结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门静脉并肝静脉癌栓形成6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孙冬梅;张国英;孔润莲;谢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17岁.13岁初潮,经期正常,下腹部胀痛伴阴道流草绿色液体,并感肛门及腰骶部坠胀不适,且有畏寒、头昏,无发热等症状一周,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宫底横切面见羊角形的两个子宫角,两角内各见宫腔波,于双宫角下方可见7.4 cm×6.8 cm×7.0 cm不均质低回声团,边界清;于双宫角后下方见左右卵巢回声正常,宫颈观察不清.
作者:倪巍;于淑玲;邹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78岁.于55年前战伤后右颈部残留弹片,逐渐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近5年内进行性加重.查体:右颈部可见大小约4 cm×3 cm包块,触诊可扪及震颤,听诊有连续性血管杂音.心、肝浊音界增大.
作者:李霞;张华荣;王凤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PRFA) 治疗小肝癌的价值.方法:10例小肝癌患者(5例男性,5例女性),肿瘤直径2.1~3.5 cm,平均3.1 cm.肝内的10个病灶采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治疗后一月复查CT或MRI.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有8个病灶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出现新的复发灶,经再次射频治疗后病灶坏死.随访时间7~16个月,患者存活率90%.结论:冷循环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治疗小肝癌的技术.
作者:张炜炜;孔文韬;仇毓东;周铁;丁义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视网膜嵌顿致视网膜扭转是一种严重的眼外伤,常伴有屈光间质混浊,眼部常规检查时不易发现.2000~2002年我们用B型超声诊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素贞;赵瑞芝;种香芝;翟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例1,女,30岁.反复以肝硬化、腹水在他院诊治五年.现以肝硬化、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申请B超检查.超声所见:肝大,肝缘变钝,表面欠光滑,实质回声粗糙.肝静脉走向僵直,行径迂曲,左肝静脉管径正常,中肝静脉内径0.9 cm,右肝静脉1.4 cm,于其距下腔静脉4.3 cm处可见三个较大分支.肝段下腔静脉内径1.8 cm.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1岁.婚后6年未孕,月经规律4~5月为6~7天,量多,停经8个月,阴道出血1月余,曾有烂肉样组织排出.6个月前外院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厚.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宫体质硬,孕12周大小.
作者:王红燕;张缙熙;姜玉新;姜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40岁.因无痛性血尿1年加重3个月入院.主诉:尿血凝块及腐肉样物排出,伴尿频、尿急,乏力、周身不适.查体: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超声检查:采用EUB-305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双肾集合系分离(图1),双侧输尿管均扩张,内径约0.9 cm,膀胱充盈良好,内探及实性光团,大小约7.2 cm×4.5 cm×4.0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实质内回声欠均匀,于膀胱三角区处(图2).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